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清正廉明,身残志坚——历史上的贤宦

宦官之所以名声不好,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当中出现了诸如赵高、仇士良、童贯、刘瑾、魏忠贤之流的奸佞恶人。同时还应看到,在宦官这个群体中也有有德有才,为国为民做出过贡献的人物,譬如,为中华文化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蔡伦,为中外友好往来作出贡献的郑和,为改革而献身的寇连材,等等。

第一节 忠贞为国、直言敢谏的太监

慧眼识人,推荐贤才——景监与缪贤

战国时期,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争雄。秦国商鞅变法和赵国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流传至今。期间,宦官景监、缪贤慧眼识人,推荐贤才,功不可没。

1.景监荐商鞅

公元前361年,赢渠梁当了秦国国君,就是秦孝公。秦孝公为了富国强兵,下令求贤。卫国人卫鞅得知后便来到了秦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卫鞅姓公孙名鞅,后来受封于商(今陕西商州),故通称商鞅。

商鞅博学多识,满腹经纶,思想倾向于法家,具有改革意识。他到了咸阳,人地生疏,空有抱负才能,却没有施展的机会。不久,他打听到秦孝公有个嬖臣宦官叫做景监,于是便登门拜访,毛遂自荐,请求景监引他去见秦孝公。景监虽是宦官,但独具慧眼,一眼就看出商鞅绝非等闲之辈,于是爽快地把他推荐给国君。

秦孝公求贤心切,接连两次接见商鞅,但却只听其讲说帝道和王道。事后,秦孝公斥责景监推荐庸人。但景监坚信商鞅具有使秦国强盛起来的能力。所以,他再次冒死进言,说服秦孝公第三次接见商鞅。

鉴于景监的力谏,秦孝公第三次接见商鞅。这一次,商鞅慷慨陈词,大讲“霸道”,系统地阐述实行改革的强国方略和变法思想,充满真知灼见。秦孝公听完之后喜形于色,决心采纳商鞅的主张,实行变法,富国强兵。景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此后,秦孝公任用商鞅为左庶长、大良造,全面主持变法。变法实行十年,使秦国率先完成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一跃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

2.缪贤举相如

缪贤是赵惠文王的内侍,是宦官机构的首长。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购得稀世珍宝和氏璧,乐得心花怒放。据说,和氏璧置于暗处,自然有光,能却尘埃,能辟邪魅;若置于座间,冬日温暖,夏日凉爽,百步之内,蝇蚋不入。缪贤从此对和氏璧珍爱有加。

不久赵惠文王得知此事,便向缪贤索要和氏璧,缪贤却不忍献出。赵惠文王勃然大怒,闯进缪贤府第,夺走和氏璧。缪贤惶恐不安,以为肯定获罪当诛。此时,舍人蔺相如献策说:“主人实际上并无大罪,如今赵王已经得了和氏璧,主人若能袒露上身,负荆请罪,我想赵王必不致再加罪于主人。”

缪贤觉得蔺相如所言有理,便放弃了逃跑的念头,并按照蔺相如所说的去做。赵惠文王因是夺人所爱,又见缪贤前来请罪,于是赦免缪贤,宠信如初。缪贤因此非常器重蔺相如,相信他别有胆识,堪当大任,待以上客之礼。

公元前383年,秦昭王得知和氏璧在赵惠文王手中,垂涎三尺,意欲得之。于是假意致书赵惠文王,谎称愿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知晓其中有诈,非常为难。因为当时秦强赵弱,给与不给,秦国说了算。他思索再三,决定派一名智勇双全的人持璧出使秦国,相机行事。这时,缪贤毅然推荐了蔺相如。于是赵惠文王命蔺相如为赵国使臣,携带和氏璧出使秦国。其后便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面对贪婪无信的秦昭王,巧妙地与之周旋,坚定地维护了赵国的利益。蔺相如后来在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会上再斗秦昭王,维护了赵国和赵惠文王的尊严,升任上卿(宰相)。接着礼让名将廉颇,表现了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风亮节。

忠勇太监寺人费

寺人费是齐襄公时期的一位宦官,他以忠心而著称。有一次,齐襄公出猎时不小心坠落于车下,脚受了伤,鞋子也掉了。寺人费奉命去找鞋,但没有找到,结果遭到齐襄公的鞭责。当时,齐国贵族公孙无知阴谋篡夺齐襄公的王位,正欲发动兵变,便企图利用寺人费的怨恨情绪,秘密与他联络,想劝他共同参与变乱。寺人费表面上支持公孙无知。迷惑了公孙无知之后,他偷偷跑回王宫,把齐襄公藏了起来,想使齐襄公免遭劫难。但由于势单力薄,齐襄公最终还是被叛军杀害,寺人费也在抵抗叛军时英勇战死。

谦虚谨慎,敢于直谏——李邦宁

李邦宁侍奉四朝君主,卓有功绩,一生荣耀,不失为一个贤明的宦官。

1.机敏好学,谨守规制

李邦宁,字叔固,浙江钱塘人,南宋时在内廷担任小黄门。到了宋朝灭亡,便随瀛国公见元世祖,留在内廷供职。他为人机敏,很合皇帝意愿。皇帝令他学蒙古语及诸蕃语,很快通晓理解,于是更得到信任,授御学库提点,升官至章佩少监,迁礼部尚书,提点太医生事。

第三章 清正廉明,身残志坚——历史上的贤宦 - 图1元世祖

元世祖有一次生病,李邦宁不离左右,服侍长达十余月。武宗即位后,准备任命李邦宁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李邦宁极力推辞说:“臣以阉腐余命,无望更生;先朝幸赦而用之,使得承乏中涓,高爵厚禄,荣宠过甚。陛下复欲置臣书辅,臣何敢当。宰辅者,佐天子共沽天下者也,奈何辱以寺人。陛下纵不臣惜,如天下后世何,臣诚不敢奉诏。”皇帝听了很高兴,使大臣把他的话说给太后及皇太子听,以表他一片忠心与善意。

2.直言敢谏,忠心可鉴

李邦宁时常用世祖的故事劝勉武宗要节俭。一天,武宗在大安阁举行宴饮,阁中放有一个旧箱子。武宗问是什么箱子,李邦宁回答是放裘带的,世祖有训“藏此以遗子孙,使见吾朴俭,可为华侈之戒”。武宗看了裘带,感叹良久。有个宗王在一旁不以为然地说:“世祖虽神圣,然啬于财。”李邦宁却说:“且天下所入虽富,苟用不节,必致匮乏。自先朝以来。岁赋已不足用。又数会宗藩,资费无算,旦暮不给,必将横敛掊怨,岂美事耶!”武宗嘉许其言。

过去祭祀太庙,皇帝不是亲自主持,而是遣大臣代为进行。可是,皇帝又想援例照办。邦宁便规劝皇帝说:“先朝皇帝不是不想亲自祭祀祖先,实在是因疾病而废礼,如今皇帝在即位之初,正应大规模地表彰孝道,以为天下表率,亲自到太庙去祭祀,以成一代的典范。如果循习过去的皇帝不亲临祭典的弊病,为臣的不敢苟同。”皇帝认为他说得好,即日便备车,住宿斋宫,并命邦宁为大礼使。礼毕,加恩于邦宁三代。

李邦宁曾经干政。武宗的弟弟为皇储,准备兄终弟及。李邦宁却按照汉人的制度,要武宗改为“父作子述”,废掉弟绍兄业。武宗没有听从。

武宗的弟弟即位,是为仁宗。有人劝仁宗杀掉李邦宁。仁宗不仅不计较李邦宁过去的谏语,而且赏赐给他一千锭钞,加封邦宁为集贤院大学士。

忠言进谏的管苏

管苏是楚恭王时期的一位宦官,也是先秦时期口碑较好的宦官之一。他性格耿直,经常违背楚恭王的意愿而忠言进谏,对楚国政治多有建树。楚恭王晚年对此深有感触,认为管苏的进谏虽然使自己不愉快,但对国政大有好处。因此,楚恭王在临终前,嘱咐大臣们说:“管苏犯我以义,违我以礼,与处不安,不见不思,然而有得焉。吾死之后,爵之于朝。”楚恭王死后,执政的令尹遵其遗嘱,拜管苏为“上卿”,管苏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好的名声。

辽阔海洋写史诗——郑和

郑和(1371~1433年),原名马三保。出身云南咸阳世家,明朝伟大的航海家。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军进攻云南。11岁的马三保被掳入明营,受宫成为太监,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在河北郑州(今河北任丘北)为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宣德六年(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

1.学识渊博,出任正使

郑和知识丰富,熟悉西洋各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宗教,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郑和在下西洋前,曾出使暹罗、日本,有进行外交活动的经验。特别是永乐二年出使日本,通过郑和的外交活动,使得日本国主动出兵清剿在中国沿海的倭寇,并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签订贸易条约。这些外交成果使朱棣皇帝十分满意,并为下西洋解除了后顾之忧。正是由于郑和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才促使朱棣皇帝把下西洋重任交托给郑和。在下西洋途中,郑和不辞辛劳,往返于西洋各国之间,妥善处理各种外交事务,解决了一系列棘手问题,化解了矛盾,稳定了国际关系,提高了中国的威信。这充分证明了郑和娴熟的外交手腕和卓越的外交才能。

第三章 清正廉明,身残志坚——历史上的贤宦 - 图2新刻全像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版画

另外,郑和具有一定的航海、造船知识。郑和从小就从其父亲那里学到有关航海的知识,熟悉海洋,向往航海。在郑和担任内宫监太监时,营造宫殿,监造船舶,有造船经验。在下西洋前,郑和进行了两次较远距离的海上航行,增加了航海知识,积累了航海经验,为下西洋远航打下了基础。在下西洋途中,郑和通过航海实践,不断地丰富航海知识,积累航海经验,提高航海技术,使他能率领船队,圆满地完成下西洋远航任务。而且郑和身份特殊,熟悉回教地区习俗。郑和下西洋途经的国家、地方,无论信仰、风俗是什么,他都凭菩萨戒之善巧方便,出色地完成远航任务。

2.七下西洋,开创先河

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郑和以钦差总兵太监、正使太监身份,与副使王景弘、侯显等,率领一支由六十多艘舰船、二万七千多人组成的庞大船队,从太仓刘家港(今江苏浏河入长江处)出发,沿着长江,驶入东海,转而向南,穿越今台湾海峡,进入南海,开始了首次出使的远航。船队整齐,帆樯如林,实行军事化管理,通过旗语互相联络,进退停泊,号令严明。郑和首次出使,历时两年多。其后又六次出使,出发的时间依次为:永乐六年(1408年)九月、十年(1412年)十一月、十四年(1416年)冬、十九年(1421年)春,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从首次出使出发,到末次出使归来,共28年。郑和把后半生的年华和精力,全部献给了他所钟爱的外交与航海事业。

郑和出使西洋所到的国家,《明史》开列了一长串名单: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满剌加、渤泥、苏门答腊、阿鲁、柯枝、大葛兰、小葛兰、西洋琐里、琐里、加异勒、阿拨把丹、南巫里、甘把里、锡兰山、喃渤利、彭亨、急兰丹、忽谟谟斯、比剌、溜山、孙刺、木骨都束、麻林、剌撒、祖法儿、沙里湾泥、竹步、榜葛刺、天方、黎伐、那孤儿,“凡三十余国”。这些国家,涉及今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伊朗、也门、沙特阿拉伯,以及非洲东岸的索马里等,覆盖了东南亚、南亚、西南亚、阿拉伯和非洲东岸的广大区域。

第三章 清正廉明,身残志坚——历史上的贤宦 - 图3郑和仿古宝船

郑和出使西洋,贸易活动是一项重要内容,输出的物品有:销金纶丝、湖丝、刺绣、绸缎、雨伞、瓷器、陶器、漆器、铜器、金银器、铁器、麝香、烧珠、樟脑、书籍、纸墨、笔砚、橘、米、谷、豆、琉璃瓦等;输入的物品有:明珠、金珀、象牙、珊瑚树、玛瑙珠、水晶等珍宝,麒麟、驼鸡、狮子、金钱豹、马哈兽等动物,犀角、羚羊角、阿魏、没药、丁香、芦荟、乳香、血竭等药物,龙涎香、降真香、紫檀香等香料,糖霜、胡椒、香盐等调味品,西洋布、荜布、白荜布、姜黄布等纺织品,香木、沉香木、紫檀木、五谷树、娑罗树等珍贵木料。贸易交往大多是以物易物,有的也用金银或铜钱结算,讲究诚信,互惠互利。

郑和七下西洋,行程10万余里,前后28年,经历30余国,其规模之大、航程之远,当时在世界上都是空前的,比哥伦布航行美洲还早87年,是人类征服海洋的空前壮举。郑和远航,大大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同各国人民的友谊。随行人员马欢著的《瀛涯胜览》、费信著的《星槎胜览》、巩珍著的《西洋番国考》,记述了所经亚非各国的山川地理、气候环境、风土人情,给世界航海史、中外关系史留下了重要的文献。郑和每次航行,都会纪录沿途各国的位置、航程的远近、航行的方向、停泊的港口以及航道上的浅滩、暗礁,并绘出航海地图。这是中国最早的一份远洋航海图,为后世东西方之间的海上交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蚍蜉撼树的郑众

郑众,生卒不详,东汉时宦官。

汉章帝时,郑众以小黄门迁中常侍。汉和帝时加位钩盾令(皇家花园管理员)。郑众不依附外戚,一心忠于王室,因此得到了和帝的宠信。

元和三年(公元91年),窦宪大破匈奴后,权倾朝野,遂阴图篡弑。和帝得知窦宪阴谋,与郑众合谋诛杀了窦宪。郑众运筹帷幄,利用皇权,依靠禁军,凭“蚍蜉”之力,硬是撼倒了“大树”,勇气和智慧兼备。整个行动环环相扣,步步紧逼,根本不给窦宪以片刻喘息的机会,终于取得成功。郑众因此声名大振,升任大长秋,管理皇宫大小事务。同时,他仍是汉和帝的近侍,汉和帝有事,必与郑众商量。

元兴元年(105年),汉和帝驾崩。邓太后为了达到亲自执掌朝政的目的,废和帝长子刘胜,立生下仅百天的婴儿为帝,即汉殇帝刘隆。邓皇后被尊为皇太后,临朝亲政。

邓太后从窦氏的失败中吸取了一些教训,在政治上同时并用外戚和宦官。她一方面重用自己亲戚邓鹭、邓悝、邓弘、邓阍等人,另一方面也对郑众等一批宦官加封食邑。

永初元年(107年),司空周章因为不满宦官郑众和蔡伦干预朝政,不满汉殇帝刘隆驾崩后邓太后又立安帝刘祜,而欲发动政变,另立刘胜为皇帝。但事机不密,周章自杀。

元初元年,郑众死去。

忠贞善谏,严于利己——张承业

张承业(846—922年),唐末五代间宦官。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人。字继元,原姓康。

1.临危受命,尽心辅弼

张承业原为唐僖宗时宦官。唐昭宗时曾出使后晋,为河东监军,执法严明,晋王李克用十分器重他。唐亡后仕晋,仍为监军。

晋王李克用病危之际,命养子李存勖(即后来的后唐庄宗)继承晋王之位,并嘱托张承业尽心辅弼嗣主。李存勖即位不久,其叔李克宁企图篡位。张承业认为必须大义灭亲才可以稳定国家,阻止内乱。李存勖从其议,王位得以巩固。李存勖曾提出,应乘后梁军队轻视晋王新立而松懈之际,出击梁军,以建立功威。张承业对此大加赞成和支持。于是进军潞州,在夹寨大败梁军。晋强梁弱的形势,由此初步形成。

李存勖对待张承业情同手足,每逢年节时,都会祭拜其母亲。李存勖在魏州和梁在黄河打仗多年,军国大事都委托给张承业去办理,张承业亦尽职尽责。并帮助李存勖储存钱粮、收集购买兵器马匹、督促农民积极从事农业生产等,功不可没。

虽然李存勖称得上是五代时期一位叱咤风云的名将,但在政治上却无深谋远虑。他在军事上圆满完成父王临终前嘱他灭刘仁恭、败朱温、给契丹以沉重打击的三大遗愿之后,便开始得意忘形,他周围一批阿谀奉迎之徒也乘机投其所好,劝其称帝。张承业得知后,拖着病体从太原坐轿子到魏州,劝皇帝三思。但李存勖以众将领的意愿为理由拒不听劝。无奈,张承业又道:“梁是唐和晋的仇人,如果王能够为天下的人除掉这个大恶,报了列圣的深仇,然后求唐朝的后裔立您为帝,这样得来的帝王之位没人再敢与您争。”张承业的言论,表现了他对当时政局的清醒认识,规划出了一套天下归一的富有远见的战略部署。但是已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李存勖完全听不进去。张承业知道不能谏阻,不久忧郁绝食而死,享年77岁。而以后的事态发展果如张承业所言,李存勖于923年称帝,到926年死于乱兵之中,为时不过三年就内外叛离,身死族灭。

2.严于律己,知人善任

李承业虽是李克用托孤的重臣,但并不以先臣自居,而是尽心佐助李存勖,办事公道,果断行事。从贞简太后、韩德妃、伊淑妃直到在晋阳的各位公子,都会受到法律的约束,权贵们也都因为害怕张承业而收敛自己。

张承业不但严于律己,对家人也相当严格。一个侄子在任磁州副使时,错杀了一位河西卖羊客。这对于大权在握的张承业的亲侄,算是小事一桩,但承业毫不迁就,立即将其侄逮捕处死。李存勖每年从魏州回来探亲,需要花费大量钱财,但是张承业是负责管库藏的,他从来不私自动用国库的钱财,也限制李存勖的开销。

张承业善于知人善任。冯道归顺晋王后,张承业慧眼识英雄,将他推荐给晋王,后来冯道成为了后唐的宰相。卢质武艺高强,作战勇猛,但性格张狂,不讨李存勖的喜欢。张承业为防李存勖加害于他,便借机向李存勖进言多多包容此等良才。此后卢质虽有轻傲放纵之举,晋王都能容忍,这全是承业之功。史言张承业不唯能足兵,且能保护士人君子。

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纷乱时期的良宦,张承业尽心竭虑地辅佐嗣主成就霸业。他在军事与国家政事上励精图治,尽心不懈。他审时度势,选贤举能,改革吏治,劝课农桑,蓄积金谷,收市兵马,征租行法,不宽贵戚,不仅军城清肃,馈响不乏,而且与梁末相较,百姓负担减轻。他不仅为晋王霸业之成,为后唐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在个人品德上,他的敢于直谏、严于律己的诸多方面都是值得称颂的。

耿直力谏,廉洁不贪——怀恩

明代太监的危害堪称历史之最,比如魏忠贤。但也有好的,《明史》说有三个,第一名就是怀恩。

1.忠诚正直,勇救大臣

怀恩是苏州府人,本来姓戴,宣德中入宫后,才赐姓怀。另说高密(今属山东)人。宣德初年,其族兄兵部侍郎戴纶被杀,其父戴希文时为太仆卿,受株连被籍没。他以幼童入宫,被阉割为宦官,赐名怀恩。由于任事恭谨,成化时提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当时汪直掌管西厂,梁芳、韦兴等亦很得宠,但怀恩的资格老,排名在前,性情忠诚正直,廉洁不贪,在太监中威信很高,其他的太监对他都很敬畏。

成化三年(1467年),户部尚书马昂等清理京营,礼部尚书奏称必得内臣共事,始可铲除宿弊,并力荐怀恩担当此任,得到允准。四年(1468年),讨满四时,又与太监黄赐、兵部尚书白圭等参与商议军事。

怀恩又敢于保护朝中正直的大臣,有个叫阿九的宦官,其兄担任京卫经历时,因犯了罪,被刘大夏笞打责罚。阿九向宪宗诬告,捕刘大夏进诏狱,全靠怀恩力救,才得释出。

员外郎林俊弹劾梁芳及僧继晓,被逮下诏狱,宪宗想处死林俊。怀恩冒死劝谏。明宪宗大怒,拿起砚台打他,骂道:“你想帮着林俊污蔑我吗?”怀恩摘下官帽,趴在地上大哭。明宪宗很不耐烦地说:“哭什么,滚出去!”

出来后,怀恩立即派人,找到负责审理林俊案子的镇抚司领导,提醒说:“你们要认清形势,不要讨好梁芳,陷害林俊。一旦林俊这样忠直的人死了,谁来保护你们?”然后回家,向皇帝请病假,不上班了。

明宪宗消了气之后,派宫廷太医去探望怀恩。被释放的林俊,后来担任过右副都御史、江西四川巡抚、工部尚书、刑部尚书。

2.直言善谏,忠心耿耿

时梁芳与僧继晓、李孜省等互相勾结,狼狈为奸,取中旨授千人以传奉官,有白衣骤至太常卿者。刚好遇上星变,诏撤诸传奉官,时御马监王敏请留马房传奉,已经由皇帝允准,怀恩仍痛骂王敏一顿。有个叫章瑾的进贡宝石,求为锦衣卫镇抚,怀恩坚决反对,拒绝传旨,说:“镇抚掌管诏狱之事,怎么能够以贿用人!”并让兵部尚书余子俊等在外廷谏止,但余子俊不敢。怀恩叹息道:“我早就知道现在当官的没人坚持正义了。”

成化十四年(1478年),辽东巡抚陈钺以掩杀冒功激变兵士,权宦汪直欲自己前往平定以邀功。宪宗命怀恩等七人到内阁会兵部商议。怀恩知汪直前往必然生事,遂提出派大臣前往,以阻止汪直,迅速得到马文升响应,怀恩即入奏,派马文升往宣玺书抚慰,避免了发生事故。汪直主持西厂之为患,亦因怀恩能据实奏闻大学士商辂等的意见,才得停罢。成化十七年(1481年),还奉旨同法司录囚,开每五年遣内臣审录之例。

怀恩还有过人之胆识,不迷信怪异。据《明史·五行志》载,成化十二年(1476年),京师天变,“有物金睛修尾,状如犬狸,负黑气入窗,直抵密室,至则人昏迷”,以致遍城惊扰。一天,宪宗上朝,奉天门侍卫见怪物而哗,连皇帝都要逃跑了,怀恩却能镇静地护持皇帝。

明宪宗末年,因为过分宠信万贵妃,想废了太子朱祐樘,怀恩拼死反对,保住了太子。明宪宗大怒,把他赶到安徽凤阳,去给朱元璋守祖坟去了。

明孝宗朱祐樘继位后,召回怀恩,仍然担任司礼太监。怀恩极力劝说明孝宗废逐奸臣万安,重用重臣王恕。一时之间,朝廷正人君子汇集,史称“恩之力也”,全依赖怀恩的努力。明孝宗时被誉为“弘治中兴”,怀恩是做出了贡献的。

没过多久,这位忠直、公正、廉洁、懂事理、通典故、勤奋供职终生的老太监,终因积劳成疾而去世。他死后,孝宗赐祭葬。为了表彰他的功德,孝宗于弘治元年特旨为他修造显忠祠,并亲赐祠额。

怀恩的确是个任事恭谨,廉洁不贪,性情耿直的人,对朝中的正直大臣,怀恩总是全力保护,哪怕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是大明王朝难得的好太监。

直谏的秘书郎赵整

前秦是氐族苻健所建。苻健死后,苻坚杀苻健子苻生自立为秦帝。苻坚是个比较贤明的君主,他以宦官赵整为秘书郎,侍奉于左右。

赵整博闻强识,文笔好,能直言。他多次上书,面谏苻坚,前后有五十多件事。

当时,有人预测在甲申、乙酉岁,将发生“鱼羊食人”。按术士的说法,鱼、羊合成“鲜”字,即鲜卑。赵整坚持请求防范鲜卑,苻坚不听。

后来,鲜卑慕容果然在甲申、乙酉岁攻打前秦。

又有一天,苻坚与慕容垂的段夫人同辇游于后庭,赵整认为这样做有违纲常伦理,就在一旁唱道:“不见雀来入燕室,但见浮云蔽白日。”苻坚听罢,知失礼,赶紧命段夫人下车。

爱国忧民,舍身死谏——寇连材

提起太监,人们就痛恨、咒骂奴才魏忠贤、李莲英之流。然而有的太监,人们却怀念、敬佩之至,这就是被梁启超誉为“列宦”的寇连材。

1.含恨入宫,深明大义

寇连材(1868—1896年),名成元,直隶昌平州(今北京市昌平区)南七家庄人。清光绪年间太监。其父寇士通,为田界与财主打官司,结果丢了家里赖以糊口的土地。父亲悲愤难言,含恨死去。为父报仇,他毅然来到北京,结果走投无路,后经人介绍,拜一太监为师。“净身”后,进宫给慈禧太后梳头。由于他聪明能干,做事精细谨慎,颇得慈禧喜爱,待遇十分优厚。

当时,光绪是被慈禧架空的皇帝,成了名副其实的傀儡。慈禧对寇连材十分信任,便派他去监视光绪的言论行动,以便即时禀报。寇连材从小就有正义感,对慈禧大权独揽、卖国求荣的可耻行为很不满意,同情光绪的不幸处境,支持光绪希望维新变法、图强求富、救民于火的想法。从表面上看,寇连材的任务是“侍候皇上”,其实是慈禧派去监视光绪的。谁知深明大义、忧国忧民的寇连材竟然将慈禧的所作所为告诉了光绪皇帝。

第三章 清正廉明,身残志坚——历史上的贤宦 - 图4清末宫廷旧照

以慈禧为首的顽固保守派却不肯刷新政治,一味搜刮和向外国举债,以交付赔款来供个人享乐,置国家与人民于水火之中。

一年后,寇连材又回到慈禧会计房,不久改派为司房太监。目睹宫中的种种黑暗与慈禧的骄奢淫逸,寇连材愤愤不平,痛恨至极。寇连材一直忧患着民族的危亡,在强烈的爱国心的驱使下,他决定以死向慈禧进谏。

2.上书死谏,英勇就义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二月初十的早上,他跪在慈禧的床前流着泪说:“国家已如此危险,老佛爷要为国分忧啊!”慈禧以为他在胡言乱语,一顿臭骂,将他赶了出去。口谏不成,寇连材下决心书谏。他请了5天假,回到家乡与亲人们诀别。回到宫里后,他把平时的积蓄部分给了小太监们。在2月15日,他把早已写好的奏折交给慈禧太后。这个奏折共有10条内容,其中包括:请太后不要揽政权,归政于光绪;不要修圆明园,幽禁光绪;要顾及京师特大水灾,立即停止擅自动用海军军费去修建颐和园;赎回被日本占领的台湾,宁可赔款,不可割地;不宜去掉忠直之臣而专用阿谀奉承之人;皇帝没有后嗣,请择天下之贤者立为皇太子等。这些内容,字字饱蘸血泪,条条切中时弊,充满忧国忧民之情。

慈禧没有想到寇连材会写出这样一个指责自己的折子,不禁怒火中烧,命人把寇连材抓来审问。审问后以“内监言事者斩”的朝例,加上“私通宫外,泄露宫内事”的罪名,下令把寇连材送交刑部,立即正法。

2月17日,寇连材被押到北京菜市口刑场处决。临刑前,他神色镇静,整好衣冠,朝宫殿拜了九拜,又向远方的父母叩了头,说:“如此足以千古了!”然后从容赴义。围观的群众无不为寇连材爱国忧民、舍生就义的壮烈行为所感动。

寇连材为生活所迫,净身进宫,成为世人瞧不起的“阉竖”。他位卑不敢忘国忧,以坚不可摧的爱国忧民的意志,去抗争腐朽的封建势力,闪现出为国为民的人生亮点。

后人为纪念这位清宫史上绝无仅有的太监,纷纷集资在京西百花山上营造寇连材公祠。每逢寇连材的忌辰,人们都要前去祭奠。

愚忠的赵思

384年,慕容垂自称燕帝,是为后燕。396年,慕容垂死,太子慕容宝即位,出现了一个愚忠的宦官赵思。

慕容宝封叔叔慕容德为车骑将军,辅佐国政。不久,慕容宝畏惧拓跋氏(魏)的进攻,出奔至蓟,群臣劝促慕容德称尊号。于是,慕容德改元置官。慕容宝不知慕容德已僭位,派中黄门令赵思前去传令,慕容德扣住了赵思,留他在宫中委以重任,赵思不同意。赵思对慕容德说:过去,蜀国的关羽被曹操器重,而关羽想到先主刘备的嘱托,不愿意归属曹魏。我赵思虽是刑余之人,地位低贱,但我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怎么可能失去义节呢?请把我放回到慕容宝那里吧。然而,慕容德不听,激怒了赵思。赵思慷慨陈词,痛批慕容德,慕容德竟然杀了赵思。

可见,宦官可以作为朝廷派出的大员传达皇帝的诏令。赵思受儒学的愚忠思想影响很大,一臣不事二君,更不愿侍奉不合封建伦理道德的君主,表现出执著的忠义。赵思之死,实为愚忠之故。

第二节 有勇有谋、多才多艺的太监

忍辱负重,历史之父——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可能有人会对司马迁的宦官身份产生怀疑,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司马迁受了宫刑出狱后担任了中书令一职。中书令在汉武帝时期一律命是由宦官担任的,直到后来才逐渐改变。身体是太监身体,职务是太监职务,所以司马迁的太监身份是无可置疑的。

第三章 清正廉明,身残志坚——历史上的贤宦 - 图5司马迁

1.史官世家,考察立传

司马迁生于史官世家,祖先自周代起就任王室太史令,掌管文史星卜。他的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即位后,任太史令达30年之久。司马谈博学广识,精通天文、《易》学和黄老之学。他天资聪颖,10岁就能诵读许多古文。司马迁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20岁时,开始游历全国名山大川,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源远流长的家学对他后来走上治学道路有深刻的影响。

10岁时,司马迁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启发诱导,受益匪浅。这个时候,正当汉王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张骞奉使通西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汉武帝设立乐府……司马迁在京城的所见所闻,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司马迁回到长安后,汉武帝对这个广闻博识的年轻人非常器重,命他为郎中,成为皇帝的近侍。此后,他随汉武帝到过平凉、崆峒,又奉命出使巴蜀,最南到了今天昆明一带。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马迁继任父职为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使他有机会读遍皇家藏书处石室金柜收藏的文史经籍、诸子百家,以及各种档案史料。

太初元年(前104年),他以太史令身份与历官落下闳、天文学家唐都等二十多人,改革历法。经过大家的辛勤工作,终于在这年五月造成新历,这就是著名的“太初历”。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也是中国历法史上的重大改革。新历法代替了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项历”,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后,司马迁秉父遗志,开始着手编写《太史公记》。

2.飞来横祸,忍受辱刑

天汉二年(前99年)夏天,汉武帝派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名将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为随从。李陵率5000步兵深入大漠腹地,遭遇匈奴军主力。匈奴军以8万骑兵围攻李陵。汉军经过八昼夜的苦战,杀敌一万余人,但由于得不到后续部队支援,最终兵败被俘。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汉武帝本希望他能以身殉国,但后来听说他投降了匈奴,龙颜大怒,丢了大汉的颜面,便把李陵全家下狱,这就是西汉历史上著名的“李陵事件”。朝廷官员大多是趋炎附势之徒,没有一人替李陵说句公道话,反而大骂李陵投降可耻,唯独太史令司马迁竭力为李陵辩护。司马迁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不久便判为死罪。

按照当时的法律,被判处死刑的官吏想要活命有两条途径:一是出钱赎罪;二是接受宫刑,入宫为奴。司马迁并非殷富子弟,无奈之下只有选择宫刑。宫刑是个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司马迁在狱中,又备受凌辱,“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司马迁《报任安书》),几乎断送了性命。

3.忍辱负重,成就伟业

太始元年(前96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这时司马迁50岁,出狱后还当了中书令,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尊宠任职”,但是,他还是专心致志整理志书。直到征和二年(前91年)全书完成,共得130篇,52万余言。

司马迁从元封三年(前108年)为太史令后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到征和二年(前91年)完成全部写作计划,共经过16年。《史记》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皓首穷经,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用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又称《太史公记》、《太史记》,至东汉末年才被称为《史记》。《史记》包括本纪十二、世家三十、列传七十、表十、书八,共五个部分,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三千年的中国历史。《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此外,《史记》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也是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郑樵称:“六经之后,唯有此作。”赵翼《廿二史札记》说:“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编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协律都尉,陪葬茂陵——李延年

李延年(?—前90年),西汉音乐家,中山人(今河北省定州市)。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

1.精通音律,因妹得宠

李延年原本因犯法而受到腐刑,负责饲养宫中的狗,后因经通音律,得武帝喜爱。一日为武帝献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按《汉书》说法,在李夫人得宠前,他的歌声便颇受武帝喜爱,而按《史记》的说法,李延年是李夫人得宠后才引起汉武帝注意的。李延年的妹妹入宫后,称李夫人。后因李夫人生下了昌邑王刘髆,李延年也得以被封“协律都尉”,负责管理皇宫的乐器,极得武帝宠幸。

大凡外戚,一旦得到皇帝宠信,多半会因宠而骄,热衷于揽权弄势。李延年一门心思放在协律都尉的职事上,尽力献身于他所钟爱的音乐事业。李延年不但善歌,且长于音乐创作,他的作曲水平很高,技法新颖高超,且思维活跃,他曾为司马相如等文人所写的诗词配曲,又善于将旧曲翻新。他利用张骞从西域带回的《摩诃兜勒》编为28首“鼓吹新声”,用来作为乐府仪仗之乐,是我国历史文献上最早明确标有作者姓名及乐曲曲名,用外来音乐进行加工创作的音乐家。他为汉武帝作《郊祀歌》19首,用于皇家祭祀乐舞。

李延年把乐府所搜集的大量民间乐歌进行加工整理,并编配新曲,使之广为流传,对当时民间乐舞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李延年对汉代音乐风格的形成及我国后来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族灭身亡,陪葬茂陵

李延年毕生从事音乐事业,卓有成就。太初年间(前104—前101年),李夫人早卒,李家渐渐失宠,李延年的弟弟李季奸乱后宫,汉武帝下诏族李延年和李季兄弟宗族。

当时其兄李广利正在攻打大宛未归,未受李季牵连。但李广利第一次出征没有粮草无功而返,汉武帝令其不得入玉门关,第二年重整装备攻下大宛,太初四年归来后被武帝封为海西侯。征和三年(前90年),李广利出征匈奴前与丞相刘屈髦密谋推立刘髆为太子被人告发,汉武帝勃然大怒,腰斩刘屈髦,刘妻枭首于市,族尽李广利家族。李广利投降匈奴,后被杀。

就这样,李氏家族被灭族两次,无一幸存。

李延年死后,汉武帝命其陪葬茂陵(汉武帝陵寝,今陕西兴平东北)。陪葬茂陵,在当时是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功臣宿将才能享受到的巨大荣耀。李延年身为宦官,亦获此荣耀,他在汉武帝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敢于直谏的宋皀

宋皀,本名乞奴,燕人,金朝太监,为内侍殿头。

宋皀敢于直谏。宣宗曾以元夕观灯,命宋皀监督准备工作,宋皀低声怨道:“社稷弃之中都,南京作灯戏有何看耶。”宣宗听见了,命人打了他20棍。后来,宣宗又后悔了,下旨宣慰。哀宗时,有个农民捉走了宫中飞出的一只鹞,哀宗准备惩罚这个农民,宋皀谏道:“贵畜贱人,岂可宣示四方。”哀宗听了很不高兴,命杖三,接着又后悔了,赐物慰问。

凡是在宫廷用事的宦官,都容易卷入政治斗争中。哀宗时,马军元帅蒲察官奴的势力迅速膨胀,宋皀受哀宗指使,暗杀了官奴及其同党阿里合、白进、习显等人。这一次内讧,削弱了金朝的军事实力。后来,蔡城被攻破,哀宗自缢,宋皀等从死。

富于才智,勇于革新——刘承规

刘承规(949~1012年),字大方,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自宋初当宦官,历事三朝,深得信任。他掌管内藏30年,对度量衡很有研究,为宋朝的权衡改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廉洁奉公,筹划四方

宋太宗即位后,越级提拔刘承规为北作坊副使。此后曾多次奉命出使。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割据于福建泉州、漳州的陈洪进归顺宋朝,刘承规受命前往接受土地、户口,查点、封存府库资产,并指定专人管理。同年冬,仙游、莆田等地发生了土著聚众作乱,于是刘承规被派与知州乔维岳一道率兵讨伐。面对敌军强大的势力,刘承规坚持守城,直到福州援兵赶到,才把暴动平息下去。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秋,契丹进犯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太宗派兵迎击,并命刘承规和内衣库使张绍幼等人领兵到定州(今河北定洲市)驻扎,以随时应援。此时,黄河在滑州(今河南省滑县)决堤。刘承规等又奉命治河,督士兵、丁夫堵塞决口,护卫河堤。

刘承规屡有劳绩,官至宣政使、应州观察使,又特置景福殿使让他担任,表示对他的优宠,后改任新州观察使。史称其精力充沛,廉洁奉公,好儒学,喜藏书,能考访事实,礼待士人。刘承规虽然是宦官,但其主要工作是参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活动,为皇帝倚重。

2.改制度量,身后荣宠

宋初承唐制,关于重量的单位命名和进位法,名目繁多,不便计算。再者,当时太府寺权衡式旧、轻重失准,外府官吏趁机作奸坑害百姓。鉴于此,淳化三年(992年)太宗下诏有司详定秤法,把这一重任交与司监内藏库、崇仪使刘承规。刘承规受命后对旧式权衡作了仔细调查,发现了问题之所在:太府寺旧铜式,自一钱至十斤,凡五十一,轻重无准,外府岁受黄金必自毫厘计之,式自钱始,则伤于重。为此,他提出要“别制法物”,即要另外制订出适用于计量金银重量的新式秤。

第三章 清正廉明,身残志坚——历史上的贤宦 - 图6《册府元龟》书影内页

为了实现权衡的改制,刘承规认真研究了以往的权衡法。他根据《汉志》有关记载,设计制造了两种新秤,即取《汉志》“子谷纒黍为则,广十黍以为寸,从其大乐之尺(指太府尺),就成二术,因度尺而求匣,自积黍而取象,以厘象造一钱半及一两等二秤”。刘承规所制造的二种秤,从秤上体现了权衡的新法。

景德二年(1005年),刘承规和李允则出使河间,慰劳将士,核实立功人员的情况。这一年,朝廷设官提举在京诸司库务,由刘承规担任,他所设立的部门,大都制订了制度。后来改任皇城使,和三司副使林特等人一起受命更定茶叶专卖法。宋代实行茶叶专卖制度,但出现了地方官吏各行其是、压低等级坑害茶农、不法商人茶叶走私等弊端。刘承规秉承旨意,针对弊端制定新法,以杜绝走私,加快流通,增加茶税收入。景德四年(1007年),三司上奏说新设的课税使国库收入有盈余。刘承规因功加领昭州团练使衔。后来,他将有关茶法进行汇编整理,成《茶法条贯》23册,呈上真宗。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前后,真宗尊崇所谓祥瑞“天书”,刘承规参与大兴祭祀,修筑宫观等工程。真宗在王钦若等人的鼓动下准备东封泰山,把刘承规由掌发运使升为昭宣使、长州防御使。接着,刘承规所督建的玉清昭应宫特别精美华丽,宫室稍有不合规格,哪怕是已经装饰得金碧辉煌,他都要拆掉重建,有关部门也不敢跟他计较工程的费用。次年祭祀汾阴,又让他担任督运。朝议认为从京城到河中地区,陆路山峦险阻,水路波涛汹涌,都不好走。刘承规决定采用水运,上百种的供奉物品,都能平安运抵。朝陵、东封以及祭祀汾阴,都是由他留守执掌大内。祭祀汾阴完事以后,他依例应该晋级,却上表章请求退休,真宗亲笔下诏勉励他,还作了一首七言诗赐给他,升他为宣政使、应州观察使。

刘承规虽是个阉人,但颇为好学,喜欢藏书,有时也结交文人考证过往的史实,那些在朝中有名气的人,都得到他的礼遇,有时还暗中加以推荐。因此,朱昂、杜镐编排馆阁的书籍,钱若水修撰祖宗实录,以后的大型类书《册府元龟》以及国史的编撰校对,都是由刘承规受命为典领官,以董理其事的,均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这些成绩之中,都凝聚着他的一份心血。

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刘承规病逝,死后被赠为左骁卫上将军、镇江军节度使,赐谥为“忠肃”。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玉清昭应宫建成,真宗又追赠刘承规为侍中,并遣中使诣坟祭告。当时,二圣殿塑像配饷功臣,真宗特诏塑刘承规像于宋太宗像之侧旁。在宋代宦官中,死后被加谥号的,刘承规是第一个。他的像被塑在宋太宗像的侧旁,被视为皇帝的功臣,同饷祭祀,这在宋代宦官中也是罕见的。

水利专家,人民福星——程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同时黄河又是一条害河,经常决口泛滥,给两岸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数千年来,历朝历代有识之士关心并参加治理黄河的斗争,为兴利避害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们当中,宋朝宦官程窻,毕生致力于治理黄河和其他河流,造福于国家和人民,世世代代受人景仰。

1.治理黄河,声名大振

程窻,开封人,生卒不详。原是一个普通的小太监,宋英宗朝,受到重用,任西京左藏库副使。“藏库”即国家府库,用于收藏珍贵财富和各种物品。

程窻生在黄河边,深知黄河泛滥给百姓带来的种种灾难,于是立志治理黄河,变水害为水利。

程窻认真学习水利知识和地理知识,研究黄河的历史,调查黄河的状况,逐渐成为小有名气的水利专家。宋神宗熙宁初年,黄河又一次决口,枣疆(今河北枣县)一带农田被毁,房屋倒塌,一片汪洋。百姓流离失所,逃亡他乡。

宋神宗接到灾报,一面派人赈灾,一面任命程窻为河北屯田都监,主持治理黄河,首要任务是堵住黄河决口。程窻赶赴灾区,实地勘察地形。他从大禹治水的成功实践得到启发,认为黄河沙多流急,治理只能用疏导的方法;而疏导的最佳方案,莫过于在黄河下游疏浚河道,以分水势。方案既定,立即付诸实施。程窻组织数万民工,开凿二股河的河道,引导黄河水向东流入大海,待水势减弱后,再用竹子、芦苇等编织篓筐,装填土石,堵塞决口。同时,沿着河堤内侧,栽上密集的木桩,遏制河水的冲刷力量。历经一个多月的苦战,黄河决口终于被堵住。灾区的洪水渐渐退去,大片农田恢复,逃亡的农民陆续回归家园。

程窻因此声名大振,升任宫苑副使,专修水利,成为当时人们公认的第一流水利专家。

2.任劳任怨,热心水利

程窻治水有功,不久又升任外都水监,再升任达州团练使、制置河北河防水利使。他对待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先后主持治理过漳河,在洺州(今河北永年)建造了浮桥;治理过葫芦河,在沧州附近疏浚河道两百余里;治理过黄河第五埽(今河北大名东)、孟家口(今河南孟县)的决口,开凿乾宁河,引导沙河入御河……所建工程都使水害大大减轻,扩大了灌溉,便利了运输,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贡献。

程窻治理水利期间,正值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大张旗鼓地实行变法的时候。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中也包括兴修水利。王安石非常欣赏程窻的治水才干,专门委以重任,让他负责全国的水利兴修事宜。程窻不负众望,先后主持开凿和治理共城河、沁河、滹沱河,均很顺利,从而用出色的业绩为王安石新法增添了光彩。

但是由于守旧派的诬陷,宋神宗信以为真,便下令王安石辞官,程窻贬职。程窻由此看到了世态炎凉,因而忧郁苦闷,最后怀恨而死。

程窻虽然死了,但他治河的业绩与成果却一直遗泽后世。

知书达礼的潘守恒

潘守恒,金朝太监。他认为国政应当由朝臣做主。金章宗临死前,打算让叔父卫王继位,元妃和宦官李新喜议立卫王,派潘守恒前去召卫王入宫。潘守恒建议先召平章政事完颜匡商量,取得朝臣同意才策立卫王,以免产生矛盾。元妃听从了,使帝位得以平稳过渡。潘守恒还时常劝谏帝王以国事为重。他随哀宗因战乱外逃到归德,途中住在一个简陋的民宅中,守恒乘机对哀宗说:“愿陛下还宫之日无忘此草庐中,更加俭素,以济大业。”哀宗听了此话,不胜凄楚,感叹良久。

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

蔡伦(61~121年),字敬仲,东汉桂阳郡(湖南耒阳市)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发明者。

第三章 清正廉明,身残志坚——历史上的贤宦 - 图7蔡伦墓祠蔡伦画像

1.宫廷内斗的政治牺牲品

历史上关于蔡伦生平的资料不多,人们对他的事迹知之甚少。在汉明帝末年,蔡伦便已经入宫,成为皇帝后妃身边的一名小侍从。蔡伦天资很高,入宫不久,便熟知宫廷礼仪并能识文断字,通识典籍。汉明帝死后,汉章帝继位,蔡伦由宫掖给事改任小黄门。小黄门是皇帝的近侍,负责引领大臣拜谒皇帝和伺候皇后等事,是一个十分繁忙的差使。蔡伦的这一次提升,得益于轰动一时的“宋贵人事件”。

宋贵人事件

建初三年(78年),汉章帝册立故大司徒窦融的曾孙女为皇后。窦皇后进止有序,容貌出众,很得章帝欢心。但是,窦皇后一直没有生育,而后宫的宋贵人却生下皇子刘庆,并于建初四年(79年)被立为皇太子,这对窦皇后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于是窦皇后对宋贵人充满嫉恨。这年后宫的梁贵人也生下皇子刘肇,被窦皇后收为养子。窦皇后担心皇太子刘庆会继承皇位,于是千方百计想废掉皇太子。窦皇后买通宫中侍女,诬告宋贵人造作蛊毒,诅咒皇上,“挟邪媚道”。汉代人非常迷信,在宫廷中搞蛊术是大忌。章帝派蔡伦去调查,蔡伦根据窦皇后的意思向章帝做了报告。章帝一怒之下,于建初七年(82年),下诏废皇太子刘庆为清河孝王,另立刘肇为皇太子,并逼宋贵人上吊自杀。

宋贵人自杀后,窦皇后的地位巩固下来。蔡伦因此受到窦皇后的赏识,由一名普通的小宦官,升为小黄门。

蔡伦有着太监少有的刚直性格,在汉章帝时,他曾多次向皇帝直言纳谏,深受章帝的信赖。汉章帝临终前,将蔡伦升为中常侍,并让他辅佐继位的汉和帝刘肇。中常侍是太监中最高的官职,可以参与军政机密大事,位置非常重要。这一时期,蔡伦的仕途达到了顶峰。根据历史记载,蔡伦性格“敦慎”,为人处事非常谨慎。但他还是又一次卷入宫廷斗争的旋涡。

汉和帝于章和二年(88年)即皇帝位,尊窦皇后为皇太后。汉和帝当时还是一个10岁的孩子,由窦太后临朝听政,直接导致外戚势力急剧膨胀。窦太后的兄弟窦宪等人垄断朝政,窦氏集团气焰嚣张。蔡伦多次直言进谏,但由于窦太后百般庇护,窦氏兄弟不但未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对蔡伦心生怨恨。随着汉和帝的逐渐长大,他不满自己的傀儡地位,决定从窦氏集团手中夺回自己的权力。由于窦太后专权,和帝无法直接接触到朝臣,他只能依靠身边的宦官。于是,中常侍郑众与蔡伦等宦官秘密协助和帝,一举铲除了窦氏兄弟。

此后,窦太后对蔡伦日益不满,决定将他调离权力中心。由于蔡伦对各种工艺制造感兴趣,窦太后于是顺水推舟,委任蔡伦为尚方令,让他负责监制宫廷御用品。蔡伦利用尚方令的有利条件,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工艺事业之中,其中,伟大的造纸术就是在此期间发明的。

元兴元年,27岁的汉和帝英年早逝。出生才百天的刘隆继位,是为汉殇帝。第二年,年仅两岁的殇帝又不幸夭折。13岁的刘祜继位,是为汉安帝,由邓太后临朝听政。

邓太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较有作为的女人,她执政期间,宽政减刑,尊崇儒学,以“柔道”治天下,社会风气为之一变。邓太后非常欣赏蔡伦,封他为龙亭侯,邑300户,这在太监中是十分少见的。元初三年(116年),蔡伦再次被擢升为长乐太仆。为了表示宠爱,邓太后恩准蔡伦“骨肉还家”。所谓“骨肉还家”就是宦官把净身时被割去的阳具接回来,以便在死后与身体一起埋葬,这是宦官极大的荣誉。同时,邓太后还令蔡伦私查净身房。在净身房,蔡伦查出许多人合伙贪污的事实。被查者沆瀣一气,反咬一口,百般诬陷蔡伦。邓太后虽然心知肚明,但为了安抚众人,她只好忍痛割爱,让蔡伦离京回乡。

正当他权位处于顶峰之际,建光元年(121年)邓太后卒,安帝亲政。蔡伦因为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安帝皇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皇父刘庆的皇位继承权而被审讯查办。蔡伦自知死罪难免,于是自尽而亡。

2.改进造纸术,书写新篇章

蔡伦在历史上拥有崇高的地位,得益于他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前,从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来看,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初年。早在西汉,中国已发明用麻类植物纤维造纸。但当时的纸张粗糙厚重,不便书写,蔡伦逐渐萌发出寻找新的书写材料的想法。后来蔡伦的想法得到汉和帝与邓皇后的大力支持。于是蔡伦开动脑筋,反复钻研,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与失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一种纸张既轻便又便宜,仔细研究发现它是用粗纤维制成。蔡伦瞬间获得了灵感,他制作了一些工具,如大石舀、大筛子、大石板等,开始了造纸的试验,后来又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原料中加入石灰,做出的纸又白又细,可以任意折叠而不脆断,实验取得了成功。元兴元年(105年),蔡伦将自造的纸呈给汉和帝,和帝大加赞赏,蔡伦造纸术很快传开。人们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由于蔡伦对改革和推广造纸术有很大贡献,被认作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纸的人。

“蔡侯纸”在我国各地流传开以后,陆续传到国外。经过一千多年的流传,蔡伦发明的造纸术被世界五大洲普遍接受,世界各国都分享着这项伟大发明的成果。因此,蔡伦被评为“世界历史上十大有影响的人”之一。

蔡伦一生在内廷为官,先后侍奉四个幼帝,投靠两个皇后,节节上升,身居列侯,位尊九卿,却以惨死告终。但他在兼管尚方时,推动了手工业工艺的发展,被称为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因而留名后世,得到史学家的首肯。

清介善谋,建筑奇才——阮安

阮安(?—1447年),交趾人(今越南北部地区)。永乐年间,永乐帝领兵占领交趾,阮安与范弘(仁宗时任司礼太监,英宗时死于土木之变)由交趾应选入宫,阉割充当太监。他主持完成了北京内城城池的最后建设,并且负责重建了三殿。除了负责城池营建外,阮安还参与过治理杨村河。

1.营建北京城池宫殿

阮安性聪慧,有巧思,奉成祖之命,参加营建北京城池宫殿和百官官署。他主持完成了北京内城城池的最后建设,包括城门楼、月城、城濠、桥闸等。北京内城的建设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洪武时徐达、华云龙对元大都的初步改造;永乐年间建都时的各项建设,主要是宫殿郊庙建设;最后为正统时建筑的完善阶段,而城池及各种辅助设施的完备和完成,是这一时期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阮安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阮安是个出色的建筑师,他无需查阅资料,只凭实地观测和思考,所制订的建设方案就完全能达到各方面的要求,而主管建筑的工部官员只需奉行建造。

正统元年(1436年),明英宗决定完成城池建设,开始所选的人是蔡信,然而蔡信提出的建设方案耗资太大,所需工力众多,最后改由阮安负责修建京城九门城楼。在此之前北京的城墙上所开九门只有城门洞,没有瓮城、城楼等建筑,有的城门连官军值班所用的铺舍也没建。

阮安施工调度中,北京城九门是依次营建,其施工人员主要取自在京师训练的军卒,将其中的1万多人操练停止,增加其月粮,安排好班次,每人增加月粮一斗,盐每月一斤;建筑费用和材料不再另外佥派,只使用官府积存的,永乐时营建北京剩余了大量建筑材料,此次均被派上用场。

正统二年(1437年)正月,西直门和平则门(平则门不久改称阜成门)开始营建;第二年营建的是东直门、朝阳门、德胜门等,最后完成的是正阳门等,时间是正统四年(1439年)四月。

整个工程包括门楼、城濠、桥闸三部分,具体为:正阳门正楼一座,月城楼中左右各一座,崇文、宣武、朝阳、阜成、东直、西直、安定、德胜八门各正楼一座,月城楼一座。城墙四角各立角楼一座。所谓正楼就是城门楼,今日可见者如正阳门楼(前门楼);月城楼就是俗称的箭楼,如幸存的德胜门的箭楼;角楼今日可见者只有内城东南角楼,在今北京东站附近。护城濠的整治包括河道疏浚、河岸的修整、砌筑。另外,九门外原来都是木桥,此次全部改为石桥,同时设置了九道水闸。

随着整个工程的完工,北京的面貌发生重大改变,当时的大学士杨荣、杨溥带领其他翰林学士“登正阳门之楼而纵览”,只见“高山长川之环固,平原广甸之衍迤,泰坛清庙之崇严,宫阙楼观之壮丽,官府居民之鳞次,廛市衢道之棋布,朝觐会同之麇至,车骑往来之坌集。粲然明云霞,蟬然含烟雾”。他们在观赏的同时,给予了阮安很高的评价。

阮安在随后的几年中,又先后主持了皇宫三大殿(奉天、华盖、谨身)的重建工程,通济河的疏浚工程,固安河河堤加固工程,北京城墙的包砖改造工程。其中,北京城墙的改造工程,开始于正统十年(1445年)六月,完工于正统十二年(1447年),这项工程不仅使城墙愈加坚固,更美化了其外观。

2.水利工程师

除营建外,阮安还称得上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师。通济河的疏浚工程,固安河河堤加固工程,杨村河的治理工程,阮安都亲自参与筹划过。

阮安接受的最后一项工程,就是张秋河的治理,但他在前往张秋的途中去世,这已是景泰年间的事了。史称,他去世时“囊无十金”,即行李中的银子不足10两。对于一个主持过许多重大工程的太监来说,如此廉洁,实为少见!明代200多年京城建设中,工程管理者众多,而廉洁者少,许多人因为贪占被处罚。从这一对比中,可以推想阮安的为人,也可明白当时人为什么对他有那么多的赞誉之辞了。

火者

元朝在汉化和封建化的过程中,宫廷中也出现了宦官。宦官常常被称为火者。火者是波斯语kh-wajah的音译,元朝的达官贵人不少叫火者,如成宗时的参知政事叫迷里火者。而火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或者在单独称呼时,多指宦官。他们的职责是在宫中做杂役。元末的张昱在《宫中词》中咏:

火者云:

徽仪殿里不通风,火者添香殿阁中。

塌上重重铺设好,君王今夜定移宫。

残却花间一局棋,为因宣唤赐春衣。

近前火者催何急,唯恐君王怪到迟。

从行火者笑相招,步辇相将过钓桥。

鹿顶殿开天乐动,西宫今日赛花朝。

为什么称宦官为火者?也许是阉割过程中要用火为器具消毒,阉人在密室中用火取暖,所以称为火者。

火者一词至明清还在沿用,并且成为阉人的专称。

参考书目

1.张云风.中华宦官故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

2.史明月.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太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3.王玉德.第三性世界:中国太监考.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4.信修明.太监谈往录.北京:故宫出版社.2010

5.李嘉郁.天子家奴——宦官.北京: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

6.张剑峰.太监往事.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

7.李鸿渊.宦官.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8.孙建华.皇权中的大太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7

9.余华青.中国宦官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0.李新伟.宦官的历史——中国社会史系列丛书.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11.王全成.中国历代宦官大传.北京:长安出版社.2006

12.崔陟,文正.太监宫女写真:细说中国宫廷生活.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13.林京.晚清太监宫女掠影.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

14.南琛.太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

15.水田月.中国十大宦官.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