第五章 元明时期的中国服饰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时代,服装服饰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元代由于民族矛盾比较尖锐,长期处于战乱状态,纺织业、手工业遭到很大破坏。宫中服制长期延用宋式。到了明代,纺织技术得到很大发展。明初要求衣冠恢复唐制,其法服的式样与唐代相近。

第一节 元代纺织与服装

元代纺织的发展

元太祖成吉思汗自1206年建国,灭西夏、金之后,民族组成主要以蒙古族为主。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又经过长期战争,灭亡南宋,统一中国,并建立了以蒙古人为核心的民族等级和民族歧视政策。由于民族矛盾比较尖锐,又长期处于战乱状态,包括纺织业在内的元代手工业遭到很大破坏。

同时,元代又是中国纺织业特别是棉纺织业发展的重要阶段。首先是棉花种植的普及,改变了传统以麻布为主要衣着原料的习惯。其次,棉织业的兴起,以及一整套设备和技术的传入和改良,使得棉纺织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发生了飞跃式的提升。而提到元代中国棉纺织的发展,就不得不提到一位了不起的女性——黄道婆。

黄道婆,元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华泾镇)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据传说,她小时候给人家当童养媳,由于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虐待,她勇敢地逃出了家门,来到了海南岛的崖州(今海口市)。从此,她在海南岛居住了30多年。她在海南崖州期间,虚心向当地的黎族人民学习纺织,不仅全部先进技术,还把崖州黎族使用的纺织工具带回家乡,并以她的聪明才智,逐步加以改进和革新,使家乡以至整个江南地区的纺织水平都所提高。经过她改进推广的“擀(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之具”,在当时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黄道婆之前,脱棉籽是棉纺织进程中的一道难关。棉籽粘生于棉桃内部,很不好剥。13世纪后期以前,脱棉籽有的地方用手推“铁筋”碾去,有的地方直接“用手剖去籽”,效率相当低,以致原棉常常积压在脱棉籽这道工序上。黄道婆推广了轧棉的搅车之后,工效大为提高。

在弹棉设备方面,黄道婆之前江南虽已有弹棉弓,但很小,只有1尺5寸长,效率很低。黄道婆推广了4尺长、装绳的大弹弓,使弹棉的速度加快了。

就棉纺织的各种工具而论,最值得注意的还是纺车的改进。棉纺车来源于麻纺车,而麻纺车是由纺丝的莩车演变而成的。黄道婆推广了3锭棉纺车,是用脚踏发动纺车,使效率大为提高。在西方人于工业革命时代发明机械化的握持工具“罗拉”以前,单凭双手握持3个棉筒捻绪,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手工纺织技术之极高的水平了。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说过,当未发明珍妮纺纱机时,德国有人发明了一种有两个纱锭的纺车,但能够同时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却几乎和双头人一样不易找到。可见黄道婆推广这一成就对于中国纺织业有多么重要。

第五章 元明时期的中国服饰 - 图1黄道婆(邮票图案)

黄道婆还推广和传授了“错纱配色,综线挈花”之法,后来松江一带织工发展了这种技术且更加精益求精。她还把“崖州被”的织造方法传授给镇上的妇女,一时“乌泥泾被”闻名全国,远销各地。原来“民食不给”的乌泥泾,从黄道婆传授了新工具、新技术后,棉织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到元末时,当地从事棉织业的居民有1000多家,到了明代,乌泥泾所在的松江,成了全国的棉织业中心,赢得“衣被天下”的声誉。

黄道婆就是这样以自己的杰出贡献,而被载入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史册,永远受到后人的敬仰。

元代的丝织业虽然因为棉织业发达而有所衰退,但技术依然有进步。元朝在苏州平桥南设立织造局,开创了朝廷在江南设置织造局的先例。为适应蒙古贵族审美需要得到发达的织金等纺织技术,将元朝高级的纺织品装饰的更加彩缤纷、富丽堂皇。

1976年,内蒙古集宁市东南30公里、察右前旗巴音塔拉公社南5公里处发现一批窖藏元代丝织品。其中几件丝织品,无论是光泽、弹性,还是抗折性都比较好,保存较完整。它织刺精细、图案别致,以蓝、绿、黄、褐等多种颜色的丝线刺绣而成。这对于研究元代纺织业,尤其是丝织刺绣业的发展,以及研究元王朝的社会历史形态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元代服装大量用金,超过以往历代。织物加金,早在秦代以前就已出现。至于在汉族服饰上得到运用,时间大约在东汉或东汉以后,而且主要在宫廷中使用。直到魏晋南北朝以后,服饰织金的风气才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宋代贵族服饰用金,在技术上已发展到了18种之多。辽、金统治地区织金技术也有很大进步,尤以回鹘族地区最为流行,所织衣料最为精美。元代继辽、金之后,在织物上用金更胜于前代。

第五章 元明时期的中国服饰 - 图2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元世祖忽必烈像

元代服饰的变化

元代蒙古男子多把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瓦楞帽、棕帽及笠子帽。“瓦楞帽”是用藤篾做的,有方圆两种样式,顶中装饰有珠宝。汉族平民百姓多用巾裹头,无一定格式。蒙古族的贵族妇女,常戴着一顶高高长长的帽子,这种帽子叫做“罟罟”。

知识链接

元世祖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1294年,1260-1294年在位),蒙古帝国成吉思汗之孙,拖雷第四子,蒙哥汗之弟。1260年自称蒙古帝国可汗,汗号“薛禅汗”,但未获普遍承认。1271年建立元朝,成为元朝首位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蒙哥汗即位后,把治理漠南地区的任务交给忽必烈。1256年,忽必烈在滦河上游地建开平府,起用儒士,兴办屯田。1253年,奉命征云南,次年灭大理。1259年,围攻南宋鄂州(湖北武昌)时,得知蒙哥汗死讯,与宋贾似道讲和,率军北还,准备夺取汗位。

次年,其弟阿里不哥在蒙古故都哈拉和林被选作帝国大汗,而忽必烈则在开平自立为大汗。于是阿里不哥与忽必烈开始争夺汗位。虽然忽必烈在这场斗争中获胜,但中央汗国外的四大汗国——拔都的金帐汗国,西亚的伊尔汗国,中亚的察合台汗国,乃蛮故地的窝阔台汗国——却因他违背大汗选举传统以及他的“行汉法”主张而纷纷与他断绝了来往,脱离了他的统治范围。至此,忽必烈的政权只包括中原地区、东北地区(包括整个黑龙江流域)、吐蕃地区(包括今青海、西藏等地)、蒙古草原全境,西伯利亚南部地区以及今新疆东半部。

忽必烈即汗位后,遵循汉法,建元中统,立中书省,以王文统为平章政事,张文谦为左丞,立十路宣抚司。至1271年,建国号为大元,正式登基称皇帝,即为元世祖。同时开始了南下攻打南宋的计划。元朝军队虽用了六年时间才攻陷重镇襄阳,但以后的进展则相当顺利。1276年攻克南宋首都临安,灭亡了南宋。

元世祖遵循汉族传统,确立了中央集权政治,恢复正常的统治秩序,采取一些有利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措施,让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从而边疆地区得到开发。全国统一,初步奠定了国家疆域的规模,发展了国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蒙古人进入中原以后,除保留本民族的服制以外,也采用汉、唐、金、宋的宫廷服饰,特别是灭宋以后一段时间,宫中服制长期沿用宋式。如天子的通天冠和绛纱袍,百官戴梁冠、青罗衣加蔽膝是朝服和冕服等形制,汉族的公服也为通用服式。常服的外面,罩一件短袖衫子,妇女也有这种习俗(称为襦裙半臂)。从款式上看,公服与周代近似,衣袖较紧、窄,下裳较短,衣长至膝下,造型像百褶裙。

直到1321年元英宗时期才参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连下裳,上紧下短,并在腰间加襞积,肩背挂大珠的服制,汉人称“一色衣”或“质孙服”。这是承袭汉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点的服制。这种“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很方便上马下马。“质孙服”服用面很广,大臣在内宫大宴中可以穿着,乐工和卫士也同样服用。

第五章 元明时期的中国服饰 - 图3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元世祖皇后察必像,展示了头戴“罟罟”的蒙古贵族妇女形象

这种服式上、下级的区别体现在质地粗细的不同上。天子服的有15个等级(以质分级层次)。每级所用的原料和选色完全统一,衣服和帽子一致,整体效果十分出色。比如衣服若是金锦剪茸,其帽也必然是金锦暖帽;若衣服用白色粉皮,其帽必定是白金答子暖帽。天子夏服也有15个等级,与冬装类同。百官的冬服有9个等级,夏季有14个等级,同样也是以质地和色泽区分。

元代贵族袭汉族制度,在服装上广织龙纹。据《元史·舆服志》记载,皇帝祭祀用衮服、蔽膝、玉簪、革带、绶环等饰有各种龙纹,仅衮一件就有八条龙,领袖衣边的小龙还不计。龙的图案是汉族人民创造的,它代表着华夏民族的文化。其实在晚唐五代以后,北方少数民族相继建立政权,都无例外地沿用了这一图案。只是到了元代更加突出,除服饰大量用龙之外,在其他生活器具中也广泛使用。

第五章 元明时期的中国服饰 - 图4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蒙元文化博物馆藏织金锦质服装

元代平民男子服装,以长袍为主,“比肩”、“比甲”也是常服。“比肩”是一种有里有面的较马褂稍长的皮衣,元代蒙人称之为“襻子答忽”。“比甲”则是便于骑射的衣裳,无领无袖,前短后长,以襻相连的便服。

知识链接

永乐宫纯阳殿壁画

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原址位于山西省芮城西南黄河北岸的永乐镇。1959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库,整体迁至县城北3公里的龙泉村东侧。永乐宫始建于元代,历时110多年最终建成。永乐宫是一处道观,是为奉祀中国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

纯阳殿是永乐宫中的第二大殿,殿中壁画以连环画形式,描绘了吕洞宾的一生。从吕洞宾降生咸阳画起,一直画到他赴考、得道、辞家、超度凡人和游戏红尘等等,共五十二幅画面。画中人物繁多,身份各不相同,所穿服装也各有特色,对了解元代的社会风尚、生活习俗,特别是平民百姓的衣冠服饰有较高参考价值,有“元代《清明上河图》”之称。

元代女服分贵族和平民两种样式。贵族多为蒙人,以皮衣皮帽为民族装,貂鼠和羊皮制衣较为广泛,式样多为宽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宽肥。由于宽大而且衣长曳地,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因此外出行乐时,常常要两个婢女在后面帮她们牵拉袍角。种袍式在肩部做有一云肩,即所谓“金绣云肩翠玉缨”,十分华美。作为礼服的袍,面料质地十分考究,采用大红色织金、锦、蒙茸和很长的毡类织物。当时最流行的服用色彩以红、黄、绿、褐、玫红、紫、金等为主。此外受邻国高丽的影响,都城的贵族后妃们也有模仿高丽女装的习俗。

第五章 元明时期的中国服饰 - 图5山西永乐宫纯阳殿壁画局部——扎巾、穿襦裙、披帛的妇女形象

元代蒙古族平民妇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穿汉族的襦裙、半臂也颇为通行。汉装的样子常在宫中的舞蹈伴奏人身上出现,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保存。

元代汉族女子,仍穿襦裙或背子,由于蒙古族的影响,服装的样式也有所变化,有时也用左衽,女服的色彩也比较灰暗。

元代军服很独特

蒙古主力军全部是骑兵,组织严密、装备精良,而且还配有火器,尤为突出的是甲胄。元代铠甲的种类有柳叶甲、铁罗圈甲等。其中铁罗圈甲内层用牛皮制成,外层用铜铁丝缀满铁网甲片,甲片相连如鱼鳞,箭不能穿透,制作极为精巧。另外还有皮甲、布面甲等。

戎服是只有一种本民族的服饰,即质孙服,样式为紧身窄袖的袍服,有交领和方领、长和短两种,长的至膝下,短的仅及膝。还有一种辫线袄与质孙服完全相同,只是下摆宽大、折有密裥,另在腰部缝以辫线制成的宽阔围腰,有的还钉有纽扣,俗称“辫线袄子”,或称“腰线袄子”。这种服装也是元代的蒙古戎服,军队的将校和宫廷的侍卫、武士都可服用。

第二节 明代纺织与服饰

明代纺织的发展

明朝时期的纺织技术更趋发展。这首先表现在纺织也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其生产规模、组织结构以及劳动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官营纺织生产和民间纺织生产都有很大发展。江南三织造——南京、苏州和杭州的织造局(或称织造府),生产的织物供皇室和政府使用,设有规模很大的“机房”,且产品豪奢华丽而耗料费劲,不计成本。这一方面极大地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一方面也刺激了纺织物品种的发展。民间纺织行业也兴盛起来,工艺技术、织物品种等方面,都超越前代水平,呈现一片繁荣兴棉花到了明代开始推广到黄河流域,进而遍及全国。棉布很快地取代丝麻成为广大人民的衣被之源。

明代棉纺织业的蓬勃发展,除了棉纤维具有“比之蚕桑,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埒之粆苎,免绩辑之工,得御寒之益”的优良特性外,与政府大力提倡植棉也是分不开的。据《明史·食货志》记载,明太祖朱元璋立国之初即下令:“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不种麻及木棉,出麻布、棉布各一匹”。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又令各地农民,“若有余力开地植棉,率蠲其税”(《洪武实录》卷232)。这些奖励植棉的政策无疑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为棉纺织提供了大量的原料。

明代棉纱、棉布的生产规模相当庞大,我们可以从官府每年征收棉布的巨额数量看出来。据《明实录》所载:洪武年间(1368~1398年)每年征收棉布60万匹,而到永乐年间(1403~1424年),就骤增到90万匹,在短短三十年间,征收量就增加一半。当时从事棉布生产的,除了官办的国营工场和私人的手工作坊外,更多的是农民的家庭副业,出现“十室之内必有一机”,“棉布寸土皆有”的盛况(宋应星《天工开物》)。江南的松江已发展成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其产品上贡宫廷,下销全国,有“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之誉。松江还生产出一些名优产品如尤墩布、眉织布、丁娘子布。明朝著名诗人朱彝尊还特地写诗称颂“丁娘子布”:“丁娘子,尔何人?织成细布光如银。舍人笥中刚一匹,赠我为衣御冬日……晒却浑如飞瀑悬,看来只讶神云活。为想鸣梭傍碧窗,掺掺女手更无双。”

纺织机具的改进是纺织技术发展的必要前提。明代纺织机具的重大改进和革新主要有下面几项:

一是轧花工具的改进。籽棉轧去棉籽而成皮棉是棉花初步加工的重要工序。元代轧棉的搅车需要三人或四人同时操作,产量低,使用很不方便。明代作了重大改进,只要一人自摇、自踏、自喂。一人每日工作十二小时,可轧籽棉十斤,出皮棉三斤,生产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二是弹花工具的革新。棉花去籽之后,下一步工序便是开松去杂,即所谓弹棉。明代采用“以木为弓,蜡丝为弦”,“长五尺许,上圆而锐,下方而阔,弦粗如五股线。置弓花衣中,以槌击弦作响,则惊而腾起,散如雪,轻如烟”。其生产效率要提高数倍。除了这种“木弓蜡弦”的弹弓外,还有一种悬弓,即将弹弓悬吊在缚在柱旁的弯竹竿的顶端,弹花时可以省却时时举弓之劳,操作更为省力。

三是脚踏纺车的改进。经黄道婆改进的三锭纺车,到了明代中叶又增加到四锭,广泛用于棉纱加工。

四是罗织机的创新。纱罗织物虽然早在商周时代即已出现,但织罗结构一直比较简单,只用一片绞综和一片地综。到了明代,对罗织机作了重大革新,创造出三梭罗、五梭罗、七梭罗、秋罗等新的品种。其织造原理主要在于起综方法的不同。在绞经和地经绞缠一次,连续织入三根纬线称为三梭罗;织入五根或七根纬线的称为五梭罗或七梭罗;织两梭平纹,一梭起绞,形成横路的称为秋罗。这些新颖的纱罗织物,凉爽透风,用作夏服,舒适宜人,极受欢迎。

明代在纺织工艺技术上也大大地超越前代。首先是交织织物的涌现。秦汉隋唐以来的纺织品,大多采用一种原料制织,直到明代才广泛使用两种不同原料进行交织,涌现出很多交织织物。其中著名的有广东东莞生产的麻经丝纬的渔冻布;广东宝安生产的棉经麻纬的罾布;福建漳州生产的棉、丝、麻三合一的假罗。这些交织品制作精细、质量优良、服用性能良好。

其次表现在织锦工艺的提高。明锦无论在织造技术上,还是在花色品种上都大大超过宋锦。现存故宫博物院的大量明锦以及定陵出土的锦缎衣服皆可为证。明锦在继承宋锦的基础上更有所发扬光大,锦上织造的花纹图案更为复杂,色彩搭配也鲜艳华丽。特别令人注目的是妆花缎和织金锦的高超技艺,已达到空前的地步。妆花缎是用多种彩色的纬丝在缎纹地组织上分段挖花,形成色彩鲜艳的花纹,所谓“锦上添花”盖起源于此。当时南京生产的云锦,品种有17个之多,名闻全国。织金锦是用金丝或银丝在锦缎上织出花纹。其中又分为库金——用金箔包缠在丝线上;加金——用金线镶嵌在花纹四周;刻金——部分花纹使用金线;金宝地——全部用金线织成地组织,再加彩色花纹。这种织金锦缎,织造精细,显金面广,色彩绚烂,富丽堂皇,是十分华贵的衣料。

明代的起绒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汉代的绒圈锦,南宋的绒背锦、茸纱,元代的剪绒“怯锦里”等都是起绒织物的雏形,而明代的漳绒才是真正的割绒织物,与我们现代绒类织物的制作原理极其相似。在定陵孝端皇后棺内陪葬的一件双面绒织物,经过分析,在一个完全组织内,地经与绒经之比为2:1,地经细而纬纱粗,经密为600根/10厘米,纬密为60根/10厘米。经密比纬密大10倍。绒毛高度约7毫米,织绒技巧十分高超。

第五章 元明时期的中国服饰 - 图6明代南京云锦织物——万历织金寿字龙云肩通袖龙栏妆花缎衬褶袍(南京云锦研究所复制品)

明代的浆纱工艺也有提高。明代对于织布以前为经纱上浆的重要性已有充分的认识。纱罗织物由于轻薄必须上浆,绫绸织物由于厚实则可浆可不浆。所用的浆料有两种:一为小麦淀粉,一为牛皮胶水。上浆方法是将浆液浸涂于筘上,再在经纱上来回推动,使浆液渗入经纱后再阴干。浆经工序当时称作“过糊”。(见宋应星《天工开物》)

明代在印染工艺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展。染色用的植物性染料据《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所载,已有几十种之多,常用的色谱就有二十多种,由于套染技术的提高,色谱更日益扩大。芜湖是当时全国染色业的中心,设有专门染制各种单色的作坊,在染料选用和染色工艺上都有很高的技术。现在传世的明代染织物,虽历时四五百年,但其色泽仍然鲜艳如新。明代还发明了拔染技术,即利用某些化学药品褪去深色织物上的色彩而取得白色花纹。

明代提花技术又有所提高,将织机上的五层经线改为四层,织成品细薄实用,节省原料,降低成本。因而产品激增,品种繁多,被称为“巧变百出,花色日新”。明代纹样图案的风格及其造型在中国图案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出现了几何形和自然形的纹样,以及接近自然形的装饰性纹样,形成了我国古典图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过于拘束在自然形体的结构上,而是集组了许多花卉的优点,富于艺术想象。明代纺织品中较有代表性的品种有妆花、改机、漳缎、云布、丝布等。仅以妆花为例,就有17个品种,其结花技术是后来提花机纹样装置的先驱。苏州、杭州、成都、广州、福建等地盛产各种丝绸,畅销国内外。

明代由于纺织技术的高度进步,生产出来的纺织品更是品种繁多,丰富多彩。棉、毛、丝、麻各类纺织品无不具备,特别是丝织物,我们现代所有的各种丝织品如纺、绉、纱、罗、绸、缎、绫、锦、绢、绒等等,当时也一一俱全。后世称之为云锦的南京织锦,在当时已经形成了其基本风格。明代纺织丝绸的海外贸易,主要针是对南洋各国和日本等地。

明代服饰的变化

1.官服

上层社会的官服是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自唐宋以来,龙袍和黄色就为王室所专用。明代皇帝的常服以黄色的绫罗制作,样式为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绣有金盘龙、翟纹及十二章纹。配合常服的是翼善冠,戴乌纱折上巾,玉带皮靴。

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但因明朝皇帝姓朱,遂以朱(绯)为正色,又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紫色官服从此废除不用。

第五章 元明时期的中国服饰 - 图7定陵出土的明思宗朱翊钧(万历皇帝)金丝翼善冠

明朝建国二十五年以后,朝廷对官吏常服作了新的规定,凡文武官员,不论级别,都必须在袍服的胸前和后背缀一方补子,文官用飞禽,武官用走兽,以示区别。自此,戴乌纱帽、身穿盘补服是明代官吏的主要服饰。用“补子”表示品级也成为明代官服最有特色的一点,并直接影响了清代官服的形制。

第五章 元明时期的中国服饰 - 图8定陵出土的明思宗朱翊钧(万历皇帝)大碌带

补子是一块约40~50厘米见方的绸料,织绣上不同纹样,再缝缀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的补子用鸟,武官用走兽,同时配合服色,各分九等。

明代品官章服表

第五章 元明时期的中国服饰 - 图9

官员平常穿的圆领袍衫,则凭衣服长短和袖子大小区分身份,长大者为尊。这种袍衫同时也是明代男子的主要服式,不仅官宦可用,士庶也可穿着,只是颜色有所区别。平民百姓所穿的盘领衣必须避开玄、紫、绿、柳黄、姜黄及明黄等颜色,平民妻女则只能以紫、绿、桃红等色制作,以免与官服正色相混;劳动大众只许用褐色。

2.平民服饰

第五章 元明时期的中国服饰 - 图10明代补服图样(文官一品)

明代普通百姓的衣服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袭了旧传统,且品种十分丰富。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筒袜、浅面鞋。

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与元代相比,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恢复唐宋汉族的习俗,一般都为右衽。其中霞帔、背子、比甲为对襟,左右两侧开衩。成年妇女的服饰,随个人的家境及身份的变化,有各种不同形制。凤冠霞帔是明代妇女的礼服,是后妃在参加祭祀等重大典礼时使用的服饰。整个冠上缀着龙凤,搭配霞帔一起穿着。普通妇女服饰比较朴实,主要有襦裙、背子、袄衫云肩及袍服等。

明代女性习惯在裙子外罩一件背子衫或是云肩。明代背子,有宽袖背子、有窄袖背子。宽袖背子,只在衣襟上,以花边作装饰,并且领子一直通到下摆。窄袖背子,在袖口及领子都有装饰花边,领子花边仅到胸部。

明代比甲大多为年轻妇女所穿,而且多流行在士庶妻女及奴婢之间。到了清代,这种服装更加流行,并不断有所变革,后来的马甲就是在此基础上经过加工改制而成的。

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明代开始,中国传统服装较多使用的纽扣。最初主要用在礼服上,常服很少使用,明末时才有所普及。

3.军服

第五章 元明时期的中国服饰 - 图11明代武官一品麒麟补子图样

明朝建立之初就重视发展军工生产,提高火器和铠甲制造的水平,不断加强国防力量。

明代军戎大体与宋、元时期相同。盔、甲、护臂等全副武装,只是质地上大多采用钢铁,技术十分先进,因此比较前一代又进一步,种类繁多。

历史记载,明式军衣上衣是直领对襟式,也有圆领形式。制作比较精致,以衣身长短和甲片形制取名,如鱼鳞甲、圆领甲、长身甲、齐腰甲等。头盔的名目繁多,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便帽式小盔、可插羽翎较高的钵体式和尖顶形。明代兵士着罩甲,这种形制在明初时只限骑兵服用,是一种对称的“号衣”,头上包扎五色布扎巾。

明代军士服饰中还有一种胖袄,其制:“长齐膝,窄袖,内实以棉花”,颜色为红,所以又称“红胖袄”。骑士多穿对襟,以便乘马。作战用兜鍪,多用铜铁制造,很少用皮革。将官所穿铠甲,也以铜铁为之,甲片的形状,多为“山”字纹,制作精密,穿着轻便。兵士则穿锁字甲,在腰部以下,还配有铁网裙和网裤,足穿铁网靴。

明代军人在穿戎服时,既可戴盔甲,又可戴巾、帽、冠。帽为红笠军帽。冠有忠静冠、小冠等。

明代的下级军人一般只能穿履,而不能穿靴。

4.丧服

自周代确立了严格的丧服制度以来,中国的丧服制度一直未出现大的变化。按照古礼,子为父服斩衰三年。父在,为母服齐衰杖期;父卒,为母服齐衰三年。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武后请父在为母终三年服,但并未实行;直到武则天称帝后的垂拱年间才付诸实施。玄宗开元七年(719年)经群臣集议,恢复旧制。二十年改修五礼,又依上元敕为母齐衰三年。宋、元沿用此制。明太祖朱元璋称帝以后,觉得父母对子女的恩情相同,而子女为父母服丧的差别如此之大,过于不近人情,故于洪武七年(1374年)决定,子与未嫁女为父母同服斩衰三年。媳为公婆、妻为夫、承重孙(父亲死后,代替父亲为祖父母尽孝的嫡长孙)为祖母也服斩衰三年。此后一直到清末均沿袭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