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巧思妙想话砖雕

砖雕,也称为“硬花活”,是中国传统的建筑装饰艺术之一。它首先以物质生产作为基础,伴随建筑规模的不断发展,砖制材料在建筑中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是为满足当时人们质朴的精神需求和信仰追求以及审美要求等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出现的艺术形式。砖雕这种独有的雕塑镶嵌工艺,不仅蕴涵着生动并且璀璨的灵性,而且也明显地折射出中华民族传统的建筑结构观念、价值取向、道德伦理、风俗习性、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特点。它将质朴和柔媚、强烈和恬淡、粗犷和细腻、简洁和繁复、神秘和直白、稚拙和成熟、夸张和写实、诙谐和庄重等有机组合于方寸之间,并达到一种完美的和谐和统一。就是这些雕塑嵌筑工艺使后人得以窥探其神秘,体味其浓烈的生命气息,为我们今天探求民族的历史以及文化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证。

第一节 悠悠往昔砖雕情

唐朝以前的砖雕

1.早期砖雕

商周砖雕作为建筑材料在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陕西扶风的晚周遗址出土过铺地方砖,由此说明,砖在周代已经开始出现,并开始用砖铺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条砖和空心砖;砖雕工艺初露端倪,这一时期的遗址常见模印花砖,纹样有米字纹、绳纹、回纹等。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发现的回纹方砖堪称精美绝伦,邯郸赵王城遗址的花砖残片的纹样就有好几种,凤翔秦雍城遗址中出土过表面饰有纹样的空心砖。

第三章 巧思妙想话砖雕 - 图1画像砖

2.秦汉砖雕

发端于战国晚期的空心砖墓在西汉时十分盛行,更为精致的小砖墓盛行于东汉,随着砖的形制日趋完善,砖雕在承袭前朝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遗存的铺地方砖、条砖和空心砖,纹饰有乳突、几何纹、动物纹、吉语文字以及各种组合纹样。汉代兴起以画像砖、画像石装饰陵墓之风,其中,以东汉最为显著。东汉画像砖主要分布于四川、河南一带。这些画像砖沿袭传统的模压印花工艺,雕工更胜前朝;题材的现实性较强,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劳动生活、建筑环境、自然风光、历史传说和人物传记等,构图大多疏密有致,形象优美生动,风格质朴古拙。

著名的秦砖以骊山沉泥为原料,这种土含有的矿物质比较丰富,烧制后更加坚固,有“铅砖”之称。秦砖在模压成型的基础上,以模具加印纹饰,包括绳纹、回纹、圆形、菱形、S形和云纹等。陕西咸阳秦都遗址出土的龙纹空心砖,砖面龙形矫健,雕刻精细,构图巧妙,是秦代画像砖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3.魏晋南北朝砖雕

南朝陵墓常以画像砖装饰墓室,并且还在砖上涂饰色彩,纹样既有竹林七贤、伎乐、武士一类的现实题材,也有四神、羽人等神话及宗教题材。这一时期,砖雕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根据史料可以得知,北齐邺都的高阙用砖多有花纹,或镌刻文字。随着佛教建筑的大肆兴起,砖塔盛行,砖雕在这一领域中逐渐崭露头角。西周之时琉璃便已出现,直至北魏时期,由于西域大月氏新技术的传入才促成了琉璃在建筑上的应用。

唐朝时期的砖雕

第三章 巧思妙想话砖雕 - 图2唐朝的砖雕

从唐代开始用砖包砌部分城墙,由此说明砖的产量已有较大提高。这一时期的砖雕,在模压印花后再加工雕刻,因此作品更精细、立体感更强。唐代盛行花砖铺地。据史料记载,唐内阁的北厅前阶要设花砖道,供学士官员朝候之用。花砖纹样以莲花、宝相花、忍冬等为主,纹样花形饱满,十分有利于连续铺装。留存至今的唐代花砖,以大明宫和敦煌的地砖最有价值。河南安阳的修定寺塔砖雕为唐代精品,在多达3440余块的砖雕上,刻有侍女、童子、青龙、白虎以及释道人物共计72种图形,造型别致,制作工艺精湛,充分显示了唐代的华美风格。

模印花砖更强调雕刻元素,采用模印后再经过雕刻加工的方法,从而强化具有立体感的浮雕效果。比如用模子拓印人物或动物图案,再雕刻卷云纹相衬托,如此一来,画面就变得极为生动,并呈现出繁复富丽的艺术风格。墓室砖雕装饰之风更为繁盛、奢靡,出现了彩绘浮雕。如1995年河北出土的晚唐五代时期的墓葬,墓室壁上刻有彩绘浮雕《散乐图》和《奉侍图》,画面富丽堂皇,色彩艳丽,人物体态雍容,衣袂翩翩,颇有盛唐风采。晚唐五代人物壁画浮雕成为了后期墓室壁画人物的典范。

唐代砖雕兴盛的又一个显著标志是,砖雕从地下的墓室中走到了地上,随着砖这种材料普遍运用于建筑,砖雕更多地被用来装饰建筑物。唐代出现了许多砖塔,有四方、六角、八角和圆形等各种形状,这对宋及之后砖塔的形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砖在唐代不仅仅是用来建房筑塔,而且室内装潢也普遍应用。宫阙与普通宫室的区别就在于地面砖运用的不同。据考证,一般宫室用花砖铺地,而阙的表面则使用贴面砖。

宋元时期的砖雕

宋金时期,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筑兴起,砖的使用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有所增加。城墙用砖砌,城内道路也用砖铺面,并且沿袭唐朝,建造了很多规模较大的砖塔,与此同时,琉璃塔也开始出现。如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佑国寺的琉璃塔。由于砖的广泛使用,直接在砖上雕刻装饰的工艺,很快发展成为一种别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宋时墓室砖雕技术有其自身特点,往往以砖模仿木构件,直接用砖雕为浮雕,或半圆雕的人物,镶在四周墓壁上。雕刻的题材,以戏曲人物、孝子故事及花卉图案为主。其砖雕人物像,充满了世俗情怀。人物姿态生动、衣袂飘然,艺术风格较为朴实。1955年,在河南禹县白沙镇出土的几座墓葬,就是宋代墓室砖雕的精品。其中一墓在墓室砖壁上雕有墓主人夫妇浮雕像,另有桌椅器物浮雕凸出墙面,背后的侍从人物和帷幕等陪衬则是以绘画的形式予以呈现。仿佛是一出戏,演员、道具、布景,各司其职,极为生动形象。更为奇妙的是,在同一墓后室的正壁雕有宽阔的门扉,门扇半开,浮雕出从门内探身外窥的便装侍女一人,仅露出窈窕的上半身,显得可爱至极、楚楚动人。这种充满戏剧性的妇女半启门探身窥视的雕像,成为宋元雕砖中常见的题材之一。

第三章 巧思妙想话砖雕 - 图3宋时墓室砖雕

辽金时期,墓室砖雕人物呈现出外来游牧民族的剽悍气质。人物形体健壮,浮雕线条粗犷简练,颇具稚拙的趣味。但墓葬砖雕风格,却更为华丽,如山西侯马董氏地主的砖墓,平面是方形,顶部做成八角藻井,四壁是仿木结构的斗拱和隔扇,雕刻华丽细致。

墓室砖雕,经过了宋代极盛之后,在元代逐渐趋于衰败。而作为建筑构件的砖雕则异军突起,为明清时期建筑砖雕技艺走向鼎盛奠定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元杂剧的流行,元代砖雕中戏剧题材的广泛运用,戏曲表演、乐器演奏等成为了砖雕十分常见的题材。

明清时期的砖雕

明代初期,砖雕作为高级别建筑的装饰,在王府、庙宇等大式建筑中颇为盛行。明中期以后,石雕和琉璃逐渐取代砖雕成为高级建筑的新宠,砖雕由此降低身份,开始在民间小式建筑中普遍使用。明代中期,经济繁荣,国富民安,砖雕遍及民间市井。随着砖雕的工艺更新技法开拓,制作工艺愈加考究,题材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迎来了砖雕艺术的黄金时代。

明清时期,民间砖雕的装饰纹样更为丰富,可大致概括为:人物神癨、祥禽瑞兽、花草山水、器物、锦纹和字符等。砖雕装饰采用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借代、隐喻、比拟、谐音等手法传达吉祥寓意,有约定俗成、流传广泛的特点。例如:借桃代寿、借牡丹代富贵、借石榴代多子;以羊隐喻孝、以“暗八仙”隐喻祝寿;以梅、兰、竹、菊比拟君子德行,以荷比拟品行清廉;以蝙蝠谐音“福”、鹿谐音“禄”、鸡谐音“吉”,等等。砖雕的装饰主题可概括为祈福纳吉、伦理教化和驱邪禳灾三类。祈福纳吉是民间建筑装饰中运用最广泛的题材,民间将其概括为福、禄、寿、喜、财等,其主要内容包括:交合化育、延年增寿、招财纳福、功名利禄等。这些题材平易近人,以朴素而直白的艺术语言表达民众对生命价值的关注,对家族兴旺的企盼,对富裕、美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追求。砖雕装饰的题材内容,充分反映了民间百姓的传统思维方式、文化观念与伦理准则,寄托着人们世世代代的美好企盼。

第三章 巧思妙想话砖雕 - 图4明清时期的砖雕

清代中叶,受西洋“巴洛克”、“洛可可”等西洋建筑风格的影响,盛行模拟洋房所谓的“乾隆风格”,这类建筑以装饰繁复为其显著特征,常常以砖雕为装饰手段。清晚期,雕饰之风日益盛行,砖雕工艺也日趋细致繁丽。受其他雕刻艺术和建筑彩画的影响,砖雕工艺精妙绝伦,风格繁琐令人叹为观止,广泛施用于门头、墀头、廊心墙、照壁等部位。灰塑是砖雕派生出来的一种工艺,此时也大派用场,并在岭南沿海地区大行其道,使建筑呈现出绚丽多姿的面貌。琉璃则越来越尊贵,成为皇家建筑的标志,民间仅在寺庙中得以留存。明清时期开始形成各具特色的砖雕流派,有徽州砖雕、苏州砖雕、广东砖雕、甘肃河州砖雕以及北京砖雕等。

知识链接

民国以后的砖雕

民国时期,砖雕技法不断开拓,砖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形式—中西合璧的混搭风格。如民居中出现了突兀矗立的罗马柱,或者遮蔽在青瓦白墙的风火墙之后的是一幢欧式小楼。这些镶嵌在罗马柱上或欧式小楼上的砖雕,将中国传统的砖雕工艺与西洋风格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浙江湖州南浔镇的张石铭故居、崇德堂等就是民国砖雕的典范。

值得一提的是,民国年间,临夏砖雕艺人辈出,其中以回族老艺人绽成元、周声普最为有名。绽成元的代表作有集河州砖雕之大成的东公馆砖雕,周声普的代表作有临夏红园一字亭南侧壁上的《泰山日出图》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古建筑需求趋少,砖雕技艺的传承步入了尴尬的境地,面临生存的危机。砖雕艺术珍品流失严重,日见减少。但改革开放以来,百业俱兴,随着古典建筑园林、寺院、名宅故居修复重建的市场需要,传统的砖雕又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涌现出了新一代的民间砖雕艺术家。他们大都出生于雕刻世家,从小耳濡目染于雕刻技艺,喜爱这一独特的手艺,并孜孜以求,勤学苦练,创作出许多佳作传世。

第二节 砖雕技法与工艺

制砖工艺

制作砖雕的原料是水磨青砖,它与砌筑墙体的普通黏土砖有所不同,是特制的。

制砖的步骤主要分以下七步:

1.取土。烧砖用的土壤取自地表下2尺深的古土壤,这层土壤的颜色略深于地表土,它形成于大约8万至12万年前。当时,地球气候温暖湿润,丰富的生物作用使这时期形成的土壤柔和而有黏性,是烧制砖瓦的绝佳材料。

2.挖掘出来的黏土,在经过长达半年左右的露天堆积过程中,让阳光照射、雪雨冻蚀,使其内部分解松化,再经过手工粉碎、过筛,只留下细密的纯土。

3.将纯土加水滋润,然后反复和炼,或使牛力踩踏,使其变成稠泥,人力翻泥和炼大致要5~6遍,这一工序对成品砖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将泥土翻填进木制的制坯模中,压实后,用铁线弓刮去多余的泥,制成坯形。制坯之前,要在木模下的地上洒一层细沙,以防泥与地面粘连。

第三章 巧思妙想话砖雕 - 图5古代瓦当与古砖

5.脱模后的砖坯要放置背阳处阴干,以防曝晒使砖出现裂纹或变形。

6.待砖坯完全干燥后(大约1~2个月),便入窑烧制,这个过程是整个制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一般的砖质使用煤炭作燃料即可,而密实度更高的滤浆砖则需用麦草、松枝等慢慢缓烧。

7.经十数天的烧制,坯体基本已被烧结,如这时慢慢熄火,外界空气进入窑内,坯体冷却后会显现红色,这就是我们常见的红砖。青砖则要在窑内转锈,方法是在高温烧结砖坯时,用泥土封住窑顶透气孔,减少空气进入,使窑内温度转入还原气氛,这样,坯体的红色高价铁氧化物就会被还原为青灰色的低价铁氧化物。为了防止坯体内的低价铁重新被氧化,还要在用土密封的窑顶上泼冷水,使水遇高温变成蒸气,吸收窑内热量,窑内坯体在这一冷却的过程中继续保持着还原气氛,直到完全冷却后出窑。由黄土变成青砖的过程就完成了。

知识链接

清徐砖雕

清徐砖雕历史悠久,载负着各个时代不同的文化传承,也留下了不同的时代烙印。在清徐境内都沟新石器遗址、马峪谷文化遗址中,相继出土了大量灰陶、黑陶和彩陶。经专家鉴定,这些陶器概属仰韶文化,说明早在夏商之前,清徐先民已经掌握制陶烧砖技艺。

砖雕的主要技法

砖雕的雕刻技法有单层雕、多层雕(贴砖法、堆贴法)、阴刻(刻划轮廓)、浅浮雕(压地隐起)、深浮雕、高浮雕(剔地起凸)、圆雕(不附着任何背景,适宜于从多角度观赏的立体雕)、透雕(将底板或背后镂空的浮雕)和减地平雕(阴线刻划形象轮廓,并将轮廓以外的空地凿低铲平)等。雕刻刀法有圆刀、平刀、直刀、斜刀等,可灵活运用,刻出的线条自然流畅、简洁明快。砖雕早期常用印模工艺。传统建筑物上的瓦当、花条或贴面砖,还有古时墓室里的圹砖,上面往往印刻着简单的图形花纹,这些砖雕一般采用印模烧塑工艺。就是将相关纹样先刻画在印模上,在砖未干时将印模压印在砖坯上,然后再入窑烧砖。如果印模是阳刻的,成砖为阴文;相反,印模是阴刻的,成砖则为阳文。

第三章 巧思妙想话砖雕 - 图6阳文砖雕

雕刻又可分为窑前雕和窑后雕两种基本技法。窑前雕,顾名思义,就是在入窑前进行雕刻。其实窑前雕更像是做泥塑或面塑。选择上好的泥土揉搓捏压(就像是揉面),揉出韧性后(练泥),或压入模具,或捏出形态,俗称“捏活”。阴干后再以扦、刮等手法加工,然后入窑烧制。能否烧制出理想的作品,只能依据艺人的经验与感觉,这其中有太多不可把握的因素。所以,窑前雕的成品率较低,这也是窑前砖雕工艺的一大难题。

窑后雕就是在烧制完成的砖坯上雕刻凿打。选料时,除了要注意水磨青砖的质地外,如果雕刻的是一组作品,那么这一组砖的砖色和致密度一定要相同。

我们通常所指的砖雕,是在烧好的砖料上面雕刻的工艺手段。砖雕的工序大致有以下步骤:

(1)磨砖。将砖切割成需要的尺寸,把需要雕刻的一面和四周磨成平面。

(2)放样。根据图纸或传统图谱,按照需要的尺寸进行内容设计和放样。

(3)过画。将放好的图样拷贝到砖料上,传统工匠也有用点燃的香沿着图案的线条一点一点地烧透画面,将痕迹留在砖料上的方法。

(4)耕。用小细錾沿画出的线条刻画一遍,以保证图形清晰。

(5)打窟窿。用小錾将图案以外的空隙剔空到需要的深度,以显出图案的大致轮廓。

(6)镳。对图案的深浅层次、遮挡关系进行大略表现。

(7)齐口。对图案进行精细的加工,雕刻出大形上的细节部分,调整个别形象。

(8)磨。用磨石或砂纸将图案内外粗糙的地方磨平。

(9)上药。用白灰、砖面和水调成与砖颜色相同的糊状物,也就是俗称的“药”,涂抹在沙眼等残缺之处,进行修补。

(10)打点。待“药”干后,用砖面水擦净图案,一件清水砖雕活儿就完成了。

另外还有贴砖法,这种方法为清时天津砖雕艺人马顺清、马少清父子所创。即通过拼接、粘贴的手法,在砖雕的平面上进行局部增贴雕刻,以加强立体感。特别是一些高浮雕作品,为了增加层次,往往要用粘贴的手法,在需要的部位再加上一层或多层砖雕,最多时能够做出九个深浅不同的层次,作品的纵深感得以大大强化。

堆砖是一种独特的砖雕表现手法,它是将砖堆出各种花纹,在起到装饰作用的同时还对建筑结构和本身起到强固的作用。在传统民居和园林的护栏女儿墙、剑墙等部位,这种表现形式较为常见。但有的堆砖还起着建筑结构上的承重与牵拉作用,例如砖砌无梁殿就是完全靠砖叠的手法,从而使建筑在拱顶的支撑下屹立不倒。

印模工艺

从瓦、瓦当,到砖,再到砖雕,说明陶质建筑材料在建筑中不同功用的发展和演变。而随着文化思想和基础技术的进步,砖雕制作工艺的技术手段也有相应变化。比如制作一块砖雕前的打磨工序,以前是使用石头磨,而现在则采用打磨机来完成,工效要提高数十倍。但尽管如此,由于砖雕艺术的制作特性,其整个流程中的大部分工序,依然必须由手工来完成,精细之处更是需要有经验的高手来操刀。

用于建筑堆砌之用的砖瓦通常都采用套模制作。这样不仅使成品尺度统一,而且使生产效率提高,以满足建筑对砖瓦的基本需求。

砖范是制砖时所用的文字印模。我们行走于街道、路巷之时,经常可以看到许多传统建筑的屋檐之处所使用的瓦当或花条。这些瓦饰件,在制作成坯时,便是使用模具压制而成,然后阴干入窑烧制的。

使用模印制作,往往是些数量大,且多重复的简单几何纹饰,多用于瓦当、花条以及贴面砖。古时的圹砖也大都采用印模制作。磨具有木质材料,也有陶质材料的。在使用时既有将调和好的泥压进磨具的,也有将印模盖压在砖、瓦坯上的。

第三章 巧思妙想话砖雕 - 图7瓦当的印模

《天工开物》中对造瓦的讲述,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其工序中模具的使用状况。《天工开物·陶埏篇》中对造瓦表述如下:

瓦: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黏土而为之。百里之内必产合用土色,供人居住之用。凡民居瓦形皆四合分片。先以圆桶为模骨,外画四条界。调践熟泥,叠成高长方条。然后用铁线弦弓,线上空三分,以尺限定,向泥不平戛一片,似揭纸而起,周包圆桶之上。待其稍干,脱模而出,自然裂为四片。凡瓦大小古无定式,大者纵横八九寸,小者缩十之三。室宇合沟中,则必需其最大者,名曰沟瓦,能承受淫雨不溢漏也。

凡坯既成,干燥之后则堆积窑中,燃薪举火。或一昼夜或二昼夜,视窑中多少为熄火久暂。浇水转釉,与造砖同法。其垂于檐端者有“滴水”,下于脊沿者有“云瓦”,瓦掩覆脊者有“抱同”,镇脊两头者有鸟兽诸形象。皆人工逐一做成,载于窑内,受水火而成器则一也。

若皇家宫殿所用,大异于是。其制为琉璃瓦者,或为板片,或为宛筒,以圆竹与斫木为模,逐片成造。其土必取于太平府。造成,先装入琉璃窑内,每柴五千斤烧瓦百片。取出成色,以无名草、棕榈毛等煎汁,涂染成绿、黛、赭石、松香、蒲草等,涂染成黄。再入别窑,减杀薪火,逼成琉璃宝色。外省庆王殿与仙佛宫观间亦为之,但色料各有配合,采取不必尽同。民居则有禁也。

浮雕工艺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出凸起形象的一种雕塑。依表面凸出的厚度不同,分为高浮雕、浅浮雕,在同一件作品上,往往二者结合使用。

第三章 巧思妙想话砖雕 - 图8砖雕—浮雕

浮雕中还有一种线刻,即是在平面上凿刻凹下去的线条来描绘形象。另外还有一种雕刻深度非常浅的浅浮雕形式,俗称“薄衣刻”。

透雕工艺

透雕是介于圆雕与浮雕之间的一种雕塑形式。它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其背景部分,有的为单面雕,有的为双面雕。这种手法可以更显雕刻面的深度层次,以及体现雕工的精致与细腻。

第三章 巧思妙想话砖雕 - 图9透雕

圆雕工艺

圆雕,是一种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之上,可以前后左右进行观赏的,完全立体的雕塑形式。砖雕中使用圆雕手法的多见于屋顶上的装饰件,如鸱吻、走兽以及仙人或传说人物的雕塑装饰件等。

第三章 巧思妙想话砖雕 - 图10圆雕

堆砖工艺

堆砖,是一种纯粹的堆叠手法,即使用砖营建出多种结构或装饰图案。如在大型砖塔的建造中,运用砖的堆叠,模仿出木结构的形式,不仅在审美上迎合了大众的审美情趣,使建筑物表面不致单调呆板,起到了良好的装饰作用,而且在结构上也提高了承重与牵拉作用。在民居中,堆砖手法则更多地运用在护栏、女儿墙和剑墙等部位,这样既省料,又美观,是丰富和美化建筑细部装饰的表现手法。

第三节 地方著名砖雕

天津砖雕

天津,是个移民城市,砖雕工艺随着建筑装饰艺术的兴盛应运而生。远在明清的时候,就有许多富贾商人和官宦人家在津门定居。他们大兴豪宅,互相攀比,在宅院的墙、门楼、影壁等处多以砖雕作为装饰,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刻砖艺人数量的增加,当然也导致了砖雕技术水平的提高。

砖雕,在天津又被称“刻砖”,清乾隆、嘉庆年间,还由瓦工兼做。能胜任这项工作的匠人被称为“刻花活儿的”或者叫“凿花活儿的”,其工作被称为“细活儿”。其中以宁四爷和马士海的造诣最高。宁四爷,家住河东,他以刻花鸟、动物见长,尤精于刻猿猴,所刻《白猿捧桃》、《封侯荫伯》、《马上封侯》等颇受人们喜爱。马士海的砖刻作品,朴厚凝重,线条粗犷,具有中国北方艺术的豪爽风格。

第三章 巧思妙想话砖雕 - 图11天津砖雕

天津砖刻发展为独立的专门行业是在清朝道光年间,从此历久不衰,代有传人,技艺也有很大的发展。

马顺清的作品,气势十分磅礴,形象圆厚朴实,线条生动流畅,装饰趣味比较浓郁,画面的主次极为分明。其工艺技巧上,善于运用磨砖对缝的方法,使构图的整体性强,刀法稳健,并以豪放著称。除此之外,马顺清还发明了“贴砖法”,贴砖法就是根据构图需要,在原砖基础上,用黄蜡和松香制成的粘合剂,将另一小块儿砖粘贴在砖面上,采用这种方法可增加砖面的厚度、增大画面的空间,从而使作品层次分明,有透视感。此外,他还采用多种雕刻的技法,将线刻透雕与高浮雕并用,然后粘连拼合,使层次更加突出,产生了远、中、近景皆分明的艺术效果。后来,马顺清的儿子马少德、马少清,外孙刘恩甫、刘凤鸣,徒弟穆成林、何宝田等人,又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贴砖法”,并逐渐形成了天津刻砖艺术的显著特点之一。

由于马氏父子的刻砖作品构思精巧,内容丰富多彩,因此,旧时许多豪门大户的宅第建筑装饰都是由他们完成。如天津的老“八大家”之一,被清咸丰皇帝封为“一品顶戴”的大盐商张锦文(绰号“海张五”)家的祠堂、老城西北角的清真大寺以及老城厢和附近乡镇的大宅院,都留有马氏父子的杰作。

除以上列举的人物之外,较有名气的刻砖艺人还有赵连壁,他是马顺清的邻居,又是盟弟,时常相互交流刻砖技艺。其作品形象饱满,栩栩如生。其子赵恩祥,对花鸟十分擅长。他们父子能采用国画的构图方法,使所刻的砖面远近分明、疏密得当、意境深远。其刀法朴拙、刚劲挺拔。此外,还有杨壁臣,其作品以追求构图简朴、富于装饰性而声名远播。

近百年来,最杰出的刻砖艺人是有“刻砖刘”美誉的刘凤鸣。“刻砖刘”刘凤鸣,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生于天津,回族,他是刻砖名匠马顺清的外孙。从小对刻砖艺术耳濡目染。正式向外祖父马顺清学艺是在15岁时,后又跟舅父马少清学,28岁时能独立创作。他的作品构思精巧、内容丰富,既生动、含蓄,又富有装饰性,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刘凤鸣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十分细心,广泛地吸取建筑上的彩画,寺院、坟茔上的砖石雕刻,杨柳青年画和旧式花灯上的人物、花卉、楼台亭阁等花样的表现方式,从中汲取营养,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使他的脑海里留下了许多画稿,他在平日的刻砖实践中,一般都不用提前画稿,只略加思考和构思,便可在砖上刻出数层的人物或风景等,而且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除此之外,刘凤鸣还继承和发展了马氏父子创造的“贴砖法”,使贴一块砖增加到贴数块,从而使砖面的起伏更大、更明显,形成了“堆贴”。如此一来也使作品的立体结构更加突出,无论从正面还是从侧面看,都给人以美的感受。《九狮图》就是他用“堆贴法”创作的代表作。刘凤鸣在这件作品中,熟练地运用了透雕、浮雕和镂空等雕刻技法,使作品体现出层次多、立体感强和装饰性强的特点。

旧时的建筑,讲究三合院或四合院。其磨砖对缝的虎座门楼,好几层高台阶和封闭式的院墙上,经过刘凤鸣刻雕出的各种花形,立体装饰效果都很强。如屋脊上的大兽、房檐两边的斗板、挂楼、直檐、锁妖、炉口、半活以及房顶上的烟囱等,都经过了精雕细琢。由于刘凤鸣刻砖技艺精湛,手法细腻,作品表现的人物、动物、花鸟、屋宇等已非剪影的形式,人的眉目、动物的羽毛、花草的花蕊、筋脉等都刻画得细致入微,加之其作品的表现力强、立体感突出等,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刻砖绝技使他获得了“刻砖刘”的美誉。

“刻砖刘”早期的刻砖代表作有《合家欢乐》、《龙凤呈祥》、《常年富贵》、《十鹤十鹿》、《扶苏花篮》等;后期有《九狮图》、《龙凤图》等。特别是他在七块砖上拼成一丈左右长的《三国演义》,人物众多,形象生动、逼真,并有茂密的丛林、巍峨的城堡和汹涌的江河作衬托,使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刻砖刘”从事泥瓦建筑和刻砖长达70余年之久,不仅将马氏刻砖的技艺得以很好的继承,而且还有所发展,有所创造,为天津刻砖艺术事业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此外,他在天津工艺美术厂供职期间,还培养出了许多艺术人才,为天津刻砖艺术后继有人作出了贡献。

1979年11月15日刘凤鸣逝世,享年89岁。其子刘书儒曾追随父亲从事刻砖,直至20世纪60年代。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刻砖作为建筑装饰的社会需求量逐渐减少,使天津的刻砖艺人也随之大量减少,这就使大型建筑刻砖的装饰艺术已成为历史。目前,在中国第一家捐赠博物馆、天津市区唯一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东门里徐家大院(天津老城博物馆)及保存完整的“中国华北民居第一宅”的杨柳青石家大院等地,还可一睹天津刻砖的特色。如今,天津人习惯地将“刻砖刘”与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风筝魏”风筝并称为天津民间艺术之四绝。“刻砖刘”和其他著名的刻砖艺人之代表作,天津市博物馆亦都有收藏。

知识链接

纪年画像砖

汉代时期的画像砖是汉时的巧匠们为了表现画面所运用的一种特有的艺术创作手段。它是集绘画与雕塑为一体的综合工艺。把看似简洁的构图,缩小成了丰富多彩的神仙境界和想象中的空间。尽管没有帛画、壁画、画像石艺术表现手法那样气势恢宏、泾渭分明,不过画像砖独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则是综合了帛画绘画技法、壁画、画像石的雕刻技法而形成了独有的画像语言和审美意趣。

纪年画像砖是继承了画像砖的基本构图模式,只不过在原先的画像基础上增加了纪年铭文,从而形成的一种画像奇葩。它不仅淋漓尽致地发扬了汉画像的绘画与雕塑艺术,同时发扬了汉字书法艺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画像表现着不同的精神追求以及艺术审美特点,而想要准确辨别各个历史时期的画面内容,只有画像砖中的奇葩—纪年画像砖。

山西砖雕

山西古民居非常多,明清时期,山西商人凭借其聪明才智和艰苦努力,在商场上叱咤风云,乘势崛起,其经商足迹遍及全国直至海外,成为当时能与南方徽商相抗衡的颇具经营实力的北方商帮。这些富商大贾发迹之后,很多回到故乡,以其雄厚的资财大修宅第以炫耀门庭,于是,一座座古朴凝重、气势宏伟、布局精巧、装饰精美的深宅大院在山西各地相继建起。这些民居建筑,多普遍采用砖、木、石雕和彩绘工艺,是多种艺术相互融合的产物。特别是随处可见的砖雕工艺,浓缩了山西民俗文化,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这些艺术品技艺精湛、独具匠心,堪称一绝,它们虽已历经了上百年岁月的磨砺,但至今仍栩栩如生、熠熠生辉,具有独特的艺术风采,令人叹为观止。

第三章 巧思妙想话砖雕 - 图12山西砖雕

山西民居砖雕素来以完整美观、庄重大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山西砖雕构思巧妙,工艺精湛,线条流畅,物象生动逼真,景物层次分明,反映出砖雕工匠们精湛的艺术造诣,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砖雕作为建筑的装饰构件,既有独立的观赏价值,又与整体建筑浑然一体,它采用多样的形式和手法,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或典雅、或清新、或庄重、或活泼,具有强烈的生活趣味,且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和思想内涵,体现了宅院主人传统的道德文化和审美情趣,展现了山西这一地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灿烂的民间艺术。

明清时期,山西民居建筑中的砖雕艺术品,工艺精妙绝伦,注重情节和构图,线条流畅,形象生动,雕刻层次复杂但又具有有条不紊的特点,有着很强的艺术观赏性。而且砖雕图案的取材也颇为广泛,可谓繁花似锦、异彩纷呈。综观山西古民居砖雕,其主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各种人物故事图。有“和合二仙”、“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等神话人物;“桃园三结义”、“拾玉镯”等戏曲人物;“五子夺魁”、“五子进宝”等儿童游戏图及“燕山教子”、“陶渊明爱菊”等历史人物。

(2)民间吉祥动物图。如“二龙戏珠”、“龙凤呈祥”、“鲤鱼跳龙门”、“狮子滚绣球”、“松鹤延年”、“五福(蝠)捧寿”、“麒麟送子”、“三阳(羊)开泰”、“马上封侯(猴)”、“封(蜂)侯(猴)将相(象)”、“凤凰牡丹”、“喜鹊登梅”、“猫蝶(耄耋)秋菊”等,另外还有龙、凤、麒麟等“脊兽”,反映了人们希望延年益寿、家庭兴旺的美好愿望。

(3)民间吉祥植物图。有四季花卉—春牡丹(富贵之花)、夏莲花(纯洁美丽之花)、秋菊花、冬梅花等;花中君子—梅、兰、竹、菊;象征多子多孙的“葡萄百子图”、“连(莲)生贵子图”;四果—石榴(留)、佛手(福寿)、仙桃、香元(圆);象征长寿的灵芝、松、柏,等等。这些图案充分表达了宅院主人崇尚道德修养,追求吉祥幸福人生的美好愿望。

(5)各种隶书、篆书等文字雕刻。有“福”、“禄”、“寿”、“喜”字,有砖雕门额“静观”、“洞达”等。祁县乔家大院有“百寿图”、“省分箴”两处大型砖雕照壁,是典型的书法文意俱佳的艺术精品。

另外,还有采用组图形式将许多情节连贯、生动形象的图案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的,如“四逸图”、“二十四孝图”等组图,也有的雕刻其他文学故事、戏曲故事、民俗风情、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等。

砖雕作为民居建筑的重要装饰艺术,由精湛的技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艺术手法熔铸而成,清新质朴而又巧夺天工、浑然天成。砖雕对整座建筑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彰显着户主的身份和意趣爱好,也载负着各个时代不同的文化传承,有着很强的时代烙印。

徽州砖雕

徽州地区位于安徽、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处,据地方志记载,西周以前,属《禹贡》所说的扬州之域。春秋时属吴,吴亡则属越,越亡而属楚。秦统一六国之后,在徽州置黟、歙两县,属会稽郡。楚汉之际属鄣郡,东汉末年,孙权派部将贺齐平定黟、歙两县,设始新(今淳安)、新定(今遂安)、黎阳、休阳(今休宁)、黟、歙六县,置新都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更名新安郡。隋置歙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称徽州,辖境相当于今安徽的歙县、休宁、祁门、绩溪、黟县及江西的婺源县等地。明、清仍有袭用,至1912年始废止。徽州的历史从秦置郡县开始算起,迄今已有2000多年了。

明代南直隶徽州地处低山丘陵,地瘠人众,出现了“土田不重”、“仰给四方”的情况,其民多外出经商,并借山区所产的自然资源:松、杉、竹、桐、茶叶和漆等经济作物,将产品加工外运,换取日用必需品。随着生产力的日益发展,经商的人越来越多,逐步在商界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明末清初,徽州的商业资本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徽商在全国处于十分显赫的地位。徽商足迹遍及天下,甚至有“无徽不成镇”的说法。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是徽州盐商的鼎盛时期,徽商所赚得的巨额利润,除了课税、捐输以外,大量的资金用于穷奢极欲的生活享受。徽州地区在明清两代外出经商致富的人们,由于受宗族思想和乡土情结的影响,把大量的积蓄携归乡里,营建起住宅庭院、祠堂宗庙等建筑。由于他们不断相互攀比,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徽州民居。

第三章 巧思妙想话砖雕 - 图13徽州砖雕

徽州地区从宋代起,就十分重视科举,“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甚多。明清两代中科举而入仕途的人也相当多,有“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之说。明末清初的新安画派和徽派版画,都是以府治歙县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当时徽州的画家和名工巧匠人才辈出。如今徽州地区保存下来的明清建筑中的砖雕、木雕、石雕以及彩绘,都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这与徽州地区几百年来文风昌盛是密不可分的。

知识链接

鲍四首创砖雕

在徽州有这样一个传说:砖雕是由明代窑匠鲍四首创的。当年鲍四从父辈那里学会了烧窑,砖、瓦生意虽好,但烧砖的赚头不大,积财不易。他看别人外出经商后回乡里,都怀揣着大把银子不免为之心动。于是鲍四变卖了砖窑到淮安去做生意。鲍四经过几年的经营,赚得无数财富而成为徽州的首富。富起来的鲍四得意忘形,在淮安建了鲍四庙,还塑了全身像供奉起来,又张扬着要筑一条鲍四街,并说自己的钱财无限。这时一位手抱长颈瓶,瓶插杨柳枝的中年妇女,来到鲍四跟前说:“鲍老板,你别吹牛,世上只有技艺无尽头,哪有什么钱财无限。”鲍四听了涨红了脸,说:“你会什么技艺!”中年妇女说:“我会做莲花。”鲍四不信,凭着钱多,提出要打赌,自己一步放一个元宝,对方得跟着放一朵莲花,一决输赢。那妇人满口答应,向前走一步,用手往地上一指,地上便现出一朵莲花,鲍四便跟在后面放上一只元宝。这样一步一放,半里路下来,那妇人的莲花还有,但鲍四的元宝已没有了。鲍四只好认输。淮安人使用地上的元宝在那放莲花的路面上盖了街房,起名叫“莲花街”。鲍四一下身无分文,只得砸了庙中的自身像,凑了点盘缠,回到徽州重操旧业—烧窑。有人告诉他那以莲花赌元宝的妇女是观世音,鲍四领悟,“钱财有限,技艺无穷”是神仙教诲,从此一心归门烧砖。由于对莲花印象太深,便烧起莲花砖,渐渐又在砖上刻了花木、虫鱼、人物、楼阁。三年后,鲍四技艺逐渐娴熟,收了几个门人一心研究砖雕。其时,一些徽商发财致富后,纷纷回故乡大兴土木,修祠堂,建宅第,往往不惜重金。秀丽精美、清新淡雅的砖雕被广泛应用。从此徽州砖雕发展起来,名扬全国。这尽管是个传说,但是其中所强调的“技艺无穷”,是的的确确道出了为人立身处世的真言。

从众多徽州建筑的外形看,徽州民居外围用高墙封闭。高墙大致有三种形式,其一是山墙不出头,沿着屋顶的斜坡成人字形(即普通的山墙形式);其二是山墙高出屋面,成梯阶形(最具特色的风火墙);其三为山墙成弓形。这些形态在一幢住宅中,有时用单种形式,有时多种形式混用。

徽州民居的结构大多是砖墙,以木梁架和方砖铺地,与南方各地的房屋基本没有区别,但是在建筑艺术上却有其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封建社会的营造法规的限制,这些住宅大体都具有舒适而紧凑、质朴而华丽的特点,与当时宫殿王府的宽大豪华有显著区别。徽州建筑中的“三绝”就是指石雕、木雕和砖雕,即在砖、木、石等普通材料上施以秀丽雅致的雕刻。整个建筑的各部位都以各式各样的雕镂加以装饰,而其中极富特色的便是砖雕。

砖雕有平雕(线刻或薄衣刻)、浮雕、立体雕刻等,题材广泛,色彩浓厚。采用“掷地有声”的青灰砖进行作业,广泛应用于民居建筑中的门、瓴、顶、檐等处予以点缀装饰。今天的歙县、黟县、休宁、屯溪、婺源等地随处可见这一古老而淡雅的艺术品,伴随民宅历经百年。

徽派砖雕初期承袭石、木雕刻的风格,多高浮雕、线条粗壮、古拙朴素。到明末清初,绘画与木刻的发展对砖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砖雕也一改明初时期粗犷、稚拙而朴素的风格,逐渐走向写实、精细、繁复,题材上也有很大的拓展。清末至民国初年为徽州砖雕发展的鼎盛期,其雕刻工艺特别细腻复杂,处理上大都是前景对象施以圆雕或半圆雕,中景的场景如楼阁、廊柱为镂雕,背景的屋宇、山水树林等雕刻辅以一定深度,前后可多达9个层次之多。

徽州砖雕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其题材包括翎毛花卉、龙虎狮象、园林山水、戏剧人物等。明末清初,徽州砖雕风格更趋于细腻繁复,注重情节和构图,透雕层次加深。在尺方见余,寸厚的砖坯上雕凿出情节复杂,多层面的砖雕作品。许多至今还保存着的明清古建祠堂、大厅、寺庙、书院和民居中,有大量砖雕广泛地应用于门楼、门罩、八字墙、镂窗、屋檐、屋脊、屋翎以及旌表牌坊、神位龛座等,从而使建筑物典雅、庄重,并富有立体装饰效果。“门罩迷藻悦,照壁变雕墙”是徽州砖雕应用的真实写照。

徽州砖雕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人物、山水、花鸟、走兽、八宝博古、几何纹形、文字等,几乎无所不包。

人物为主的题材有:民间传说、名人轶事、文学故事、戏曲唱本、宗教神话、民俗风情等,既描绘帝王将相的雍容、文人墨客的风雅、商贾远行的艰辛、莘莘学子的企盼,也记录日常劳作中的砍柴樵夫、侍耕农夫、放牛牧童、纺织村姑,以及推车、担水、撑船等劳动形象,还有孩童嬉戏、耍灯演戏、舞龙舞狮等喜庆场面。

第三章 巧思妙想话砖雕 - 图14徽州山水人物砖雕

徽州砖雕中也不乏大量人物故事,如小说题材有《三国志》里的“关云长夜读春秋”、《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惜春作画”、《西游记》里的“比丘国救婴儿”;戏剧题材有“郭子仪拜寿”、“刘备招亲”、“古城会”;神话传说有“和合二仙”、“八仙过海”、“蟠桃宴会”;民间故事与民俗方面的有“彩衣娱亲”、“牛皋挂帅”、“百寿堂”、“百子图”、“太白醉酒”、“五谷丰登”;以及不胜枚举的表现社会习俗、伦理观念的故事画。凡是以动物、花卉、虫鱼为题材的砖雕,都象征着万事如意、富贵吉祥,如龙、凤、狮、虎、麒麟、仙鹤及牛、马、羊、鹿、猴、鳌鱼、犬、兔、雁、鱼等。它们都是寓意生活喜庆、飞黄腾达的口彩,如“双狮抢绣球”、“二龙戏珠”、“龙凤呈祥”、“麒麟送子”、“鹿鹤同春”、“丹凤朝阳”、“五福(蝠)捧桃(寿)”、“封(蜂)侯(猴)将相(象)”等,真是不胜枚举、包罗万象。纯花卉的图样更是举不胜举,除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四君子”外,牡丹、荷花、石榴、枇杷、荔枝、柑橘、白果、枣子、花生、蔬菜等,也都是经常采用的雕刻对象。这些形象大都是用折枝、散花、丛花、锦地叠花、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手法,寓意喜庆、幸福,从而将人们的美好愿望进行传达。寓意吉祥的图案,在徽州砖雕中风靡一时,达到了“图面有意,意在吉祥”的境界。静物砖雕如八宝、博古、用具摆设、几何纹形、文字形等,在砖雕图案中也占有一席之位,这些钟鼎古玩、琴棋书画被组织在花纹环绕的或底衬的饰地中,琳琅满目,妙趣横生。

另外屋脊上装饰的正吻、檐角、戗脊等处有吉祥图案、神灵套兽等,是为了镇住风水说中的四方“风”、“霜”、“刀”、“剑”,以及用来防止“魔鬼”的袭击与侵害,将屋宇安全寄托于神灵保佑。

在徽州地区,石雕、木雕、砖雕在题材内容上、艺术表现上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但因所选材料的质地不同,所针对的技艺手法则各有特点。在徽州地区的这“三雕”,又往往以素面相对,不施彩绘,更给人以肃穆庄重、华丽其中的感受。

徽州砖雕的用料与制作是十分讲究的。一般采用经特殊技艺烧制、掷地有声、色泽纯正的青砖为材料,先细磨成坯,在上面勾勒出画面的部位,凿出物象的深浅,确定画面的远近层次,然后再根据各个部位的轮廓进行精心刻画,局部“出细”,使事先设计好的图案一一凸显出来。砖雕在歙县、黟县、婺源、休宁、屯溪诸地十分常见。古老民居、祠堂、庙宇等建筑物上镶嵌的砖雕,虽然历经风雨,但是仍然精巧无比,给人以美的享受。安徽省博物馆藏有《郭子仪上寿》、《百子图》等,都是徽州砖雕的代表作,且是技艺精湛的完美体现。

屯溪博物馆收藏的藏品《清代人物门罩砖雕》,颜色为淡灰色,土质细腻、坚硬,由52块砖雕拼接而成。砖雕画面主板内容为三国故事,有三组,从左至右,左边一组为长坂坡大战和赵子龙单枪救阿斗,中间为刘备招亲,右边为借东风。画面雕刻有楼台、亭阁、屋宇、人物,构图巧妙,层次分明,人物神态栩栩如生。主板四周有数块雕刻的花卉、蝙蝠、寿字纹围绕着,下面左右边角刻着一对狮子,大狮子拱躯、翘尾,虎视眈眈,肥壮有力,富有勇猛的性格,小狮雕刻得活泼可爱。这幅砖雕为浮雕,人物、建筑、狮子富有立体感,雕刻的线条流畅活泼,雕工精细。雕刻技法娴熟,代表了匠师们在砖雕艺术方面的卓越才能。

歙县博物馆藏有一块灶神庙砖雕,见方仅尺的砖面上,雕刻着头戴金盔、身披甲胄、手握钢锏的圆雕菩萨。据考证,这块精巧绝伦的砖雕花费了1200个匠工的心血,堪称徽州砖雕艺术的经典作品。

徽州砖雕是徽州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古徽州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艺术才华,是研究徽州文化、经济、建筑史的珍贵资料,是古徽州地域文化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临夏砖雕

临夏,古时又被称为河州,因此临夏砖雕又称河州砖雕。它以浓郁的民族特色,古朴典雅的艺术魅力,出神入化的表现手法享誉世界。

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及西南部,是自古以来从中原通往青海、西藏、四川的必经之路,属于丝绸之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里聚居着汉族、维吾尔族、藏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土族等多个民族,从而形成了风格独特而又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

临夏砖雕,是甘肃临夏的传统民间艺术,在北宋时开始起源,在明清之际趋于成熟。一般用来装饰建筑物的券门、照壁、影壁、山墙、圆旋门、五宫墙、捶头、基座、花脊、兽头、墀头等,其表现的题材丰富,既有诗意又深具生活气息。临夏砖雕吸收了木雕、石雕、玉雕等雕刻艺术的手法,同时注意将传统国画、书法、印章、诗文的艺术表现形式与砖雕手法融会贯通起来,既保留了特有材料所呈现的质朴和简约,又表现出多样化的艺术特征。

第三章 巧思妙想话砖雕 - 图15河州砖雕

临夏砖雕所使用的砖料材质取自临夏北塬乡专门用土窑烧制的一种质地细腻的青砖,这种砖又被称为“绵砖”。制作这种砖要精选泥土,水洗淘去杂质和沙粒,调制成泥巴,然后用规格大小不等的木制模具打坯成型,晒干后入窑焙烧。采用这样的泥土,制成的砖密度高,硬度适中,在上面雕刻图纹装饰十分方便。

临夏砖雕是临夏县一种传统的建筑装饰雕刻。甘肃临夏境内出土的金代王吉砖雕墓中的砖雕饰物,是以土窑青砖为材料的,由此可以看出临夏砖雕实源于秦汉,是当时民间木雕技艺的延伸。

据大量考古发现,在宋代,临夏砖雕艺术已经十分娴塾,到元明时代,各种建筑之中已经经常采用精美的砖雕。明、清两代是临夏砖雕的兴盛时期,建于明末清初的八坊清真北寺门前的“龙凤呈祥”影壁,是河州现有砖雕的精品。影壁两边为“凤凰来仪”,中为“墨龙三显”,观此影壁,浅浮雕墨龙,忽隐忽现,阴云漠漠之中,吞云吐雾,夹带雷声,让人感觉有大雨骤至之感。

民国年间,临夏砖雕艺人辈出,在众多的艺人之中,以回族老艺人绽成元、周声普最为有名。被视为甘肃“砖雕集锦”的临夏东公馆中的砖雕作品均出于绽成元刀下。绽成元为临夏祁家庄人,自幼喜爱丹青,后被著名砖雕艺人马优努斯收为徒,学习砖雕技艺,在名师的指导下,很快就声名卓著,被誉为“马门神匠”。他携弟子为马步青的这座官邸刻制各类砖雕,使其成为一座砖雕艺术殿堂。绽成元除了对砖雕比较擅长,对建筑设计也十分精通。他晚年又创造出水泥雕,为利用现代建筑材料发挥砖雕技艺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另一位著名回族砖雕艺人周声普是大拱北著名砖雕《荷花图》和《松月图》的作者。周声普为临夏大西关人,出生于砖雕世家,20多岁即技艺超群,名扬乡里。周声普早期作品多被毁,解放后为大拱北和红园雕刻砖雕,他巧妙地将书法、绘画和雕刻交融在一起,开创性地雕刻出许多艺术佳作,形成独具风格的砖雕流派“周派”。其代表作品主要有《山水图》、《牡丹图》、《翠竹图》、《荷花图》、《松月图》等。

临夏砖雕从制作工艺上讲,有捏活和刻活之分。捏活,就是把精心调和、配制而成的黏土泥巴,用手和模具捏成各具特色的形状,而后入窑焙烧而成。这种作品大多独立成形,如龙、凤、麒麟等,多用于屋脊之上,俗称“脊兽”。刻活,是指在精选烧好的青砖上用刻刀刻制成各种图案,其工艺要更为繁复,一个图案往往由十几块甚至几十块青砖拼接在一起,刻雕在土窑绵砖上用刀雕刻,建筑物中的墙饰、台阶等多用此法。刻雕的工艺包括打磨、构图、雕刻、细磨、过水、编号、拼接安装、修饰八道程序,制作工具有折尺、锯子、刨子、铲、錾、刻刀等,其中铲、錾和刻刀又随工艺要求分轻重、大小、长短、刃口宽窄薄厚数种。

临夏砖雕在技法上常常采用雕刻和镂空相结合的手法,或圆雕或半圆雕,使其跃出画面,具有极强的立体感。而次要部位和衬景,往往采用浮雕方式处理。在构思上,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其雕刻技法主要有阴线刻、凹面线刻、凸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镂空式透雕等种类,是临夏砖雕艺术的精华之所在。一幅砖雕往往由三四层图案构成,重重叠叠,里呼外应,浑然一体,有极强的立体感。临夏砖雕主要以梅兰菊竹、福禄寿禧、八宝博古、翎毛花卉、名胜古迹、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为创作题材。既有成百上千平方米的大型浮雕,也有透雕小品。以其栩栩如生,雅俗共赏,备受大众喜爱。2006年5月20日,临夏砖雕经我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砖雕

苏州位于大运河西来南下的转折处,为连通四方的交通枢纽。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东南地区的商业大都会,苏州地区的全晋、徽州、潮州等会馆,至今仍保存着不同风格的砖雕,由此我们可以了解苏州砖雕呈现多元文化性的原因。

苏州很好地保留了宋、明、清、民国各时期的砖雕特色,呈现出系统连续的发展过程。苏州砖雕在清朝特别是康熙、乾隆以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逐渐形成了自己清秀典雅的风格,被誉为“南方之秀”。苏州砖雕不仅在纵深和横连方面有着难以代替的典范性,还有长期积淀而成的典雅气质。苏州砖雕不求彰显于外,而求自适于内,有着秀丽雅致的特色。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苏州的砖雕门楼字碑大都是名人题字,精美的书法和典雅的砖雕往往相辅相承,使苏州砖雕更添了几分书卷气。苏州曾经拥有200余处明清时代的砖雕门楼,遗憾的是大部分都已湮灭。随着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对古老艺术的回归,门楼砖雕重又为人们所钟爱,许多现代建筑和民居也喜欢饰以嵌有砖雕的门楼。

第三章 巧思妙想话砖雕 - 图16苏州砖雕

砖雕是构建苏州古典园林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与苏州园林建设一脉相承。与此同时,砖雕也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常用在门楼、门罩、檐、花窗、影壁、柱础等装饰上,题材有花卉清供、神兽人物、文字书法、吉祥纹饰等,并形成了徽州、苏州、北京、广东等各具特色的地域风格。因为砖雕置于露天,因此它必须用耐得住风雨侵袭的砖建造,这其中以苏州的陆墓镇明御窑砖影响最为深远,陆墓镇御窑村早在宋代就为皇宫烧制金砖。

苏州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历史上砖雕名家难以计数,留下的砖雕门楼多达上百余座,散布于古城小巷深宅之中。只要略具规模的住宅,大多都会在门框上用水磨青砖砌成单独的门楼,门楼上精美的书法和典雅的砖雕相互结合、相互映衬,使苏州砖雕的书卷气息更为浓郁,在呈现吴门书派秀润流丽书法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苏州砖雕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的苏州七里山塘街古迹众多,被誉为“姑苏第一名街”,而北京颐和园内的著名的苏州街,就是完全模仿苏州山塘街的形状与风貌而筑成的。七里山塘上有诸多的古寺、古祠、古牌坊、古会馆……这些古建筑,精雕细刻,古色古香,一派岁月沧桑感,还有人们耳熟能详的陈圆圆、董小宛等传说,装点了山塘的婉约一面。在这些地方的深宅大院高高的门楼和照壁上,常可见到精美的砖雕,“二十四孝”、《论语》等典故早就屡见不鲜,而小户人家则倾向于三国、水浒、隋唐演义之类的故事。

苏州北郊陆墓镇以西,明代设有御窑,烧造方砖。清代称“金砖”,因砖料质坚而重,所以又叫“坚砖”。苏州砖雕在明清时期,尤其在康熙以后,生产较多,雕厂较粗糙。到乾、嘉时期,砖雕技术有进一步发展,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雕技日趋复杂。到嘉庆后期逐渐衰落。苏州砖雕,主要用来装饰建筑物的外观或内部。厅堂前的门楼、照壁,以及墙的墀头与裙肩等部位,均可饰以砖雕。苏州砖雕内容多取材于戏曲故事、花鸟走兽、吉祥图案和书法等,应用技法有透雕、浮雕和线刻等,作风秀丽清新,细致生动。

巨型砖雕壁照《锦绣苏州》又称《新姑苏繁华图》,采用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手法,将具象和抽象相融,结合砖雕的艺术语言,注入平面化、符号化的现代装饰风格,在55平方米的巨幅画面上,把东起金鸡湖、西至太湖的现代苏州风貌一揽于画中,太湖古村落、上方山石湖风景、古城区、虎丘塔、苏州高新区、工业园区的繁华景况跃然画中。此幅砖雕由刘一鸣率领九龙砖雕艺术研究所20多名砖雕技工经过三个月的连续奋战才得以完成,总耗用金砖291块。

由于砖雕对整座建筑起着“点题”的作用,可同时凸显户主的身份和意趣爱好,苏州民间甚至有“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的说法。尤其是集大成的太湖东山雕花大楼,早就以其精美的砖雕艺术享誉海内外。雅俗共赏是苏州砖雕的一大特色,散落古城的遗珠则以山塘街、梵门桥弄、太湖东山等地较常见。

如今在苏州古城西北角的茅山塘地段辟出了约2万平方米的地块,建造了砖雕园,是展现该地文化的又一精彩篇章。

砖雕园中的主景,是8幅每幅面积达10平方米、厚度为10厘米、40多名工匠精心雕制了5个多月才完成的砖雕。砖雕内容是苏州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分别为:博学鸿儒顾炎武;两朝帝师翁同稣;兵圣孙武;昆曲鼻祖魏良辅;“三元及第”的场景,包括寒窗苦读、考试、高中后衣锦还乡的场景;“文人才子”展现了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仇英等名人风采;“巧夺天工”表现的是苏绣仿真绣的创始人沈寿;“吴中医学”则以叶天士等为代表人物。

雕制中,采用了传统的夸张手法与现代的写实手法相结合的方法。大尺寸的人物是这组砖雕的主要特色,最高的顾炎武人像有1.5米,而传统砖雕门楼、照壁中出现的人物不过十多厘米高,因而此8幅砖雕的雕刻难度较大,人物的表情、神态、动作、服饰等都不能简单地以写意手法带过,而要雕刻得相当细致逼真。同时,画面中植物的皮、枝、叶,建筑的室内雕梁画栋、室外景观等也都要雕刻得更为精细。为与古城风貌相协调,刻好之后的这8幅砖雕还进行了做旧处理。

知识链接

古代房顶使用的防水材料

中国古建通常用瓦来防水。瓦是用泥土做坯子然后焙烧,烧成之后变为灰颜色。瓦是从西周开端的,到现在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在中国陕西周原地区出土的瓦有筒瓦,有板瓦,瓦上还带有瓦钉,是拴绳用的,以固定瓦。从那时就撒播下来各种款式的瓦。瓦在开端的时分形状比较大,到后来瓦块逐步减少,也就是由大块变为小块。到后期,瓦中又发现筒瓦、长筒瓦、小瓦,一直到明清年代的小青瓦,即青灰色小青瓦,也就是老乡住的房子上用的。小青瓦长20厘米,宽15厘米,厚度有1厘米,从南边到北方所用的瓦都是这样。南边用小青瓦时,屋顶用扁的木条做椽子,将瓦搭在椽条空当处,然后再用小青瓦一仰一合,不必灰泥。

北方瓦屋面是将小青瓦铺在泥的背上,也用一仰一合的做法。合瓦,在北方独自烧制圆筒形,直径较短,将它扣在仰瓦的接缝处以防雨水,再用灰泥涂缝隙,非常紧固。到东北地区由于冬日雪大不能用筒瓦,易于冻冰,灰泥易于酥化,对修建影响极大,所以当地都用小青瓦面,悉数用仰瓦的方法,这样,在屋顶瓦面上不会呈现冻冰表象,使房子坚持年限长远。这也是瓦面做法与当地气候的联系。在皇宫、古刹、释教寺院、地主大庄园的房子多选用琉璃瓦,颜色丰厚,琉璃瓦有明媚的光泽与颜色。

广东砖雕

广东砖雕工艺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雕刻细致入微,选用建筑用的上等青砖,根据图案所需逐块雕琢,然后按部位拼接,镶嵌于墙上而成。经常用于装饰门楣、探头和据墙等。在广东珠江流域的民居上,砖雕作品几乎随处可见,在山墙上壁、大门两侧壁面、门楼、门檐等处,或独立存在,或与彩绘、灰塑、陶塑等起共同装饰的作用,相互争辉。手法有高低浮雕、透雕和线刻等,风格华美,秀丽生动,是一种色彩朴实而又高雅的墙体装饰艺术。

我国的砖雕艺术伴随着建筑工艺的发展而产生,早在砖瓦被应用于房屋建造之初便已出现了简单的砖雕艺术。在秦汉时期,砖雕艺术被广泛应用于宫殿、官邸、民居、寺庙、墓葬等建筑之中。而岭南砖雕作为我国砖雕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和组成部分,产生的年代也甚为久远。广州市中山四路发现的古南越王宫署遗址便出土了部分刻有花纹的汉砖,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熊纹空心砖,更是将广州砖雕的历史追溯到了汉代。

第三章 巧思妙想话砖雕 - 图17广东砖雕

清宣统三年(1911年)修铁路时,在广州石牌挖出隋大业三年(607年)的《太原王夫人墓志铭》,可以视为砖雕的滥觞。海康元墓出土线刻砖,有神癨、动物,已属艺术创作,但人物形象较为呆板,这大概与刻画的对象有关。而有深浅层次的砖雕相传始于宋代,这一时期中原砖雕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明代,广州砖雕已在各地盛行。清末民初也有大量流散工匠自制各种形状、规格的砖雕去市集上摆卖。砖雕形成了岭南水乡民间建筑的一大特色,影响所及之处,东南亚各地的古建筑中也多有采用广东砖雕艺术品加以装饰。各地祠堂庙宇的柱头、墙头、马头、照壁、神龛、天井照壁等,也有许多是采用浮雕或圆雕的人物、花卉、走兽以及吉祥图案等为内容的砖雕装饰的。

清代后期,现代建筑大肆兴起,因采用砖雕艺术作为建筑装饰的耗费是极其惊人的,所以砖雕逐渐被现代雕塑工艺装饰所取代。至民国初期,砖雕装饰已经不常见。

清代沙湾砖雕工艺以壁画大师黎文源最为著名,他曾被慈禧太后召入京城,装饰颐和园,并被封为内廷供奉之职,他后来将技艺传给了紫坭的杨瑞石和同村的黎普生兄弟。民国时,古坝村韩作轩的名气颇大。民国以后,沙湾砖雕日渐式微。

广州砖雕的用料是上等青砖,青砖具有质坚细密,宜于雕刻,不易开裂,而且色彩青绿沉着等多种优点。雕刻前先由艺人逐块挑选,然后依据整幅图层次的多少,将青砖按层排列,依次分出所属部分的纹样,最后逐层逐块嵌砌在墙上,从而形成多层次的画面。较之北方砖雕的粗犷浑厚,广东砖雕有着纤巧、玲珑的特点,往往雕镂得精细如丝,因此又被称之为“挂线砖雕”。广东砖雕按技法分浅浮雕、高浮雕和透雕,按规模分组合砖雕(先单个注模,然后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图案)和单块砖雕。广东砖雕不仅仅是建筑的一部分,而且还是室内外很好的装饰品。

组合砖雕是广州砖雕艺术中一种十分常见的表现形式,一般用于墙头、柱头、照壁等较大幅面的装饰,尤其是墙头装饰。有些较大的祠堂庙宇,一幅砖雕纵横数尺,需数十块甚至数百块砖雕刻以各种人物、动物、花卉等组合镶嵌而成,陈氏书院大门两头墙头的巨幅砖雕就是一例。至于单件砖雕,常镶嵌于神龛边框或楣饰、座饰等处,这些砖雕多为花卉、鸟兽之类的图案,动物多用蝠鼠之属。

作为建筑装饰艺术的砖雕,取材十分丰富,有人物、花鸟、虫鱼、猛兽、山水楼台、几架炉瓶、书法、图案等。而花鸟、炉瓶的题材多寓如意吉祥、兴旺发达之意,人物则多取材于传统小说或民间故事、流行戏曲、木鱼书的精彩片段等。

与其他地方的砖雕不同,在选料方面,广州砖雕以建筑用砖作为原材料,充分体现了砖雕艺术为建筑服务的实用性特征。在技法方面,广州砖雕手法形象生动,刀法简洁明快,秉承了岭南雕刻艺术以细腻为主的艺术特征,讲究刀工,注重精雕细琢、线条分明。除此之外,广州砖雕讲究造型和层次,立体感强,形成了以挂线雕为代表的雕刻技法。

目前,由于砖雕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经济效益低,加上少有建筑使用砖雕,使深谙这门工艺的艺人越来越少,乏善可陈。这项民间工艺正濒临失传,现状堪忧。

宁夏西吉民间砖雕

西吉县砖雕不仅继承了我国雕刻艺术的传统,而且还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伊斯兰艺术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进入民国以来,西吉县砖雕普遍见于伊斯兰教的拱北和清真寺,以及某些官宦宅邸之中。西吉民间砖雕一般取材于山川草木、飞云流水、花卉禽鸟、博古珍玩等,同时以云纹、字环等传统装饰图案相配运用,创造出清净无欲的意境,很少有追寻福寿钱财的意味,表现了“人生有命定,福贵随天命”的伊斯兰文化特色。

西吉县回族民间砖雕艺术在创作手法上分“捏活”和“刻活”两种。所谓“捏活”,就是先用加工配制的泥巴,用手和模具制成龙、凤、狮及各种鸟兽、花卉图案,然后入窑焙烧成成品。所谓“刻活”,就是在已烧成的青砖上,用刀凿等工具钻打出各种单幅图案以拼凑成各种画幅。回族砖雕工匠使用的工具主要有镩(即凿)、平刀、斜刀。砖雕所需材料即黏土砖(俗称青砖),一般经过选土、过筛、和泥、制坯、烧制等工序,以保证其质地细腻,便于雕刻。砖雕工艺过程,也要经过烧制、打磨、格方、落样、雕刻、安装等程序。

第三章 巧思妙想话砖雕 - 图18西吉县回族民间砖雕

砖雕艺术作品,大多作为建筑物上某一部分的装饰品,镶嵌在砖木结构房屋的厅堂,正房外的正墙、侧墙以及庭院的影壁、障壁、门楼和卷门之上。西吉县回族民间砖雕艺术,由于表现对象即内容的要求,在技法上以精巧细腻见长,以圆雕、半圆雕突出主题,以浮雕相衬,运用各种刀法,并吸收了中国画的皴法技巧,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充分表达了回族劳动人民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理想、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显示了回族人民高超的创作智慧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回族砖雕艺人别具一格的审美心理和艺术情趣是相当明显的,砖雕画面多取材于松柏、荷花、牡丹等草木花卉,以及仙鹤、梅鹿(在宅院、宗教建筑中很少见到)、几何纹样等。这种审美心理和艺术情趣的形成并非偶然,它深深地植根于回族人民社会生活的沃壤,并有着深沉的历史文化背景。西吉县境内河流纵横,气候温和,风景优美,当地人们酷爱花木,家家户户皆有种植花草树木的情趣与传统,牡丹、菊花、石榴等满目皆是,尤其是牡丹,深得人们的喜爱,成为当地人民精神生活中的美好象征。西吉县回族砖雕艺人就是在这样的生活土壤中培养出自己的审美心理与艺术情趣的。在阿拉伯式建筑中,通常穆斯林艺术家皆以草木花卉、几何纹样和阿拉伯字母组成图案,形成独特的伊斯兰建筑装饰风格。西吉县回族砖雕艺人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艺术创作,既受到伊斯兰艺术风格的深刻影响,又受到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熏陶,融会贯通,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回族砖雕艺术风格。

浙江东阳砖雕

东阳素有“建筑之乡”、“白玉之乡”的美誉。作为传统建筑的重要雕饰之一,砖雕与木雕、石雕一起被誉为“江南三雕”。

东阳砖雕起于何时,由于文献记载缺少,难以精确考证。但从东阳的考古发掘证明,最迟在宋代早期,东阳砖雕已经在建筑中得以广泛使用,到了明清时期,更是盛极一时。

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东阳官邸纵横、庭院林立,建筑业空前繁盛。再加上明清两代东阳商贾遍布全国,他们在外面积累资本之后,都要回乡办教育、大兴建筑。如此一来,东阳多山多水,鲜亮多彩的建筑琉璃使人眼花缭乱,反倒不如青瓦白墙更醒目,于是建筑用砖雕、石雕和木雕很快便风行起来,号称“北有故宫,南有卢宅”的明清古建筑群卢宅的主体部分肃雍堂的砖雕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明末清初,由于富商们对豪华生活的追求,因此清代砖雕的风格渐趋细腻繁复,注重情节和构图,透雕层次加深。相对于徽州砖雕的平面装饰性来说,东阳砖雕以立体雕塑为主,结合平面纹样装饰,内容以花草瑞兽、人物故事、山水风景为主,雕刻精细,造型生动,具有浓郁的地方民间美术特征。肃雍堂的砖雕受东阳木雕的影响,有着东阳木雕特有的端庄秀丽的风格。在东阳保留至今的祠堂、厅堂等古建筑有近千座,其中随处可见砖雕的运用,如李宅的古建筑李氏宗祠、虎鹿镇蔡宅村修建于清朝中期的古建筑润德堂、湖溪镇郭宅村的七台厅等。

第三章 巧思妙想话砖雕 - 图19东阳砖雕

东阳砖雕有三种做法:一种为雕砖,就是在烧制好的青砖上雕刻,此类砖雕整体装饰感强,线条流畅,棱角分明;第二种为雕泥,是在泥坯脱水干燥到一定程度时进行雕刻,然后将雕好的成品放入窑内烧结,此类砖雕造型丰富细腻,形象生动;第三种是翻模成型,使用泥坯压模而成,适合成批生产,常见的有钩头滴水等构件。

在现存数以千计的东阳古建筑群的雕饰形式中,砖雕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人们的视线。在以卢宅肃雍堂为代表的古建筑中随处可见砖雕的运用。东阳的古建筑砖雕主要的装饰部位有墙头、墀头、照壁、檐下、门楣、窗额等处,另外在建筑的显要位置也经常用砖雕进行美化装饰。

东阳砖雕具有造型丰满、形象生动、风格秀丽的特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东阳砖雕至今仍传承了传统的制作方法,呈现出古朴的艺术特色。

在东阳境内,目前唯一留存于今的烧制砖雕—湖溪镇古窑,它传承了几百年的历史,其烧制技术精湛细致,极大地渲染了砖雕典雅古朴的青灰色泽,体现了上千年秦砖汉瓦的艺术魅力。在东阳民间,一般的砖雕制作程序比较统一,即有修转、上样、刻样、打坯、出细、磨光等必要程序,像是砖质有砂眼,一定不要忘了用猪血调砖灰修补,最后才形成精品。它的雕刻技艺常常采用多层透雕与雕塑结合的办法,强调砖雕艺术的写实性与表现力。

东阳砖雕艺术,一直以来都是通过民间砖雕艺人口耳相传得来。一些聪明人也能够从古建筑砖雕的实物上得以传承,因而具备重要的工艺价值与文化价值。

北京砖雕

北京砖雕位列中国砖雕艺术“四大名旦”(京雕、徽雕、苏雕、晋雕)之首,大多作为京城官吏、富豪宅院的厅堂、大门、照壁、祠堂、戏台、山墙和园林等建筑的装饰,形成了一种官式风格特征。由于北京是明清两朝的都城,封建宗法制度控制严格,琉璃彩画之类的装饰只有皇宫、寺庙等大式建筑才可享用,民间小式建筑装饰只好在砖雕方面发展,并在四合院中广为应用。

第三章 巧思妙想话砖雕 - 图20北京砖雕

北京砖雕盛于清代,工艺成熟,技法融浮雕、透雕、刻线为一炉,题材以花卉为主,风格严谨、端庄、雄厚,主要施用于照壁、门楣、檐下、墀头、廊心墙、槛墙以及透风等处。

因北京砖雕艺术年代久远,以其造型古朴大方,色彩庄重高雅,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魅力、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实用价值和可延续性。北京砖雕艺术又是集哲学、美学、文学、民俗、艺术于一体的文化载体,是独特的民间艺术表现种类,在中国民间砖雕艺术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另外,它对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和民间砖雕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由于历史的变革,这一特有京城官式砖雕风格的北京京味砖雕艺术也渐渐地面临失传。好在北京砖雕一直有张氏家族在进行传承:经历张尚祖、张靖堂、张廷相和张廷武、张世全、张彦等一代又一代手工艺人的默默传承,这项手工艺一直保存到现在并不断发展。北京市政府认定张彦为北京砖雕项目唯一传承人,并授予誉名“砖雕张”。

为了让家传的北京砖雕手艺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第六代传承人张彦在保留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雕制出了他的代表性作品—中国微型古建筑砖雕,其作品以老北京四合院建筑上的砖雕装饰构件为蓝本,选用上等澄浆泥青砖,纯手工精雕而成,原汁原味地保留了老北京砖雕的古韵味,填补了一项中国古建雕刻研究的空白。

其他地区的砖雕

浙江地区的砖雕,集中使用于古建筑的牌坊式门楼上及诸如门罩、窗罩、八字墙、影壁等处。内容往往体现出人们“讨彩”和“辟邪”的心理。温州屋脊具有鲜明的特色,门楼两侧的八字墙上的砖雕及花墙比比皆是。大多数正脊简洁庄重,两脊端做有与屋脊曲线十分和谐的卷草纹,微微翘起,显得朴实有力。也有在脊头上装饰花篮、葵花、鱼、鸡、狗等砖雕。绍兴地区的台门建筑独特,砖雕精美。杭州的胡雪岩故居更是以砖雕典雅精致而闻名。

上海砖雕是清末民初奉贤县萧塘乡人宋亦亭从苏州学得技艺后传入的。宋亦亭原为泥瓦匠,曾在苏州参与陆润庠家翻修状元府,并从此学到砖雕高技,代表作有“竹林七贤”、“三顾茅庐”等。在上海的哈同花园、豫园等处都有他的代表作。

宁夏地区的砖雕,有“捏活”和“刻活”两种。题材有树木、山水、星月、竹石、花鸟鱼虫及当地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砖雕造型生动,构思精巧,立体感强,富于生活气息。再与阿拉伯文的“清真言”、“赞主词”相结合,充分反映了回族群众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刻活代表性建筑群有宁夏同心清真寺、纳家户清真大寺和青铜峡市峡口乡鸿乐府道堂等。

陕西砖雕,历史悠久,上承盛唐砖雕的风格,兼受山西、甘肃等地砖雕风格的影响,工艺纯熟精湛,构图饱满奔放,造型古朴大气。题材均为充满祈福意义的动物、花卉及人物造型。多用于照壁、檐下、廊下、门楣、窗框、屋脊等部位,具有浓郁的西北地域特色。且在门楼的装饰上不厌其烦,极力刻画,有“穷房富门楼”之说,特别是韩城一带更为讲究。

山东地区的东明县,民居的主房屋脊正中多装饰小庙式的砖雕,名为“屋楼”,上刻有“太公在此”或“吉星高照”等字样。潍坊的民居,在山尖、博风、窗檐等处无不雕花。菏泽的民居,则注重脊兽的装饰,有狮子、马、牛、羊、鸡、鱼、“大兽”(龙头模样)、“小兽”(龙头模样)共八种。

吉林地区在清末民初时,一般的满族人家,讲究影壁的装饰,题材多是日出云海、龙凤呈祥等传统图案。

湖北地区孝感一带的民居,讲究屋脊装饰,在屋脊上砌出两条相向而行的龙,中间砌一花球,意为“二龙戏珠”。

福建地区的寺庙、民居,多有花草鱼虫及人物造型的砖雕,以泉州的开元寺及杨阿苗民居等最为典型。邵武的石歧灵塔,各层都有精致的浮雕砖刻。

海南汉民族的民居,讲究影壁的建造。其装饰一般刻“福”字,表示接纳福气,并有穷富、官民之分。居官者可使用龙凤雕刻,表示其地位显赫。富家无官衔者,则只许雕刻鱼尾,示意尚未成龙。

台湾地区的砖雕,是在砖坯上雕刻花纹,经过火窑烧制后,砖呈橘红色,花纹凸起,然后将纹饰的凹下之处涂上白色或其他颜色,以衬托橘红花纹。这种砖雕在庙宇、民居的外墙使用较多。

知识链接

拍印法

在西汉时期,大多数空心画像砖都是使用拍印法成的。其制作工艺大致上有刻模板、脱砖坯、拍印图像、烧成砖以及施彩设色五道工序。第一步是刻模板。因为空心砖体量比较大,砖面上需要画上不同内容的图像,首先在提前准备好的木板上用墨线勾画出所需图像的轮廓线,之后利用雕刀刻成阴线或凹入雕的图像模板。模板选择面积小一些为宜,不过,在西汉晚期也出现了一个砖面印一幅图像的大型模板。第二步是脱砖坯,并将其阴晾到半干。第三步是拍印图像,也就是说要在半干的空心砖坯上进行拍印或按印出图像。同一块砖面上通常采用多种不同规格、不同内容的模板拍印出复杂的图像组合。同一块砖面的周边多用长条形模板印出装饰纹样边框,在边框内再配上不同内容的图像。同一块模板通常在同一砖面上反复使用,以便造成同一图像的多次显现。第四步,等到印好图像的砖坯完全阴干后,入窑烧制成砖。第五步,就是最后一步—给烧制成功的画像砖施彩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