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帝

三国时期是一个混乱和割据的时期,形成了以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也是从汉代四百年太平时期到四百年混乱的过渡时代,也可说是魏晋南北朝大纷乱的开端。三国同时并存时间约34年,而因纷争局面就长达90年之久。

南北朝时期是西晋以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分裂时期,从公元420年开始,到公元589年结束,共169年,历经56帝。

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城都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有所停滞,但北方相对统一,形成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这促使了北方的诸族逐渐被汉族同化。南北分裂对于加速民族统一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中国后世成为统一国家打下基础。

第一节 三国名帝

魏文帝曹丕

魏文帝曹丕是曹操的次子,生于公元187年,公元220年即帝位,至公元226年病卒,终年40岁,在位7年,年号黄初。

曹操雄才大略,堪称一世英杰。养民屯田,则是曹操得以统一中原北方的基本战略。魏文帝称帝后,继续奉行这一政策,促使中原经济得以恢复,使其又渐渐升回到全国重心的地位。这是魏文帝的主要功绩。

养民屯田早在曹操时就已开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土地荒芜,粮食紧缺。针对这种状况,曹操根据东阿县令枣祗的建议,开始在许昌一带驻军队,开荒耕作,这叫军屯;后来又组织流亡的饥民百姓,按军队编制,给以土地、农具、种子,助其耕垦,称为民屯。屯田效果很大,头一年就得粮谷100万斛。这对解决粮食问题起了很大作用。

曹丕即位后,继续实行屯田政策,并扩大屯田规模。军民屯田主要分布在现在的河南及淮河流域。当时他置度支中郎将、度支校尉和度支督尉等官,各掌军屯事务。军屯使用士兵和其家属从事生产,对封建国家的隶属性更强。劳动生产时,以“营”为生产基层单位,每营60人。他们缴纳收获物的数量,与民屯相仿。凡有军队驻扎或士家居住之处,多有军屯。他们秋冬习战阵,春夏修农桑。“士家”是指士兵家属,他们另立主户籍,不隶州、郡,世代为兵。士兵逃亡则家属抵罪,士兵的寡妻由主管官为之主配给其他士兵为妻,通婚限于士家之间。他们的子弟除极少数因立功授官者外,一般不能做官,也不能免除士籍。屯田制的推行,开发了荒地,增加了生产,也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帝 - 图1曹操像

东汉末年,在农民起义的猛烈扫荡下,士人流散各地。乡、亭、里组织遭到破坏,致使秦汉以来的“乡举里选”的“察举征辟”制度,事实上已无法实行。“察举”,就是地方官吏考察选拔人才,向中央推荐;“征辟”就是封建王朝直接征聘人才。

公元220年(黄初元年)二月,曹丕为了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援,采纳颍川士族时任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度(即“九品官人法”),在各郡、州设立“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的士人,综其门第(家世官位高低)、德才(德行和才学),定出“品”和“状”,分为九个等级,呈报司徒,作为司徒选任官吏的依据。对于已任职的官吏,由中正官每3年向司徒汇报其任官政绩,予以升降。这种制度在初行时,还能比较重视被选者的“状”(根据被选者的品行、才学的优劣所下的简单评语),略有曹操“惟才是举”的精神。可是到了后来,由于担任中正官的大都是世族地主,他们选举人才的标准,越来越多地放在家世门第上,所以九品中正制度就逐渐变成了世族地方垄断选举的工具。这一制度的变化,到西晋时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从此,世族地主不必有什么才学,也不必有任何办事能力,只要凭借门阀的地位,就可以垄断做官的特权。九品中正制推行的结果,促成了门阀政治的发展。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隋代才被废除。

此外,魏文帝在其父曹操的影响下,还自幼热爱文学,著有《典论·论文》,对我国文学评论的发展颇有贡献。由于魏文帝即位后能继续推行曹操的各项治国之道,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地恢复和发展。据史料记载,从寿阳以西至京都洛阳,一路仓庾相望,粮食相当丰富。

公元226年(黄初7年)一月,魏文帝死。魏文帝死后,由他的儿子曹轈即位,这就是魏明帝。

蜀汉昭烈帝刘备

蜀,三国之一,刘备为开国皇帝。他出生于公元161年,公元221年称帝,公元223年卒,在位3年,终年63岁,年号章武。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属河北)人,是汉朝的远支宗室。刘备少时家贫,与母亲贩鞋织席为业。他自幼好结交豪侠人物,故有“桃园三结义”的传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后,官府与世家豪族纷纷举兵镇压农民起义。刘备在大商人张士平、苏双的资助下,组织起一支队伍,靠镇压起义军发迹,在军阀混战中初露锋芒。但他力量弱小,一直没有固定的地盘。开始,他依附袁绍,后投靠刘表,屯兵新野。公元207年,他“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协助他打天下。诸葛亮先帮他去说服东吴孙权,联合抗曹。经过赤壁一战,刘备占领荆州地区,从此,有了一个比较固定的地盘。接着,他带兵进入益州,自称益州牧。公元219年五月,刘备占领汉中,七月自立为汉中王。公元220年十月,曹操的儿子篡汉称帝后,名义上的汉朝也不存在了。这时刘备的文臣、武将,以刘备是刘氏王朝后裔,应当继承汉统的名义,拥戴刘备于公元221年四月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历史上称蜀汉。

刘备称帝后,首先要战决的就是荆州问题。赤壁大战以后,刘备曾占据荆州。当时孙权军队亦进占江陵,在战争中既为刘备所得,孙权只好承认这个事实,刘备则约定在取得益州后归还。可是,当取得益州后,刘备根本无意归还。为此,双方几乎酿成战争。后来,刘备因慑于曹操的压力,便与东吴相约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把湘水以东的江夏、长沙、桂阳划归孙权。但孙权并不以此为满足,他决心伺机夺回荆州。

公元219年,孙权乘刘备驻荆州守将关羽北攻曹操之机,派大将吕蒙袭击了关羽的江陵。关羽闻讯,急忙撤军回救,在途中被吕蒙擒住杀害。于是,孙权占领了全部荆州。荆州和汉中,原为刘备的两大战略要地,可以随时准备出击,从两面夹攻洛阳;荆州失守后,这个计划就破产了。

为了夺回荆州,也为了给关羽报仇,刘备于公元221年(章武元年)五月,即称帝后的第二个月,就作了进攻东吴的决定。当时蜀国的许多大臣都反对刘备伐吴,但刘备不听。七月,刘备亲率军队向东吴大举进攻。孙权派青年将领陆逊以5万大军抵抗。第二年,即公元222年六月,两军在猇亭(在湖北枝江市)对垒。刘备于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到猇亭一带,把部队移到沿山树林茂密的地方扎起互相连接的军营,计40余座,准备秋后大举进攻东吴。陆逊针对蜀兵军营连结的弱点,认为破蜀的时机已到,便下令向蜀军进攻。陆逊让每个战士各持一把茅草,在接近蜀营时便顺风点火。一时间,风助火势,火借风威,蜀军40多座营寨变成一片火海。然后,吴军乘势全线出击。蜀军因被大火包围,又受到地形的限制,兵力施展不开,便纷纷逃窜。刘备惨败后,因无脸回成都,只好退守白帝城(今四川奉节)。这就是有名的猇亭之战,也叫夷陵之战。这一仗使刘备元气大伤,也是刘备不听劝谏、刚愎自用、急于对外用兵的恶果。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帝 - 图2刘备陵园

猇亭惨败后,刘备忧心忡忡,加上年老力衰,便一病不起。公元223年(章武三年)二月,刘备自知不久将离开人世,便派人到成都将丞相诸葛亮请到白帝城,安排后事。他对诸葛亮说:“你的才干,比曹丕高十倍,必定能够安定国家,成就大业。假如我的儿子刘禅可以辅佐,你就辅佐;如果他不行,你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哭着说:“我一定竭尽全力,效忠贞之节,死而后已”。刘备又告诫刘禅和另外几个儿子说:“我死之后,你们要把丞相看作父亲一样,和他共同治理蜀汉”。是年四月,刘备死在白帝城永安宫,终年63岁。

刘备还给刘禅留下了遗诏,其中有这样的话:“人活五十岁就不算是短命,我已六十多岁,死了没什么可惋惜的,只是非常挂念你们兄弟。你们一定要奋勉,不可懈怠。凡事不能以为是小恶就去做,也不能以为是小善就不去做。你们要努力学习,可阅读《汉书》、《礼记》等,闲暇时要看诸子及《六韬》、《商君书》,可以增长人的智慧,锻炼人的意志。听说丞相已把《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抄写了一遍,你们可以向他请教。”

刘备这样的托孤,在历史上是少见的,说明他对诸葛亮的器重和信任,也表明刘备是一个知人善任的皇帝。以后的事实表明,诸葛亮没负重托。

刘备出身贫寒,白手起家,终成一代开国帝王,原因何在?主要在于他有折而不挠的雄心,败而不馁的大志;在于他善于招贤纳士,收揽天下战将、谋士;在于他用人不论亲疏,不忌富庶;在于他有识人之明,用人之长。所有这些,对于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个统治阶层的人物来说,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同年五月,由他17岁的儿子刘禅即位,这就是蜀汉后主。

吴大帝孙权

吴大帝,名权,字仲谋,14岁时随父亲孙坚、哥哥孙策征讨江东,占据江东六郡。15岁时被举为孝廉、秀才,任阳羡(今江苏宜兴)长,代行奉义校尉。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害身亡,临死之时孙策将重臣张昭以及孙权等召到了床前,嘱咐张昭等人说:“现在天下大乱,如果据有吴、越之众力,保有三江之坚固,便可以坐观成败,进而兼取天下,请诸君好生照顾吾弟,如果仲谋不长进,公等可自取权位。”说完孙策将官印授予了孙权,并对他说:“若论率江东之众冲锋陷阵,与天下英雄争高下,你不如我;若论举贤任能,使众人齐心协力保有江东,我不如你,你当善自为之!”说完孙策于当夜去世,孙权悲痛不已,随后将兄长孙策安葬。

孙策死后不久,孙权便继承其父兄的事业,这时孙权已拥有会稽、丹阳、吴郡、豫章、庐陵和庐江六郡,但这些地方都是新占不久,人心未服,统治并不巩固。为了巩固这些地区,孙权便分兵遣将,开始征伐不服从自己的人,巩固在江东的统治。

由于孙权的叔伯哥哥孙辅担心孙权不能保住江东,便借孙权出行之机,派人拿着书信去邀曹操前来,不想所派之人将书信直接交给了孙权。孙权得知此事后,火速返回。谁知孙辅早有防备,幸亏这时周瑜带兵前来,稳住大局,孙权才免遭伏击,之后孙权将孙辅的左右心腹杀了个一干二净,将他的部下全部分给各将,将孙辅迁徙东部,看管了起来。

镇压了内外叛乱之后,孙权在江东的统治便逐渐安定下来。但他心里明白,要想巩固江东,就必须向中原发展,才能把父兄开创的事业发扬光大。他开始广施仁政,延揽人才。他把内政交给张昭。张昭实行了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流通贸易、繁荣市场的政策,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他把军事交给周瑜,周瑜扩大军员,更新甲仗,重点习练水军,使孙权的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他自己则主要抓延揽人才。看到东吴日渐强盛,吴主孙权又礼贤下士,文武人才都纷纷投奔了来。如鲁肃、太史慈等,都是这时来东吴的。

在中原,曹操的力量已十分强大,他绝不愿坐看东吴的崛起。所以在收拾了刘表父子后,他便沿长江东下,来征服刘备和孙权。面对曹操的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举棋不定。他们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实力,都认为力量差距太大。所以投降派几乎占了大多数,而主战的仅有鲁肃和周瑜。但孙权采纳了周瑜的建议,联合刘备共同抗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赤壁之战后,周瑜等率军经过一年多的战斗,夺取了江陵,控制了江陵以南大片土地。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任命步骘为交州刺史率荤卒甫下,杀了不肯归顺的苍梧太守吴巨,使东吴的势力一直扩展到了交州(今广州)一带。此后,孙权与曹操数有征战,双方各有胜负。后来,因孙权和刘备争夺荆州发生尖锐矛盾,孙权为避免两面受敌,便于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向曹操请降讲和。曹操也知暂时难以战胜孙权,便同意双方修好。此后,孙权便把精力转向了荆州。

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孙权见刘备羽翼已丰,便命诸葛瑾向刘备索要荆州诸郡。不料,被荆州守将关羽统统赶了回来。孙权气愤,遂派吕蒙、鲁肃等率兵攻取。适逢曹军进入汉中,刘备怕益州有失,派使臣向孙权求和,孙权也因力量不足,同意重结盟好。双方商定瓜分荆州,以长沙、江夏、桂阳东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西归刘备。

起初,鲁肃劝孙权对关羽要加以安抚,以求其抗御曹操。孙权便为其子求关羽女儿结婚。而关羽性情骄傲,不但不同意,反而将来使痛骂一通。孙权听后极为愤怒,决心攻取荆州。于是趁关羽抽调兵力增援樊城之际,亲率大军,夺回荆州,并将关羽父子斩杀。刘备在听说关羽被杀的消息后大为生气,于是率兵前来报仇。而孙权这时早有防备,命令部队将刘备打得溃不成军。这次战役使得刘备从此一蹶不振,而东吴的势力也进一步得到巩固。

江东巩固以后,孙权也有称帝之意,因为早先曹丕和刘备相继称帝。但考虑到力量尚微,难以威命众人,所以没有急于称帝。当诸葛亮带领蜀军对魏国不断发动进攻,敌国没有精力对付东吴时,孙权建国称帝的时机终于成熟。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孙权称帝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改元黄龙。他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吴大帝。

孙权称帝后,早期与群臣推诚相处,君臣和睦,上下同心,他还能知人善任,而且善抚将士,虚怀若谷,从善如流,对臣下的正确谏诤,勇于采纳。但孙权到了晚年,刚愎自用,猜忌群臣,信用奸佞,排斥忠良,与前期英雄作为相比,判若两人。252年4月,71岁的孙权因患风疾病死于建业宫中,享年71岁。

知识链接

曹操、曹丕的薄葬

三国时期,帝王征战不休,国家经济凋敝,无暇也无力大造陵寝,而秦汉诸皇帝陵屡遭盗掘破坏,也使这些帝王不再热衷于建造高陵大墓。魏国的皇帝,自武帝曹操始,皆主张薄葬,他们一改秦汉皇帝在平地起丘造陵的旧制,凿山为陵,丧葬一切从简。魏文帝曹丕生前留下终制,确定“寿陵因山为体,不封不树,不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提出在他死后“棺椁足以朽骨,衣衾足以朽肉而已……无施苇炭,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种种愚俗一概不用。

魏国皇帝凿山为陵,堪称一大发明。在山坡上造墓,可以借山体以显其势,并且要比在平地造墓坚固得多。这一发明,被后世的许多皇帝所采用,但曹氏父子薄葬的主张,他们却弃之不纳。

第二节 两晋名帝

晋武帝司马炎

晋武帝,名炎(236~290年),字安世,晋王司马昭的长子。他的父亲司马昭当时是魏国的晋王,并被加九锡,掌握了魏国的大权。本来按照封建时代立嫡以长的制度,司马炎本该是合法的王位继承人,但其父司马昭把小儿子司马攸过继给自己的哥哥司马师为子,并打算立他为世子。所以每次见到司马攸,便拍着自己的宝座对他说:“这是桃符(司马攸的小名)的座位。”其宠爱之情溢于言表。虽然司马昭有这个意思,但许多重臣以历史上废嫡长引起祸乱的事例谏争,因此到了晚年,司马昭不得不以强大的政治理智克服个人情感上的好恶,接受了大臣们的建议,立司马炎为世子,后来顺理成章地接受禅位做了皇帝。

司马炎接受禅位后心里并不轻松。他很清楚,虽然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但危机仍然存在。要想巩固获得的政权,进而完成吞并东吴、统一中国的大业,首先必须要强固统治集团本身的凝聚力。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采取怀柔政策。为此司马炎在即位的第一年,即下诏使已成为陈留王的魏帝在天子祭祀天地以及上书等时不称臣。同时又赐安乐公刘禅的一个儿子为驸马都尉,第二年又解除了对汉室的禁锢。这不但缓和了朝廷内患,尤其是消除了已成为司马氏家族统治对象的曹氏家族心理上的恐惧,而且还安定了蜀汉人心,进而为赢得吴人的好感,在吞并东吴上取得了主动权。

为了尽早地使国家从百业凋敝、社会动乱的环境中摆脱出来,为统一打下牢固的基础,他派大将羊祜陈兵吴境,伺机灭吴。司马炎知道吴国是个建国很久的国家,不是轻易可以灭掉的,所以,羊祜虽然准备得很充分,但直到他死,也没实现灭吴的愿望。羊祜临死,向司马炎推荐了大将杜预。他说杜预是一员儒将,运筹帷幄,有足够的能力担当灭吴的大任。司马炎立刻把攻吴的指挥权给了杜预。杜预挥兵袭击了吴守将张政,张政大败,但张政知道吴帝孙皓是个多疑而残酷的家伙,就隐瞒不报。杜预看准这一点,就把一部分俘虏送回吴国。这一来,吴帝恼火了,立刻把张政调离军队。这样,杜预就把吴国最有能力的将军除掉了。杜预又联合大臣一齐给司马炎上书,请求他下决心伐吴。

公元279年,司马炎终于下了灭吴的命令,二十几万大军分六路深入吴地。吴军也曾想办法抵抗,如在江中水下布铁锥,水上设铁链,但都被晋军破除。六路大军在吴都建业会师,在杜预指挥下,开始攻城。孙皓在知道自己已是瓮中之鳖后,率领群臣投降了西晋,全国实现了统一。

统一全国后,司马炎出台了许多英明之策。首先,他致力于巩固政权,对三个国家的遗属很是优待。如他让魏帝曹奂仍用皇帝仪仗,上书也不用称“臣”。他令刘禅仍居安乐公的位子,还让他的一个子弟做驸马都尉。对新投降的孙皓也给以宽容,仍给他们安全、优厚的生活。这样做影响很大,使三国贵族渐渐承认已成的现实,不再想反叛了。

对广大农民,他推行“占田制”,以代替原来的“屯田制”。规定男子可占70亩,女子可占30亩。这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村安定下来。有了农业基础,商业、手工业也迅速发展,整个国家经济呈现一派繁荣。

另外,他实行无为而治,以此为中心,他下了五诏书:一诏正身,要求官吏们做个廉政爱民的好官;二诏勤百姓,勤于为民办事;三诏抚孤寡,对有困苦的人要及时抚恤;四诏敦本忽末,对关乎国计民生的农业要重视,对别的行业(如商业)要抑制;五诏去人事,精简机构汰裁冗员。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帝 - 图3司马炎草书作品

这些措施恢复了战后经济的发展,稳定了新建立的晋政权。但在随着国家逐渐安定之后,司马炎也开始奢侈荒淫起来。先是大修祖庙,弄得富丽堂皇,耗费了许多金银。接着,又把吴国的宫女全部接收下来,据说有5000之多,加上原来的已达上万!面对这么多的女人,一个司马炎实在忙不过来。每天他坐着羊拉的车,在宫城中慢慢行走,挑选中意的宫女侍寝。宫女们为了得到这一机会,在门口插上竹枝撒上盐巴,用来吸引给皇帝拉车的羊停下来。

另外,他的衣食住行都穷奢极欲,超过有史以来的所有皇帝。这种奢靡之风大大影响了国人,大臣豪门纷纷效法,也刻意追求起来,相互夸富、斗富。有的富人一掷千金,一饭上万。如富豪石崇常常把金银珠宝毁给人看,以示自己的豪气。他请客时,如果客人饮酒没有尽兴,他就把侍女杀掉,有时一连杀几个人,其残酷令人发指!

本来自魏明帝之后,社会风气就趋于奢侈,现在晋武帝司马炎又推波助澜,西晋的朝野奢侈之风随处风行。由于晋武帝司马炎纵欲纵乐,很快就体虚力亏,朝不保夕。太熙元年(290年)三月,晋武帝司马炎病笃。四月,这位风发一时的开国皇帝便与世长辞,享年64岁。

晋元帝司马睿

晋元帝(276~322年),名睿,字景文。司马懿的曾孙,司马觐子。他出生于动乱的战争年代,经过了战争的洗礼。他的父亲是西晋朝的琅琊王。父亲去世后,他世袭了父亲的职位。随后又被提升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由下邳移镇建邺(后又改名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

公元316年八月,西晋宣告灭亡,他的部下看到时局不稳,于公元317年3月辛卯日拥奉他为晋王,改年号为“建武”。公元317年三月丙辰日称帝,定都建康,史称东晋。

司马睿即位后,因为他在皇族中声望不够,势力单薄,再加上本人才能也不高,社会交往不足,所以得不到南北士族的支持,皇位不稳。为了能够保住皇位,他重用了政治家王导。王导运用策略,使南方士族极力支持司马睿,也使北方南迁的士族也决意拥护司马睿,维持了东晋政权,稳定了动荡的局面。司马睿十分感激王导,任命他为宰相,执掌朝政,让他的的堂兄王敦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军事,握有重兵,控制军权。其他重要的官职,大多数都由王导家族担任。从实际上看,东晋王朝,已经成了王导和司马睿共同掌握的朝廷。司马睿在登基大典上,几次请王导和他一起坐上宝座,接受群臣拜贺,王导谢绝。时人曾流传说:“王与马,共天下。”

司马睿在稳定了皇位后,开始不满“王马共天下”的局面,他开始起用刘隗、刁协为心腹,以此来削弱王导的势力,并暗中进行军事部署,试图将王导的势力排除出去。但这时的王敦已经察觉,他先发制人,从武昌起兵击败刘隗,进入建康,杀死刁协。在王导的劝说下,王敦这才退兵回了武昌,政权仍然由王导控制。

看到无法将王导排除出去,司马睿觉得自己贵为天子,只是有名而没有实权,跟一个傀儡一样,于是渐渐忧愤成病,卧床不起。他想到大臣中只有司徒荀组对自己比较忠顺,就任命他为太尉兼领太子太保,打算让他参与朝政,钳制王导。不料司徒荀组受任不久就病死,司马睿更加忧伤,病势加重。

公元322年闰十一月己丑日晚,司马睿病死于建康宫中的内殿,享年47岁。

晋明帝司马绍

晋明帝名司马绍,出生于公元299年,公元322年即位,至公元325年卒,在位3年,年号太宁。

司马绍的母亲是燕代人,这一带多是汉人与鲜卑人杂居,而司马绍从相貌上来说有点像鲜卑人,王敦就曾骂他是“黄须鲜卑奴”,可见母子二人其实都可能有鲜卑血统。

明帝小时候非常聪慧,有一次他坐在元帝腿上,恰巧有个从长安来的人汇报情况,元帝询问洛阳一带的局势。等长安使者走了后,元帝问司马绍:“你认为长安和太阳哪个近?”司马绍不假思索即答道:“长安近,因为没有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元帝对他这个回答非常惊奇。第二天元帝大宴群臣,为了在大臣面前显示自己孩子聪颖,就又问了司马绍一遍。结果司马绍的回答却是日近,元帝大惊,问他怎么和昨日回答的不一样。司马绍就解释说:“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却看不见长安,所以是太阳近。”元帝和大臣都啧啧称奇。

司马绍即位后,办的一件大事就是平定王敦叛乱,巩固了东晋政权。

明帝即位时,王敦为扬州牧,他看到王家势力逐渐受到排挤,便欲叛乱反晋。当他从武昌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后,便加紧了夺取政权的准备。但是,在太宁二年(324年)5月时,王敦却患病,日益加重。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帝 - 图4古老的长安城

王敦觉得自己时日无多,就命中书令温峤伪造诏书,封养子王应为卫将军,封兄王含为骠骑大将军。同僚钱凤问王敦:“你如果有个三长两短,将后事交给王应吗?”

王敦回答:“非常之事,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应还年少,怎能当起大事?我如果真的不行了,只有三计可行。”钱凤反复问:“是哪三计?”王敦说:“我死以后,即释兵散众,归事朝廷,保全门户,这是上计;若还退武昌,聚兵自守,贡献不废,便是中计;及我尚存,率众东下,万一侥幸,这就是下计了。”钱凤听后退出与同党说:“公说的下计,实为上策,我们照此行事吧!”于是计划起兵,攻打建康。

温峤得知王敦要谋反,就到建康与国舅庾亮商议,奏知明帝。明帝得之消息后,为了探求虚实,掌握军情,乘巴滇骏马,身边只带一人,微服私出,深入王敦营垒。但是却被王敦的军士发现,王敦立刻派骑兵追捕。明帝逃走时,将所骑马匹排出的粪便用水浸湿以降温,以示早已逃离,又拿出七宝鞭交给路旁卖食物的婆婆,并要她出示给追来的骑兵。晋明帝走后不久,追兵就来到,并询问婆婆,婆婆于是取出七宝鞭,并称那人已经走得很远。骑兵们顾着传玩七宝鞭而在那里停留了很久,而且见马粪已冷,以为追不及了,于是都没有再追,晋明帝亦因此成功逃脱。

太宁二年(324年)六月,明帝颁诏历数王敦、钱凤的种种反叛罪行,并立即派司徒王导、丹阳尹温峤等率军30万,水陆齐发,攻打王敦。明帝还亲御六军,统帅诸军前往征讨。

明帝下诏出兵的消息传到姑孰后,王敦非常恼火,立即令钱凤、邓岳等率众5万,让他的哥哥王含为领兵元帅,共奔京师迎敌。温峤烧朱雀桥,屯退水北,以阻敦军。不久,因王敦死去,兵无斗志,明帝很快地平定了叛乱。

太宁三年(325年)七月,明帝忽得暴疾而亡,年仅27岁。明帝死后,太子司马衍即位,时年5岁,这就是晋成帝。

知识链接

死于妇人之手的东晋孝武帝

太元二十一年(397年)九月的一个晚上,孝武帝与宠妃张贵人一起饮酒。张贵人不会饮酒,多次委婉推辞,可孝武帝酒兴发作,非让她陪饮不可。张贵人撒娇地说:“妾偏不饮,看陛下还能治罪吗?”孝武帝假装生气地嘿嘿冷笑一声,说:“你的年龄已近三十,人老珠黄。你要不饮,就废黜了你。宫中的佳丽都是千娇百媚,比你年轻美貌,难道非得宠爱你吗?”

孝武帝的话,本是一句戏言,但张贵人却信以为真。于是,趁孝武帝酒后昏睡,她竟派侍女抱被蒙头,把孝武帝活活地闷死了,死时才35岁。时正是司马道子掌权,司马道子是孝武帝的弟弟,二人之间存在矛盾,所以这件贵人弑君的大事竟未予追究。

孝武帝死后,由其长子司马德宗即位,就是晋安帝。

第三节 南北朝名帝

宋武帝刘裕

宋武帝刘裕出生于公元363年,公元420年即位,至公元422年卒,终年60岁,在位3年。年号:永初。

刘裕出身寒族,小名寄奴,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人。他年轻时,由于家境十分贫寒,种过地,砍过柴,捕过鱼,做过小买卖。后来,他参加北府兵,成为刘牢之的部下。他先后镇压了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起义,讨灭了攻入建康的野心家桓玄,从而逐步掌握了东晋的军事大权。

刘裕很聪明,他懂得自己出身微贱,要达到篡位称帝的政治目的,没有一定的政治资本是不行的。为建功树威,刘裕曾于义熙五年(409年)和义熙十二年(416年)先后讨伐南燕和后秦。经过两次北伐,他把东晋的北界,从淮、淝推进到了黄河南岸,在失陷100年的长安城头,重新又插上了汉家王师的旌旗。这期间,刘裕又出兵荆州和益州,也都凯旋而归。

刘裕功勋卓著,是东晋以来任何一个权臣、名将都不可比拟的,因而他在朝野都赢得了很高的声望。这样就为其夺取东晋的政权捞取了巨大的政治资本。公元419年,他被晋封为宋王后,压倒了一切政敌。第二年六月,又和他的心腹傅亮密谋篡晋,当了宋朝的开国皇帝。

刘裕受禅称帝后,十分重视寒人掌政,改变了魏晋以来门阀垄断政权的局面。因为门阀的特权地位,决定了他们凭门第出身,便可世代相袭从中央到地方的官职,无须具备什么样的政治才能。因此,刘裕在日常统治事务中,不得不委任一些有才能的寒人来处理问题。这样一来,就使大族失去了统治能力,给寒人掌握实权提供了机会。于是,寒人有的因真才实学受到执政者的宠信,有的因军功卓著受到擢拔,权力逐步提高。如宋武帝封寒人戴法兴为中书舍人后,凡属用人、行政及赏罚方面的大事,都与他商量决定。后来武帝死去,由他的儿子即位,一切大政也都由戴法兴决定,连宗室辅政大臣也要听戴法兴指挥。所以,当时民间称戴法兴为“真天子”,称小皇帝为“假天子”。

鉴于东晋灭亡的教训,宋武帝很注意集权于中央。对于反对他的人,决不心慈手软,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击。著名的高门土族王愉、谢混等人,都曾因反对他而被处死。宋武帝很注重对荆、江两郡的控制,因而,他派出镇守两郡的将领,都是他的亲属或亲信。此外,针对当时“治纲大弛,权门兼并,强弱相凌,百姓流离”的情况,宋武帝采取了一些抑制土地兼并的办法,以缓和矛盾,巩固统治。会稽余姚大族虞亮因藏匿隐户1000多人,被宋武帝发现后处死。当时许多豪强地主封占山湖沼泽,农民打柴、捕鱼都要向他们缴税,而宋武帝却下令禁止豪强向农民征税。对于从前因军事需要而被征发的奴僮,他下诏一律交还原主。有的奴僮已经死亡或因有功而被放免的,由政府偿还原主身份。

宋武帝在东晋、南朝统治者中间,是一个比较开明的皇帝。他有时发表言论,群臣多半是随声附和,唯有郑鲜之经常据理力争。宋武帝当时听了虽不高兴,但过后却对人说:“我没什么学问,道理讲不透,诸贤臣多是宽容。只有郑鲜之不这样,我表示特别感谢!”

宋武帝生活也是比较节俭的。他宴饮不多,嫔妃也很少,左右侍从不过十余人;有时还步行到附近大臣家里看望或谈心。宁州曾经给他贡献琥珀枕,光色华丽。宋武帝听说琥珀能治疗创伤,就叫人把琥珀枕打碎,分送给手下的将领受用。他的一些公主出嫁,陪送的嫁妆也不过20万,没有锦绣和金珠宝玉等装饰之物。永初三年(422年)五月,武帝病死在西殿,享年60岁。

齐高帝萧道成

机会只会垂青于有准备的人,萧道成把握每一次机会,平步青云,最终抢到了君临天下的宝座。遗憾的是还没等到南齐兴盛的局面,就离开了这个他苦心经营的世界。

由于宋武帝刘裕的继母为萧氏,故萧道成的父亲得以在刘宋为官,且因军功屡迁。所以,萧道成的为官之路也很顺利。到明帝初年,萧道成已官至右将军。多年的征战和宫廷生活,培养了他丰富的作战经验和指挥才能,还有敏锐的洞察力。

公元465年,南朝统治集团发生了一场大混战。其中一方是以晋安王刘子勋为首的孝武帝系诸王,另一方是以明帝为首的文帝系诸王。四方州郡大多举兵响应晋安王刘子勋,明帝势单力薄,处于斗争弱势。在宋皇室内部爆发的这场大规模混战中,萧道成审时度势,选择站在明帝一边。因为他知道虽然,刘子勋人多势强,但内部纷争也不少,再者,他到那边也得不到重用,或者即使被重用了,也会遭到各藩王的猜忌。而在明帝这一边,正因为其力弱,他才能被委以重任。结果证明他这个选择没错,他随即被授以辅国将军,率军讨伐叛军。明帝平定四方之乱后,萧道成与其他忠于明帝的将领迅速崛起,成为国家的重臣藩将。萧道成靠着远大的眼光,让自己走入了皇帝心腹的行列。

不过,皇帝往往是多疑的,他需要你的时候,臣子就是他的依靠,得到重用;然而当这臣子的权力越来越大后,皇帝又会猜忌。公元467年,萧道成任南兖州刺史。四年后,他接到调令,让他回京任黄门侍郎、越骑校尉。萧道成以敏锐的观察力得知,这一定是明帝的猜忌,如遵命回京,那就离被打击不远了。如果抗命的话那么就等于是在给明帝一个讨伐借口。于是,他故意挑起与北魏的争端,以边境紧张为由避开了祸端。

这时的明帝已经知道自己身体不好,难以长命。为了保住年幼的太子刘昱不在未来受到威胁,已经杀了好几个兄弟。一些有影响的重臣也被他逐出了朝廷。不久后,明帝召萧道成进京,部下都怕他有何不测纷纷劝阻。萧道成又以超人的判断力,不带一兵一卒火速回京。明帝见他如此,便打消了对他的怀疑。明帝死前,他被明帝命为托孤大臣辅佐幼主刘昱。

公元474年,江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起兵,直逼京师。萧道成见朝中大臣无人敢应战,认为这是一个谋权并树立威信的好机会,于是自告奋勇,请命出战。当日,萧道成加平南将军,率兵前去平乱。因为刘休范有备而来,朝廷仓促应战,故而实力悬殊。战斗中,萧道成多次处于劣势。后来还是他用计杀了刘休范,叛军见首领已死,自然无心恋战,萧道成顺利平息了叛乱。萧道成由此威望大增,被任为中领军,南兖州刺史,留任建康,并与袁桀、褚渊、刘秉一起,轮流当值决事,被称为“四贵”。从此,萧道成逐渐掌握了朝政。

刘昱凶狠残暴,以杀人为乐,萧道成因功高权重而遭其嫉恨。几次险遭杀害,故深为忧虑,遂起废立之心。那些不满刘昱的人纷纷投靠萧道成。

公元477年农历七月七日晚,刘昱被杀后,王敬则立即跑到萧道成的府上,报告刘昱已被左右杀死,并请萧道成入宫主事。萧道成听后仍不敢开门,害怕是刘昱设下的圈套。王敬则急中失智,隔墙把刘昱的人头扔进去,打消了其顾虑萧道成这才换上戎装,骑马直奔皇宫。他来到承明门,对门内称是皇上回宫,因为平时刘昱回宫时,守门卫士怕惹祸不敢看他,所以萧道成等顺利进宫。

天一亮,萧道成以太后令召袁桀、褚渊、刘秉入宫商量大事。用武力逼迫三人不再管理朝政,于是萧道成做主,让安成王刘准做了皇帝,萧道成出镇东府,任司空、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尽掌刘宋朝政大权。

萧道成掌握了刘宋政权后,又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在朝廷大小的军政部门。其实这时候萧道成已萌生代宋自立的野心,他开始为篡位事宜进行准备。

他首先要做的,就是镇压荆州刺史沈攸之和袁桀等人的起兵反对,清除所有反对势力。沈攸之本来与萧道成关系很好,萧道成的长女还许给了沈攸之的儿子。可是萧道成迎立刘准,专权朝政后,沈攸之开始不平衡起来。因为他也曾是刘宋的重臣,自己当时可比萧道成的威望高,于是领兵来犯。萧道成得知后,马上调兵遣将。然后自己亲自去了石头城见袁粲,以与之同谋。然而袁粲却避而不见,袁粲自有他的心思,他想与刘秉等人除掉萧道成,力保刘宋江山。幸亏后来有人告之萧道成,于是他命王敬则为直阁,以监督防范袁粲等人。

袁粲与刘秉等要谋杀萧道成之日,因为刘秉恐惧,提前暴露了目标,让萧道成先发制人,结果袁粲等人皆被杀。这股反叛势力被消灭后,萧道成得以全心对付沈攸之,并移居阅武堂。以黄回为平西将军,将重兵西上作战,又派心腹随军前往。

沈攸之率大军出来,以为能争得个半边天下,却不料每战皆败。最后实在是走投无路,与儿子沈文自缢身亡。平定沈攸之叛乱后,萧道成又将曾经参加过反叛的黄回杀死。从此以后,萧道成的主要反对派就全部被消灭了。他离皇帝的位置也越来越近。

萧道成要代宋称帝,就需大量网罗有识之士和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时贤参赞大业。比如,只有20多岁的王俭,好学博闻,少有宰相之志,颇为当时的人看好,萧道成就命他为太尉右长史,太尉府中的大小事都由他来处理。还有其他出身名门的王僧虔、王延之等,都为萧道成所用。

萧道成还利用一切手段争取褚渊的支持。一次,他到褚府造访,说了一大套闲话后才道:“我做了一梦,梦到我应得官。”褚渊答:“萧公刚加太尉、都督,恐怕一二年间不容移官,况且吉梦也未必应在旦夕。”见褚渊不答应,萧道成无奈而归。后来,他派人对褚渊频频施压,褚渊才不敢反对。公元479年,萧道成又晋为相国,封为齐公,加九锡。齐国的官爵礼仪等也都是完全模仿朝廷而设。可见其当时也只是在找时机而已。不久后,刘准就禅位于萧道成。他终于代宋称帝,建立南齐。

萧道成即位后,一心操持政务。为了稳固基业,萧道成广开言路,要群臣议政,大臣们有的建议废除宋时苛政细制,有的建议停止讨伐交州,有的建议减免宋时的苛捐杂税,限制贵族富民封掠山湖侵渔百姓等等,百官积极提出自己的建议,萧道成皆加以重赏,并根据百官的建议一一予以解决。针对宋奢侈浪费之风,萧道成特别强调节俭。一次,他发现主衣库中有玉带,很不高兴,马上命人击碎。又命人翻检有何异物,凡认为能助长豪华奢侈风气的,全部销毁。他常说:“使我治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土同价。”公元482年,萧道成病重,临终告诫太子:“宋氏若不骨肉相残,其他族岂得乘其衰敝而取代之!汝深戒之。”三月,这位叱咤风云的南齐开国皇帝逝世,时年56岁。

梁武帝萧衍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萧衍出生于建康。479年,齐高帝萧道成建齐,萧氏家族顿时成为贵族。有了这样的便利条件,再加上自身的条件,萧衍在仕途上可以说是平步青云。

永元三年(501年)三月,南康王在江陵即皇帝位,改元中兴。此后,萧衍彻底击败了萧宝卷的军队,以太后令废其为东昏侯。随后萧衍被任命为中书监、大司马、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并被封为建安郡公。此后,萧衍在朝中权势日盛。天监元年(502年)正月,萧衍进位相国,“总百揆,扬州牧,封十郡为梁公,备九锡之礼”,随后“增封十郡,晋爵为王”。四月,以太后令即皇帝位,以梁为国号,建元天监。

梁武帝萧衍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时时惟才是举。另外,梁武帝还鼓励耕种,提倡节俭。他本人身体力行,常常身穿粗布衣服,每顿都吃素菜。每次选拔长吏时,他也会以廉洁作为考核项目之一。尚书殿中郎到溉、左户侍郎刘鬷以廉洁著称,分别被擢升为建安内史和晋安太守。

在法律制度上,梁武帝令人编纂《梁律》二十卷、《令》三十卷、《科》四十卷,使得官吏能依法治国,百姓能有法可依。在教育方面,梁武帝广开学舍,聘用《五经》博士,大力推行已经中断了的儒学,为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除此之外,梁武帝还善于纳谏。梁武帝在位期间责罚不公,对贵族、朝士等多有偏袒,而对百姓却异常严格。百姓一旦有罪,连坐家中老幼;一人逃亡,全家都要为质。一次,梁武帝到郊外祭祀,秣陵的一位老人拦驾上谏说:“陛下为法,急于庶民,缓于权贵,非长久之道。诚能反是,天下幸甚。”此后,梁武帝牢记于心,对百姓中犯罪者多有宽缓。

在梁武帝的治理下,齐朝时造成的社会弊端和遗留的矛盾得到消除或缓解,梁朝逐渐显现出了繁荣景象。然而,梁武帝虽然创造了齐朝的昌盛,但也导致了齐朝的衰落。

梁武帝为人有孝道,慈善而恭俭,且博学能文,对阴阳、卜筮、骑射、声律、草书、隶书、围棋等无不精通。他勤于政务,“冬月四更竟,即起视事,执笔触寒,手为皴裂”。到了晚年更加节俭,长期不食鱼肉,每天只吃一餐,且以贫民所吃的菜羹、粗饭为食,遇到繁忙时“日移中则嗽口以过”。他一冠戴三载,一衾盖二年,“后宫贵妃以下,衣不曳地”。梁武帝也不饮酒,不遇宗庙祭祀、大宴、法事等都不曾作乐,虽然居于暗室,但衣冠整齐,在盛暑时也不解衣。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帝 - 图5梁武帝萧衍画像

然而,梁武帝对待小臣却以大宾之礼,且过于宠爱士人,以至于牧守经常渔肉百姓。另外,他宠信小人,且多造塔庙。由是,“江南久安,风俗奢靡”。不仅如此,梁武帝崇尚文雅,遂疏简刑法,公卿大臣都得以免罪。于是,奸吏玩权弄法,贿赂日盛;王侯子弟多骄淫不法。梁武帝年迈,开始厌烦各种政务,又一心向佛,每当审断重罪时都会整日不悦。即使发现反逆之事,他也只是哭着宽恕谋反者。王侯因此更加骄横,或于白昼在街市上杀人,或于暮夜公然剽掠。一些畏罪潜逃者匿于王侯之家,有司便不敢搜捕。梁武帝虽然深知社会弊端,但因沉溺于佛学慈爱,始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太清二年(548年)八月,羯族人侯景发动叛乱,率兵攻入建康城。85岁的梁武帝萧衍临危不惧,问部下:“还能战吗?”部下答曰:“不能。”萧衍叹道:“梁之天下,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于是,端坐太极东堂接见侯景。他从容问话:“侯将军是哪一州人,因何兴兵犯阙?妻子儿女还在北方吗?”侯景见此情形,竟不敢仰视,以至于惶恐不知所对,最终诺诺而退,方敢喘口粗气:“我鞍马征战,矢刃交加,并无所怕,今见萧衍,却有惧怕之意,果真天威难犯!”

此后,丞相侯景控制了梁朝朝政。但无论侯景奏请什么事,梁武帝总是反对。后侯景怀恨在心,不仅不搭理梁武帝,而且还裁节其已够节俭的膳食,使得梁武帝忧愤成疾。太清三年(549年)五月,梁武帝在净居殿休息,因口苦向左右要蜂蜜而不得,很快离开人世。

孝文帝拓跋宏

北魏孝文帝,复姓拓跋,名宏,公元467年生于平城,其父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

孝文帝生于一个动荡的年代。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鲜卑拓跋氏的代国乘机复国,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439年,北魏终于统一了黄河流域。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那里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逐渐放弃了游牧生活,成为农业居民。但是,北魏统治还不稳定,各族人民不断发动武装起义,反抗北魏的残暴统治。北魏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也十分激烈。

孝文帝是由祖母冯太后培养长大的。冯太后对孝文帝要求十分严格,督促他认真学习儒家经典著作,认真总结汉族封建帝王丰富的统治经验。从486年起,在冯太后指导下,孝文帝开始处理国家大事。

1.推行俸禄制

北魏建立以来,对文武百官,不给俸禄,任凭他们去贪污掠夺。因为鲜卑拓跋部本是一个野蛮的好战集团,一走上历史舞台,便以战争掳掠为业。当鲜卑拓跋部统治了广大经济文化较先进的地区后,战时的掳掠方式便以平时贪污的形式继续下去。史书记载:“魏百官不给禄,少能以廉自立者”,“唯取于民”。有一次拓跋焘要出征,让公孙轨负责向老百姓征调驴子,用来驮运军粮。公孙轨竟然下令,每头驴另加绢一匹。验收时,只要驴身上束着一匹绢就算合格,所以当时人说:“驴无强弱,辅脊(背着绢)自壮(就算壮的)。”这个公孙轨,贪污成性,刚做官时,“单马执鞭”而来,卸任回家时,竟然是“从车百辆,载物而南”。官吏的贪赃枉法加重了人民负担,激起了人民反抗,威胁着北魏的统治。于是孝文帝改革首先是以“班禄”作为突破点的。

公元484年,孝文帝开始“班百官之禄,以品第为差”,对官吏实行俸禄制。同时规定:“户增帛三匹,粟二石九斗,为官司之禄。”为禁止贪污,制定了严惩的法律,“赃满一匹者死”。

俸禄制的实行,增加了人民赋税负担,但比以前任凭官吏恣意贪污、掠夺来说,对人民是有利的,因而遭到一批鲜卑贵族顽固派的抵制和贪官污吏的反抗。但孝文帝毫不手软,3个月内先后因贪污被治罪处死的就有40多人。有一个叫李洪之的官员,因贪污被押到平城,孝文帝亲自审问后赐死。这人自称是孝文帝的舅公,是显室贵戚。虽然事后孝文帝向一些大臣泄露,说这个舅公是冒牌的,但在当时震动确实不小。此后,北魏的吏治出现了一个较为清明的时期。

2.均田制和三长制

十六国时期,中原的生产受到极大的破坏。北魏统一之后,生产有了恢复,但速度很慢。“良畴(田)委(被抛弃)而不开(耕种),柔桑枯而不采”,就是这一情况的真实写照。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坞壁主继续扩大对荫户的占有,使朝廷收入受到影响,中原地区自耕农的破产、流散,也使阶级斗争激化,加深了北魏的政治危机。

强大的政权力量和中原大量存在的荒地,劳动力与土地分离,有权和占有权混乱。为北魏提供了推行均田制的主观力量与客观条件。于是,公元485年,孝文帝颁布了均田令。均田令规定:男夫15岁以上受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人受露田20亩;奴婢与平民一样授田。4岁以上的耕牛,一头授田30亩,限4牛。所授露田,基本上是无主荒地,如是休耕一年的,多授40亩;休耕2年的再多授40亩。露田不准买卖,身死或年逾70岁者,必须归还政府。桑田为世业田,不再还给政府,但要在三年之内种上规定的桑、榆、枣树。田地不足的地区,居民可以向空荒处迁移,迁往他郡。

孝文帝实行的均田制,是北魏早先实行的“计口授田”的推广和发展。它只限于在政府控制的无主荒地上实行,并不侵犯地主已占有的土地,而且还通过奴婢和耕牛授田,使地主比贫苦农民拥有更多的田地。均田制的推行有利于北魏中央政府力量的加强,促进了荒地开垦,对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公元486年,孝文帝又颁布了三长制。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税和征发徭役,它是北魏的基层政权组织。三长制与均田制相辅而行,加强了政府对人民的控制,同时也通过清查户籍,与豪强地主争夺劳动力、争夺人口,使向政府纳税的户口大大增加,相对地减轻了每户农民的负担。三长制实行后,北魏政府颁行了新的赋税标准,一夫一妇每年出帛一匹、粟二石。农民比过去的赋税负担确实减轻了不少。

3.迁都洛阳

公元490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亲政。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接受汉文化,消除鲜卑族和汉族间的隔阂,以便进一步拉拢汉族地主士大夫,巩固北魏的统治,孝文帝决心把都城从位置偏北的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中原的洛阳。

孝文帝知道迁都一事必然会遭到贵族大臣们的反对,于是他便把文武大臣召集起来,声称要亲自率军进攻南齐。这时,以任城王拓跋澄为首的文武大臣,信以为真,纷纷表示反对。孝文帝假装生气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任城王拓跋澄也毫不示弱,反驳说:“国家是陛下的国家,但我们是国家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退朝后,孝文帝单独把拓跋澄传到宫中,给他讲了他明为南伐,实是迁都的打算,拓跋澄恍然大悟。于是,在以后的议论时,便积极支持孝文帝“南伐”。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帝 - 图6洛阳古城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骑30万,大举南伐,走到洛阳,正好碰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行军遇到极大困难。多数大臣主张回师平城,孝文帝执意不肯,坚持南进。九月的一天,孝文帝全副戎装,骑在马上,下令三军往南进发。大臣们跪在马前,叩头谏止进军。孝文帝满面怒容,对这些人说:“我要统一天下,你们这帮人却屡次阻挠大计。谁再说,就办谁的罪。”说完就整一整马鞭,仿佛要出发了。一个叫拓跋休的鲜卑贵族,仍然跪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劝阻皇帝不要南进。这时,孝文帝表情缓和,用商量的口气对群臣说:“这次出兵,劳民伤财,不可无功而返,不南进,便迁都。你们赞成吗?赞成的站在左边,不赞成的站在右边。”大臣们知道当时南伐危险,于是尽管有的内心不赞成迁都,也站在了迁都这一面。迁都一事就这样定下来。孝文帝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说服贵族们同意迁都。第二年,孝文帝又亲自回平城,给那些不愿意迁都的王公贵族做了大量说服工作。不久,就正式迁都洛阳。洛阳是当时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迁都洛阳对北魏和拓跋族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4.实行汉化政策

迁都之后,从平城迁到洛阳的人,叫做“代迁户”,总数约100万人。一部分拓跋族人民便在中原定居下来。迁都后,摆脱了贵族传统保守势力的影响,北魏的汉化改革更广泛,更迅速了。公元494年,孝文帝下令禁止鲜卑服装,要求鲜卑人改穿汉服。有一次,孝文帝在洛阳街上看到一个鲜卑妇女坐在车上,仍穿着鲜卑服装。于是在群臣朝见时,孝文帝责备任城王拓跋澄督察不严,奉行命令不力。公元495年,孝文帝又下令禁止鲜卑族讲鲜卑语,一律改说汉话。规定朝臣不准讲鲜卑语,30岁以上一时难改,讲鲜卑语可以不予处罚;30岁以下,必须讲汉语,否则要降职。后来,又进一步规定,谁在朝中讲鲜卑语,就要撤职。鲜卑姓氏多为复姓(音译),为了消除姓氏上的胡汉差异,北魏孝文帝在公元496年下令改拓跋氏为元氏,北魏所统部落的复姓,也同时改为单姓,如穆陵氏改为穆氏,步六孤改为陆氏,独孤氏改为刘氏等。孝文帝还规定“代迁户”都在洛阳落籍,死后要葬在北邙山(今洛阳的北面)。孝文帝还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他自己身体力行,娶崔、卢、郑、王汉族四大姓的女子入宫,又为他的5个弟弟娶汉族大姓女子做正妻。他的女儿也嫁给汉族大地主,如范阳卢氏,一家就娶了3位公主。政治利益进一步把鲜卑统治者和汉族高门地主联结在一起了。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帝 - 图7鲜卑服装

5.冲破阻力坚持改革

历史上任何一次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过激烈的斗争。孝文帝改革也是如此。孝文帝的太子拓跋恂,不喜读书,喜欢马背上的生活,认为放弃马背上生活,南迁中原,就会使鲜卑人失去骠悍善战的性格和习惯。他年纪轻轻,但受保守派影响极深,对孝文帝改革极为不满,经常偷偷穿胡服,又埋怨洛阳太热,老想回平城去。496年八月,孝文帝到嵩山巡视,太子恂乘机跟他的亲信密谋,准备带一批人马返回平城。孝文帝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即返回洛阳,把太子恂囚禁起来,后来又废掉他,并派人用药酒毒死他。同年冬天,鲜卑贵族穆泰等人秘密联合一些将领,发动叛乱,在平城起兵,计划立阳平王拓跋颐为皇帝。孝文帝火速派任城王拓跋澄平息了这场叛乱,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499年,孝文帝在南征返回归途中染病,英年早逝,年仅33岁。

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他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知识链接

梁武帝佞佛

萧衍年轻的时候崇信道教,希冀长生不老、羽化成仙,后来,在竟陵王萧子良的启蒙下皈依了佛门。萧子良与萧衍同族,喜爱结交四方宾客。萧衍加入后,一共有了八个人,时称“竟陵八友”。萧子良敬信佛教大乘空宗,自名净住子,因此当时他的座上客中,还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僧,比如法安、慧次、道禅等人。

萧衍做了皇帝后,将三宫六院裁去了大半,自觉禁断了一切房事,早晚一心念佛诵经。他博览《涅槃》、《净名》、《三慧》等佛书,写下了很多心得笔记,流传至今的有《大品注解》、《制旨大集经讲疏》、《发般若经题论义并问答》等。

公元527年仲春,64岁的萧衍决心舍身同泰寺。所谓舍身,一是舍资财,即将个人所有身资服用统统舍给寺庙;一是舍自身,即自愿入寺为僧众执役。

萧衍这次舍身,一共在寺里住了4天。以皇太子萧纲为首的众大臣携了2亿钱来赎皇帝。萧衍概不接见,请慧令带去一封书信,上面写道:“众卿厚意,我很感谢。但我已舍身,奈何奈何。”署名“萧衍顿首”。最后,他几乎硬是被大臣们抬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