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国古代养羊业

依照古代的产地而论,我国北方多半是对绵羊而言,而在南方主要是山羊。更因为绵羊是牧区或高原地带在不同的社会里从事畜牧生产者衣食生活所最必需的,所以更显出它的重要。在原始畜牧业中,这两种家畜是最早已同时并存的,而在多灌木林的山区,无论南北,山羊更适于生存,而且很可能比任何家畜先被驯化。

第一节 古代中国的山羊和绵羊

自古以来,我国已有许多绵羊和山羊地方品种,它们大多仍保持原始状态,论羊毛的产量和质量,确有待改良,以符合时代的要求。但也具有可贵的经济利用特性,而且历史较清楚,也有同时保存其中一些可贵原种的必要。有了这些种质,并使其选育提高,这更能有效地进行改良育种,而且可长远保留我国品种资源的特点。如何使保存和改进二者并进,而不是一谈到“改良畜种”,就采取放任的杂交办法,时间一久,势必将丧失我国国有的良种。

多年来,往往以绵羊的羊毛生产性能作为品种分类的主要依据,而对山羊以产乳和皮用为主做出分类,至于肉用价值的地位好似只作为兼用而不是以肉用为主的养羊生产效益,这显然完全是国际通行的概念。我国养羊自昔日即以取其毛、屠其肉为目的,在牧区更视之为相当于粮棉兼而有之的富源。

中国文字有很多用从羊旁的字表示美好的意思,例如善、美、羲、祥等等。古人创造这些字显然因为绵羊是家畜中最温驯的,或是肉味嫩美。

一直到春秋时代前后,专指绵羊和山羊的名词才见于载籍,但在古代对这些文字又有不同的解释。《尔雅》为此作了最早的说明:“羊牡羒,牝;夏羊牡跾,牝羒。”这里所说的羊是指的绵羊,夏羊是指山羊,而且因性别各有专名。

古文献中凡是单指的羊,在北方大体上可以认为是指绵羊而言,而山羊必已杂在群中。

遍于四方的山羊

在产绵羊的地区一般都有山羊,而山羊的产地在我国未必也有绵羊,这是因为山羊有较顽强的环境适应性。山羊的数量在全国虽不及绵羊之多,但自古它已遍布四方,不仅利用其乳肉和毛皮,而且在古代还有过用山羊驾驶人坐的“羊车”。例如《晋书·武帝纪》说:司马昭“常乘羊车恣其所之……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洒地,以引帝车。”又有文天祥的《咏羊》诗:“长髯主簿有佳名,鐷首柔毛似雪明。牵引驾车如卫玠,叱教起石羡初平。”“有幸舍身怜饿狼,天公有道弱臣强。惜生利角偏无志,徒献皮毛聊作装”。在民间也有装上头络,供儿童当马骑的。例如宋代黄鲁直戏答张秘监馈羊诗:“细肋柔毛饱卧沙,烦公遣骑送寒家。忍会无罪充庖宰,留与儿童驾小车。”这些都可证明,中国的山羊原来已是体格健壮而又机敏的家畜。

第六章 中国古代养羊业 - 图1山羊

古书一般说的羊必包括山羊在内,如前述。《越绝书》上所指的羊,很可能以山羊为主,尤其是《尔雅》郭璞注,把吴羊解释为白羝,似乎更可肯定是山羊。古字书中的“貌”字,如在《广砋》和《集砋》均把它解释为“山羊细角者”。根据日本历史的记载:吴越人陈承勋来献羊,时在我国唐朝开泰二年(935年)。这似乎是当年苏浙人民东渡通商带去的山羊。直到18世纪在日本仍把山羊当作珍贵瑞祥的动物,可能由于中国古有“三羊(阳)开泰”的传说,以示吉庆的象征。在《清波杂志》卷二记载,南宋时代在今杭州还有专用的“乳羊”,这必然是指的乳用山羊。

在岭南地区也早已有了山羊,在这亚热带气候的南方,显然不适于绵羊的繁殖。南粤王尉佗原是秦始皇派去的,到汉文景时代,尉佗上书内附,即指出当地出产牛羊。《南越书》还记载:“尉佗之时,有五色羊以为瑞。”广州至今尚有五羊城或羊城的古称,似乎与这方面的历史很有关,因广州地区背山近海,就宜于养山羊。唐代刘恂《岭表录异》说:“野葛毒草也,俗呼胡蔓草,误食之,则用羊血浆解之……山羊食其苗,则肥而大。”所谓羊血浆,必然也是采自山羊的血。南宋范石湖《桂海虞衡志》说:“花羊,南中无白羊,多黄褐白斑,如黄牛;又有一种,深褐黑脊白斑,全似鹿。”这必然也是指的山羊。

山羊的品种

山羊的数量虽次于绵羊,但在南北各地没有绵羊的地区,也适于繁息,极易饲养,其经济利用价值更有其特点。一般均具有兼用性质,也是肉和皮革的资源,只是对这种家畜的饲养管理不够重视,多数有退化的趋势,但在全国范围内仍可找到不少有经济价值的地方品种。

1.中卫山羊

这是产于宁夏的裘皮用山羊品种,由于长期不重视这一种地道的猾子皮产品,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通过有计划的选育,才保留这一优良品种。其中心产地在中卫和中宁两县以南的固原地区,而以所产的二毛皮驰名,堪与滩羊二毛皮媲美。

中卫山羊生长在相当于滩羊的环境中,公母羊均有角,而以公羊角较为粗长。被毛白色,可区别为内外两层,外层的长毛,纤细有光泽,而且具有类似安哥拉山羊的波浪形弯曲,形成花穗,十分美观;内层是绒毛,柔软光润,相当于克什米尔山羊绒,真是兼备世上两个珍贵品种之长处。体躯较狭,四肢矮,公羊体重45~50公斤,母羊30~85公斤。

2.济宁青山羊

出产于山东省济宁、菏泽两地区,是有名的猾子皮产地,而以菏泽地区产量最多,济宁是集散中心。该猾子皮有青、黑两类,在50多年前,青猾子皮山羊所占比例只有济宁山羊的1/3,目前几乎全部成了猾子皮的青山羊品种。

济宁青山羊头短而宽,公羊有较长的卷毛,角粗壮,断面是三角形,向后上方弯曲,母羊角细长梢向后外方伸展,耳向两侧伸开。被毛是黑白混生的青色毛,并具有“四青一黑”的特征,即被毛、嘴唇、角和蹄青色,前膝呈黑色。体格较小,生长较慢,这与过早交配有关。

3.蒙古白山羊

这是蒙古山羊系统中的优良类型,分布遍及内蒙各盟旗,并散布到华北各省,尤以巴彦淖尔盟中后联合旗一带出产的白山羊品质为全区之冠。该羊体大肉多,被毛长20~35厘米,毛色乳白或黄白色,富有光泽,内层的绒毛细而密。公母羊都有角,扁平向后上方弯曲,耳向两侧展开,体躯较长,尾向上翘。体重平均公羊42公斤,母羊29公斤,成年羯羊有达70公斤。每年剪春毛一次,伴之以抓绒。母羊有良好的繁殖力和泌乳性能,有些母山羊除哺乳外,还能挤乳1公斤。

4.雷州山羊

产于雷州半岛,是代表我国亚热带地区的山羊品种,当地有常年浓郁的灌木林和草地,能全年放牧。

雷州山羊被毛黑色,角和蹄黑褐色,也有少数毛色为麻色和褐色,公羊角粗大,向后上方并向两侧开展,母羊也有角,全身被毛短密而光润,无绒毛。按体型可区别为矮脚和高脚两类型,高脚种腹部紧缩,多单胎;矮脚种骨骼较细,乳房发达,多双胎,有的能一产五胎。生长快,不择食,成熟较早,初生体重2~2.5公斤,两岁时公羊平均体重49.1公斤,母羊43.2公斤,成年时可达65公斤,一年可产两胎。

当地养山羊以屠肉为主,经过肥育的羯羊,肉质优良,也是制革原料,而且以羊粪为肥料,每年一头羯羊平均可积粪400~500公斤。尚无挤乳习惯,似可朝这方向发展。

5.成都麻羊

原产于成都平原地区,茂汶、汶川及西部山区亦有分布。1959年的调查,约有4万只,具有奶山羊的体型,也是皮肉兼优的品种。近年来麻羊的数量已大为增加,全身被毛光润,呈红铜色(深褐),故有铜羊之名。自颈部沿背椎至尾有一条黑色纹带,或与肩部前缘至前肢下部的黑纹带构成“十字架”形,以及头部亦有此纹是其特征。

公羊前躯较高,体重平均40.1公斤,母羊后躯较高,平均体重30.6(22.1~58)公斤,乳房发达,乳头朝向前方,能日产乳2公斤,乳脂6.8%。公羊角短粗,角尖向外下方,母羊一般角较小,向后上方,耳直前倾,蹄色黑。

山羊皮是四川出口的大宗,其中以麻羊的皮板品质尤佳,面积大,甲级皮多达85%。产于大邑和邛崃二县的麻羊经过调查,最大体重公羊65公斤,母羊63公斤。

6.槐皮山羊

以河南省东南部的周口和驻马店二地区黄淮平原为原产地,也是该省出产大宗板皮的良种山羊,因中心产地沈丘县(旧名槐店)所产的板皮最佳,在对外贸易上很受欢迎,故有“槐皮”之称,说它属于一种皮用山羊亦不为过。

槐皮山羊一般均有角,并向上后方弯曲,有少数是无角山羊,绝大多数是白色的细短毛。以产区北部诸县所产的体格较大些,体重一般在20公斤左右,个别公羊可达50多公斤。繁殖力强,多双胎。肉质亦较佳,板皮的厚薄均匀,富于弹性,脱毛后制成的皮衣,久用不起皱褶。

由于性成熟早,有的在三月龄便听任自由交配,显然这是造成品种退化的重要原因。

7.海门山羊

在扬子江海口北部几县,即今南通地区广大农村,是江苏省饲养山羊最多的地方,海门山羊主要是因为上海市场上以其山羊肉脍炙人口而得名。除海门县外,南通、启东等县以及崇明岛各地也广为分布,在滨海沿江各地的山羊实际上也是同一品种。也有叫它为南通山羊。

第六章 中国古代养羊业 - 图2海门山羊

苏北滨海各县的山羊,显然是将近1000年来随同开垦海涂后的农业生产从外地带入繁殖开来的。

该山羊不论性别均有角,毛色洁白,体重成年公羊30公斤,母羊22公斤。属于皮肉兼用型,尤其是山羊毛为很好的制笔原料,也是全国笔料毛的主要产地之一。有较高的孳生力,经产母羊甚至有少数能一产4~6只。

在南通地区农村,母山羊亦如母猪阉割,施术尤为精巧,以备肥育,连皮的屠宰率一般在45%左右。

8.克什米尔山羊

这是一种绒用山羊,素为国际市场青睐,原产于西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的北麓。所以称它为克什米尔山羊,则是早年英国殖民者侵略印度后,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现这一珍贵品种,于是才有此名传入西方。

该品种被毛白色,粗毛被覆全身,长约12厘米。其底层的绒毛柔软纤细,具有丝光,长度2.5~9厘米,细度达90~120支,每头抓绒量可达0.45公斤,是高级毛纺织原料。可惜数量有限,还待进行深入的调查。

此外,还有河北省长城南北的无角山羊,出产于遵化和承德等县,这显然也是同一特异的品种。另有辽宁省的白绒山羊,河北省的武安山羊,湖北省的马头山羊,以及广西的都安山羊,其他各省也有许多别的山羊品种,各有其特点。由此可见,山羊在我国分布之广甚于绵羊。

绵羊的品种

我国现有的绵羊地方品种已不下十多种,一般来说,中国绵羊主要有蒙古羊、哈萨克羊和藏羊三大系统,并由此派生出若干亚型式类群。

1.蒙古羊

是我国绵羊数量最多的一个品种,在整个北方各省(区)分布甚广。由于千百年来草原生态环境的改变,昔日的沙漠绿洲或水草丰美的牧地,因风沙侵袭变成荒漠和半荒漠,以致牧羊所依赖的自然环境发生显著的差异。同是在牧区,长期以来终于形成各适其所的不同类群,它们的体格、体质和生产性能(主要指毛质与繁殖力)就有显著的差异。一般而言,在牧区受着自然选择为主的作用,如在呼伦贝尔盟和锡林郭勒盟的某些旗内丰沃的草原上,必然体格强大,毛质和繁殖性能必胜于其他半荒漠或在不良环境中放牧的绵羊;纵然在半农半牧区,如果牧地草生长不良,加以自然灾害,特别是经受每年艰苦的越冬,难免使其种质退化。

蒙古羊一望即知,即鼻梁隆起,耳有大小二型,大耳型的下垂,居大多数,小耳型的直立。头部乃至颈肩部多黑色或褐色,毛色全白的不多,公羊角一般呈螺旋状,或粗短而弯曲,母羊多半无角或仅有角痕,躯干较长,胸廓发达,四肢细长,为小型的脂尾羊,在原察哈尔盟和张家口地区的绵羊即如此。蒙古羊的尾型有其特点,一般呈半圆形,尾尖向上弯,或垂直变细,尾长大多20~26厘米,有的达32厘米,宽度以11~14厘米居多,尾重0.44~1.37公斤。各地蒙古羊的体格大小很悬殊,特别在越冬后体重大为削减。

羊毛属于粗毛型,成年羊全年剪毛量一般只有1~1.5公斤,长度一般6~7厘米,多两型毛,而富于弹性,尤适于织地毯。产肉量较低,惟有长上秋膘后有的高达50%的屠宰率。

在广大的西北地区,不论有无蒙古族的地方,也多蒙古羊,其中有的已与邻近的哈萨克羊或藏羊混血,凡具有特殊特征的这些羊种,未必统称为蒙古羊,也可当作其分支或变种。例如永昌伏羊,即与蒙古羊和藏羊相似,但角型较为复杂,此外内蒙古的呼伦贝尔黑绵羊,也是一个有希望成为羔皮用的品种。

2.哈萨克肥臀羊

哈萨克羊是独立于蒙古羊的古代西域的肥臀羊品种。其原产地是自古在北疆广大的草原上,生活习性却和蒙古羊相似,更与哈萨克族的分布及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主要出产在新疆天山的高山草原,并且随同哈萨克族的散布到广大的西北牧区,在青海及内蒙古西部也有其足迹,但目前除新疆外,已不称它为哈萨克羊,或称为蒙古羊的变种。

阿勒泰肥臀羊是保存至今的中国典型的肥臀型绵羊,主要产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目前常因产地而有海福或阿勒泰大尾羊等名称,因分布在新疆哈萨克自治州,曾通称为哈萨克羊。其特征即在肥臀,不同于肥尾型,因脂肪主要储积在臀部,并向后方积满而下垂,形成成对的两大瓣,尾部被其覆盖,一望好似肥尾,其重量可达10公斤以上,因在良好的草地上生长,体格一般大于蒙古羊。根据北塔山牧场的调查资料,角型并不很整齐,肥尾宽大,呈W形,秋后重者可达12~16公斤。体重在四月龄即达35~45公斤,成年羊63.5~95公斤,平均83.36公斤;母羊45~70公斤,平均64.96公斤。夏秋剪毛两次,公羊合计平均产毛2.6公斤,母羊产毛1.9公斤,屠宰率约49%。经过若干年的选育工作其质量已有明显提高。

从角型、毛色等特征的观察分析,可证明这一古老品种早已经与邻近的其他品种混血,而保留着肥臀的肥臀遗传特性,今后很有必要通过选育,保存有这一特点的品种。从体重来看,可以说是在中国地方绵羊品种中最大的一个肉用型品种。

3.藏羊

西藏绵羊的简称,藏族人民所在地是其主要产区,除以青藏高原为原产地外,并扩散到甘南及四川阿坝地区。在云南西北部到贵州威宁地区也有它的足迹,或是藏羊的一个支系与变种。古代羌族的羊群实际上就是今日西藏绵羊的祖先。论数量之多,仅次于蒙古羊,它是处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寒地区的一个特有绵羊品种。

藏羊的特点是它的顽强性,一般有草地型和山谷型二类的区别。应以草地型为代表,其体格较大而结实,公母羊均有角,呈细长螺旋状,并向两侧伸出或略朝向前方,而以角尖向外,被毛粗长,常结成发辫状;山谷型的藏羊体格较小,全身白毛,头部呈褐色,尾细长,呈圆锥形。躯干较长,四肢细长而劲健,善于登越。在青海三角城羊场的羊群,体重平均公羊50.8公斤,母羊40.3公斤,最大体重达70.5公斤。毛粗长,剪毛量平均公羊1.42公斤,母羊0.85公斤,最多2公斤。在青海省的藏羊,主要分布在青海环海各地区各族自治州,有草地型和山谷型之别。也有黑毛藏羊,产于青海省。这也是西路黑紫羔皮的主要来源。

羊毛品质是藏羊的另一可贵特点,虽属粗毛型,含有两型毛(混有无髓和有髓毛)约达46%,绒毛约38%,粗毛一般不过10%,尤富于光泽和弹性,毛纤维很长,是极好的织毛毯和地毯的原料。藏羊毛从来大多在西宁市集散,西宁毛因此闻名。

4.滩羊

第六章 中国古代养羊业 - 图3滩羊

分布在宁夏黄河滩地及邻近陕甘的半荒漠干旱草滩地区,而以盐池、同心二县产量最多,以二毛皮(滩皮)出名。养羊历史可追溯到隋唐时代的盐州羊牧,这是1200百年前在西北已设立的国有羊场,而且不仅限于一处,所产裘皮在宋明各代已是著名的贡品。

在贺兰山脉以东的宁夏地区,气候环境尤宜于牧羊,滩羊是蒙古羊的一支,长期以来终于有别于蒙古羊。其毛色白色,往往在头部及肢端有黑褐色斑块或小点。公羊角粗大,呈螺旋形弯曲,角尖大多向外延伸,母羊一般无角。为长脂尾型,有些尾尖呈S状或钩状弯曲。体格亦比蒙古羊大,公羊体重一般45公斤,有达55公斤,母羊约35公斤,可春秋剪毛两次,年产毛量公羊一般1.5~2.6公斤,母羊0.7~2公斤。

5.同羊

同羊享有“卧沙细肋”的盛名,而以产于陕西省原同州地区而得名。产区限于以今大荔县为中心的几县农村,现有数量虽不多,却是我国固有的具有半细毛型的优良地方品种。

同羊的主要特征是肥尾型,尾大能垂近地面,在良好的饲养下,尾重多数约10公斤。尾尖形状不一,或卷向上方。被毛全白,均无角,耳较大,垂于侧方,体重与滩羊相近或过之。但繁殖率低,多单羔,可能与过大的肥尾不便交配有关,配种往往需要人工扶助。

同羊原以肉用出名,实具有毛肉兼用的品质,全身绒毛比重甚高,几乎没有死毛,毛长约6~7厘米,年剪毛量约1.5~2.5公斤,细度在50~60支,亦适于裘皮用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和鲁西南地区,并扩散到徐州地区及河北省南部的广大农村。因肥尾的大小,一般区别为大尾和小尾寒羊两型,其实可当作两个不同的品种。大尾寒羊应认为是西北大尾绵羊推广到中原和华北的结果,更与同羊有血缘关系。由于与古代中原地带固有的绵羊、蒙古羊不同程度的杂交,脂尾较小,于是形成小尾寒羊,因此也可说成蒙古羊在华北的变种。

6.寒羊

大尾寒羊的体躯较短,四肢粗短,脂尾与同羊相似,几乎垂近地面,并由此过渡成较小的尾型。公羊均有螺旋状角,母羊有短角或仅有角痕,毛色以白色居多,并在头部及四肢散有暗色斑点。体尺一般以小尾寒羊较大,体重公羊一般45~60公斤,高的可达75公斤以上,母羊平均38公斤,有的将近60公斤。大尾寒羊稍逊于前者,可见寒羊的体格比国内其他品种大。小尾寒羊有很高的繁殖力,这些都与农民长期的精心饲养管理有关。

7.湖羊

湖羊其产地在太湖四周各县,主要饲养在浙江杭、嘉、湖三地区,苏州及无锡一带也有分布,其数不多,近几十年来有很大的发展。

湖羊均是全身白毛,偶有在头部及肢端部有褐毛斑点,面部长狭,耳大而垂。江苏省常熟、江阴诸县还有耳朵(耳壳)退化的小耳绵羊,这可能是一种突变结果,也混称为湖羊。公母羊均无角或仅有角痕,体躯偏窄,背腰平直,后躯较高于前身。尾型类似蒙古羊和小尾寒羊,体重因饲养条件而悬殊,公羊一般在45公斤上下,在杭州郊区,在30年前曾见有一只体格强壮的公羊,其体重至少有80公斤,而且有较密的细毛,这类公羊绝非个别,可惜未利用于选育。母羊多数约40公斤,优秀的母体可达约70公斤,由于饲料供应紧张,体尺与体重近年来却在降低,而且多数用于杂交。

在历史上,湖羊原是为了积肥和屠肉,产区羊肉普遍,特别是杭州等地的自切“荷包羊肉”,价廉物美,宜恢复这一大众化风味才是。

第二节 古代羊的饲养与管理

自古以来,养羊以成群放牧为主,除非是准备屠宰和农家饲养少数的羊只。凡水草良好的地方都是养羊的好环境,因此有关牧羊的方法,基本上和牧牛相似,古今相同。

名人牧羊

在畜牧生产中,最辛苦的莫过于在原野上终年放牧的生活,这是一般人所难以想像的。特别是牧羊,更容易遭遇狼患兽害,也因为羊太驯顺了。没有牧羊人的卫护,若又逢天时剧变,在冰天雪地,必将死亡相继。

但在我国历史上,牧羊和牧猪却受到轻视。自古一提到养羊的成功史迹,首先总要谈到卜式,千百年来他与伯乐相马、宁戚饭牛同样为后世所赞美,据说还留下《卜式养羊法》。其实,由牧羊出身的历史人物,何止他一人。

卜式是一位以养羊出名的实践者,而且因养羊致富,成为汉朝济贫爱国的杰出人物。纵然在他晚年被汉武帝赏识,高官厚禄,当上御史大夫等要职,成了上层的统治阶级,毕竟他是在那个历史社会里由生产起家的,所以和他同时代的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公正地给卜式以很高的评论,而和桑弘羊等名臣并列为汉武帝朝的台柱人物。汉班固《汉书》为其立传:

“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式辄复分与弟者数矣。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汉武帝)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官,不愿也。

“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而牧羊。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欲试使治民。拜式缑氏令,缑氏便之;迁成皋令,将漕最。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王太傅,转为相。”

卜式养羊决不是经过十多年由百余头,才增加到千余头,若照这样的增殖率,根本不算什么成功,由《卜式养羊法》也可证明,这应视为历年将其汰除变卖,到最后仍有千余头。当汉朝正值与匈奴战争紧张之际,一般豪富却匿财避难,卜式却几次向国家捐输,周济流亡失所的边境人民,而且他主张抗御还击外患、保卫国土。

除卜式之外,还有不少出身于牧羊或牧牛成长锻炼出来的历史人物,他们或在边远地区从事畜牧,除猗顿等人外,与卜式同时代从养牛出身的有公孙弘等人,他们都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有贡献的人物。苏轼牧羊的故事,千百年来,更是有口皆碑,成为彰显民族气节的标志性事件载入史册。晋代的博物学家张华,范阳方城人,从小孤贫,以牧羊为生,终于写出中国第一部《博物志》。同期,如经史学家王育,少年时代也是过的孤儿生活,佣为牧羊童,“有暇折蒲学书,忘而失羊,为羊主所责,育将鬻己以偿之”,幸有同郡许子章,闻而嘉之,代育偿羊,给其衣食(《晋书·王育传》)。这样的事例在此不多列举,只是说明有智慧的人很多没有受出身贫贱所限制。

羊群放牧和饲养管理

在原始社会里,虽是黄河中下游流域,也有一望无际的草原荒野。如《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述:“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数万群,”于是黄帝在大泽找到名叫力牧的人,由他担任大风暴中的牧羊重任。这虽是一段神话,但也可反映出在遥远的古代社会里牧羊是何等艰苦。这和《诗经·无羊》一章的牧歌所形容的情景就截然不同了。《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指出:“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日之夕矣,羊牛下括。”这是描述在太阳西下时,羊先归,牛则随后而来。《庄子·达生篇》引田开之见周威公说:“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这虽是寓言,而最末一句话足以证明古代牧羊早有了约束羊群的一套方法。《淮南毕万术》还指出:“狼皮当户,羊不出牢,羊畏狼故也,取狼皮以当户,则羊畏不敢出矣。”这已是汉朝养羊的经验。由此可知,当年养羊或兼行舍饲,或在牧地有棚圈的设备,而不是都采行全年放牧的方法。

第六章 中国古代养羊业 - 图4羊群放牧

在唐朝以后,显然更有了一些饲养管理的制度,犹如养牛马那样。在《唐六典》中就养羊也指出,即凡由外地群牧中选送到京的羊只,采取舍饲,以便育肥供肉用,并规定每二十只羊改由一人担任饲养,而且有很充裕的蒿秆和青刍作为粗饲料,每只羊给菽豆一升四合,盐六勺,有青刍时期,蒿秆和豆类减半。此外,在牧羊场已打烙印于羊的臀部,而且有割羊耳的制度;屠宰牛羊每月有一定的日期限制,凡有孕的母畜,就不准屠宰,这些制度都可以反映出当时养羊早有了一定的管理水平。

羊的选种和繁殖

羊是繁殖力较强的草食家畜,但在草原环境里大群牧羊,因受自然界的限制,主要由自然选择而生息。随着农业的发展,养羊也重视选种,所谓人工选择实际上早已开始,否则不可能有今日那些繁殖力强的地方良种。

古代的阉割术和有目的地进行饲养,这些都和选种很有关系。羊的去势,绝不至于比牛马去势晚。就《齐民要术》总结前人养羊的经验,一开始就首先重视选种(选择)问题。

“常留腊月、正月生羔为种者上,十一月、二月生者次之。(非此数月生者,毛必焦卷,骨髓细小,所以然者,是逢寒遇热故也,其八、九、十月生者,虽值秋肥,然比至冬暮,母乳已竭,春草未生,是故不佳;其三、四月生者,两热相仍,恶中之甚;其十一月及十二月生者,母既多乳,肤躯充储,草虽枯,亦不羸瘦,母乳适尽,即得春草,是以亦佳也。)大率十口二羝,(羝少则不孕,羝多则乱群,不孕者必瘦,瘦则匪惟不蕃息,经冬或死。)羝无角者更佳。(有角者喜相抵触,伤胎所由也。)拟供厨者,宜剩之。(剩法:生十余日,用布裹齿脉碎之。)”

从上述产羔的月份,即可知其配种季节(一般比产羔早五个月计),亦即中国的绵羊早已不是限于某一季节才进行繁殖的。假使以寒冬早春所产的羔留作种用,即应在阴历八、九月配种,此际正值羊群膘壮的时期。其次是七和十月配种所产的羔,其余月份便很差。由这些经验证明,秋配胜于春配,并且科学地说明其理由,特别是关于气候和营养等生活环境的作用。《齐民要术》还说:

“寒月生者,须燃火于其边。(夜不燃火,易冻死也。)凡初产者,宜煮谷豆饲之。白羊留母二三日,即母俱子同牧。(白羊性狠,不得独留,并母久住,则会乏乳。)羒羊但留母一日。寒月者,内羔子坑中,日夕母还,乃出之。(坑中暖,不苦风寒,地热使眠,如常饱者也。)十五日后,方吃草,乃牧之。”

以上明确指出,严寒期间很重视接羔和产后对母羊的护理,因此采取产室内的保温取暖。绵羊在生后两三天留在圈内,山羊经过一天,就可带羔放牧。这里更指出,绵羊和山羊母性行为的差异,不能一律看待初生羔羊。尤其是置羊羔在坑中的取暖方法,相当于现代的“温室育羔”法。除上述外,《齐民要术》还有其他可贵的经验总结,并认为:“羊羔六十日皆能自活,不复藉乳。乳母好,堪为种者,因留之以为种。”把腊月和正月以外所生的羊羔去势后出售,亦即对选种问题做得很严格。

明朝有一部假托古人之名而在江南出版的《陶朱公致富奇书》,总结出养羊的好经验,包括选种与饲养的密切关系:

“养羊之法,择种为先,相时种子,不可不讲。倘徒赖刍草为喂料,则下种不宜太急,须待细草丛生以后,诞生小羔,俟其断乳,草已鲜茁,不虞缺食矣。凡羊方字乳时,母羊复孕,则所生小羊,非瘦即羸,此择种豢种之要诀也。至于喂养草料一节,凡牧场陈草,不宜令其多龅,即遇肥鲜草,亦宜食之有节,不可恣其咀嚼,致令过饱,碍其胎孕。故牧羊者,宜时时迁地为良,不可株守一二亩草场,遂以为羊已充禼矣。果其喂养得法,则羊身肥泽,毛色亦佳,价值必增十倍。”

第六章 中国古代养羊业 - 图5可爱的小羊

上述的一段文字主要是总结太湖地区早期的养羊经验,其理亦适用于北方农村。所谓“相时种子”,是要求根据适当时节配种。也指出放牧和饲养相结合,而以早春产羔为宜,并不主张在哺乳期交配,显然是为了减少或避免产生秋羔。该书也和《齐民要术》一样采取一比四的配偶比率,但就《沈氏农书》所说:“养饲羊十一只,一雄十雌。”这就提高了一倍半,适合当时的江南养羊环境。而在西北地区,正如《豳风广义》指出:一只公绵羊配一二十只母羊,到春季可增加母羊到五六十只。这完全决定于所采取的养羊方法,因春季北方的羊群大多不交配,公羊实际上是起的带群作用,发情母羊较少,因此母羊数可增多。在内蒙古草原上,如《夷俗记》所说:

“羊之羔,一年一产,产于春月者为佳,羊有一年再生者,然秋羔多有倒损之患,故牧羊者每于春夏时以毡片裹羝羊之腹,防其与牝羊交接也。”

这是明朝萧大亨在今内蒙古一带的见闻,不是指的西南“夷”族地区。羊群的繁殖大体上也和前述的在同一季节,只是有早迟之别,实亦各地气候的不同。尤其是为防止产生秋羔,还采用了毡片阻止交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