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祭祀活动是人神之间的对话行为,因此为了和神界进行交流,人们必须要以各种活动来实现这一目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民间祭祀的活动内容是如何丰富、庄重而又洋溢娱乐的气息,并且看看人们是怎样向神灵表白心迹的。

第一节 庙会

庙会概述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指在庙号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的大型民俗活动。庙会名称的变化,可以说正是庙会形成过程中所留下的历史轨迹。

庙会作为一种社会风俗,它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而庙会风俗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

庙会是汉族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也是我国集市贸易的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庙观的宗教活动有关,一般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南北朝时,统治者信仰佛教,广建寺庙,菩萨诞辰、佛像开光之类盛会应运而生,商贩为供应游人信徒,云集百货,摆摊设点,遂成庙市。早期庙会还只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成为中国市集贸易的一种重要形式。后来,又在庙会上增加了许多娱乐性活动。过年逛庙会逐渐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年庆内容。各地区庙会的具体内容因地域或民族差异稍有不同,各具特色。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1庙会

知识链接

墓碑源流

我国是世界上土葬最盛行的国家。所谓土葬,是棺木埋入地下的安葬方式。首先将盛放尸体的棺木,放置到挖好的葬内,再填上土,堆到一定高度,即称为坟;土葬入穴后不再筑土堆称为墓。后来,枫木逐渐合二为一,称为坟墓。坟墓由墓穴与坟堆组成,以后又加上墓碑及棺椁内外存放的陪葬物品。古人在灵魂不灭、祖先崇拜意识的支配下,慎终追远、祭祖扫墓逐渐成为人们的道德规范。对于人的坟墓,一两代或许可以记清,但三代以后就不太清楚了,特别是经过迁徙、战乱更不知祖坟何处。为解决这个问题,人们便想出许多办法。一开始人们从死人下葬时维系棺绳用的圆木桩上受到启发,在墓前插上木桩或竹竿,系上纤维质的东西(纸或帛等),写明死者的生卒年月、时辰,叫做“铭旌”(或“明旌”)。但这种东西很容易损坏,人们便另想办法:富贵人家用石质圆柱代替木质圆桩,并且把死者的姓名、生卒时间、官级等直接刻在石柱上。为了多刻字,石柱的形状又相继演变为方形与长方形。石柱最开始埋于墓穴内或墓外,参照房屋建筑,碑顶加上碑帽,饰刻动、植物或山水花纹,碑身刻上死者简历;标明是独葬或与妻、妾、子、女等合葬;附刻阴宅(即坟墓)风水地理位置朝向(以天干地支表明)。中产之家立中等墓碑,穷人家仅可立上留个姓名的小石碑或陶砖碑,甚至仅仅种植某种常青树为标识。名人墓碑则更加讲究,碑身多用花冈岩、大理石等上等石料,碑顶有死者雕像或在碑中心镶嵌死者的烧瓷像。如此一来,墓碑逐渐成为记载死者家族世系及功德行事的“荣誉状”和装饰品了,这很符合国人的光宗耀祖、泽及后代、流芳千古的社会风尚。为了避免风吹、雨淋、日晒等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便把碑表立于墓外,墓志与铭埋于墓内。墓碑盛行于汉、唐时期,以后成为定势。墓碑也由实用品逐渐转化为文化艺术品,其功能、形态、质地、纹饰也越发多样化。

庙会的发展演变

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形式之一,庙会反映着民众的心理和习惯。庙会的渊源,可以一直上溯到远古时期的社祭活动。

1.庙会的起源

庙会最初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宗庙社祭与郊祭制度。为了求得祖先及神灵的保佑,先民们选择了在宫殿或房舍里通过供奉与祭祀的方式,与之进行对话。每逢祭祀之日,为渲染气氛,人们还会演出一些精彩的歌舞,即社戏,也称庙会戏,庙会便由此发端而来。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2天津鼓楼庙会

2.秦汉庙会

与其他民俗一样,庙会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体现出不同时代的色彩。秦代庙会的内容仍然以祭祀祖先与神灵为主。西汉时道教开始初步形成,庙会受到了宗教信仰的影响,内容开始出现了多元化的色彩,各种习俗也开始初步形成。《西京杂记》一书中记载:“汉制宗庙,八月饮酎,用九酝,太牢”、“京师大水,祭山川以止雨,丞相御史二千石,祷祠如求雨法”,详细描述了当时的祠庙祭祀习俗。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与逐渐成形的道教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并相互影响,由此也影响到了庙会形式与内容的发展。

3.两晋及南北朝庙会

两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儒教衰落。饱经战乱和欺压的百姓,政治上遭受压制的名士,纷纷皈依佛教或道教。六朝以后,佛教寺院、道教宫观都日渐增多,胎生于佛寺、道观的庙会也就逐渐兴盛起来。北魏时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动就是如此。所谓“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485年)迁都洛阳后,每年释迦牟尼诞辰都要举行佛像游行大会。佛像出行前夕,洛阳城内各大寺院将各寺尊佛像送至景明寺。于是,沿途宝盖幡幢,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异常。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3庙会场景

唐宋以后庙会的迎神、出巡也大都是如此,并将范围渐次推广到四川、湖广、西夏各地。

4.唐宋庙会

唐宋时期,佛、道教均达到了全盛时期,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相继出现,如圣诞庆典、坛醮斋戒、水陆道场等。在宗教仪式上也慢慢加入了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等,吸引了大批民众前往参观。

这时期佛教庙寺林立,石窟大兴,佛事盛行,崇佛成为民间信仰的主流,佛事渗入庙会,使庙会文化呈现出更大的宗教特征。

知识链接

墓志铭

墓志是存放于死者墓中记载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包括死者在世时的持家、德行、学业、技艺、政绩、功业等,全部浓缩为一份个人的历史档案,以弥补家族史、地方志乃至国史的不足。这也是墓志及死者断代的确证。志是用散文记叙死者姓名、字号、籍贯、官级、功德事迹的文字。铭是用韵文概括志的全文,并对死者致以悼念、褒扬之情,委婉抒情。铭本是记载、镂刻之意,它开始是铸刻在铜鼎上,后来扩展到石碑、金属板等器物上,或以称功德,或以申借鉴,逐渐演变成独立的文体,如刘勰著的《文心雕龙》中有《铭箴》篇;萧统编选的《昭明文选》中有班固等人的铭文五篇;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观止》中有刘禹锡的《陋室铭》,传诵至今。铭文精短活泼,或用骚体,或类五、七言诗歌,或采似佛家偈语,或如警世格言,妙语珠玑而不浮华,蕴藏哲理而不晦涩。这是墓志铭及其他座右铭在记功、记物等方面的一大特色。

5.元明清庙会

元朝以喇嘛教为国教,其他宗教均受到打压,佛道之间矛盾激化并引发辩论,行像之风开始衰落。

明代时期,许多庙会已经开始向市集的性质转变,大多数是游玩观光或交易商品,真正进行祭祀或拜谒的人并不多见。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4大明湖庙会

到了清代,庙会已经分为所谓的“综合型庙会”与“迎神赛会”。前者在宗教、娱神的同时有游乐等活动;而后者则是把神像抬出庙外巡行,是没有集市但有表演的庙会,如北京妙峰山庙会。同时也有部分地方无庙有市,但也冠以庙会之名,如北京著名的厂甸庙会。

庙会的特征

民间的庙会具有自己的核心特征,在经济方面是百货交易,在社会组织方面是“社”或“会”形态,在意识形成方面是礼神娱神,在娱乐方面是百戏杂耍。这便是我国庙会能够长期传承的经济基础和民俗惯制。

后期庙会把单纯的寺庙节日变成了地方性节日,把纯粹的宗教节日变成了世俗节日。所以,那些独特的地方性求神活动、非宗教性的娱乐休闲活动及集市活动才得以自然而然地融入庙会。因此,庙会更像是地方性民众节日活动,这样更能准确地反映庙会的本质属性。这种多内涵型庙会可称为节日型庙会。

庙会中的奇特习俗

在庙会上,有不少奇特的民俗活动,如摸石猴、窝风桥打金钱眼等。在白云观庙门内的弧形石雕下方,有一石猴浮雕。老百姓认为摸一下石猴可以祛病消灾,延年益寿,于是竞相触摸。白云观窝风桥下的桥洞里吊着一枚大铜钱,铜钱孔中有一只小铜钟,上书“钟响兆福”四字。若是能用手中的硬币投中铜钟,就能心想事成,这也引来不少人竞相投币祈福。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5庙会盛况

知识链接

庙会祈子活动

子孙后代的繁衍一直是古代人们的头等大事,所以,祈子这种远古的巫术形式,便会附着于各种集会形式展现出来。祈子活动比较突出的庙会有河南淮阳的人祖庙会、天津的妈祖(天后宫)庙会、山西平遥的双林寺庙会、北京的妙峰山和白云观庙会等,其中以人祖庙会最为典型。

淮阳祭祀女娲和太昊伏羲的人祖庙会可以说是最具有原始宗教和巫术意味的庙会了。淮阳城北的人祖庙,是传说中埋葬太昊和伏羲头骨的地方,因此也称太昊陵。每年的农历二月二日至三月二日都要举办为期一个月的人祖庙会,其主要活动是祭拜人祖和“拴娃娃”。那些已婚而未育的妇女,都要在庙会期间掏象征生育之门的“子孙窑”,并买回一些当地的泥玩具“泥泥狗”,以求早日得子。这些用黄土捏成的泥玩具,有造型各异的“人面猴”,当地人称为“人祖猴”;也有各种怪异有趣的动物玩具,如兜肚猴、猴头燕、双头虎、牛、猪、马、羊等。妇女们除了用它们供祭人祖外,还可将它们拿回家给孩子们当玩具。

庙会举办的时间

各地方不同的庙会举办的日期、时间长短都各不相同,有的是一年一度,有的一个月内就有数天,会期有固定的,还有不定天数的。比如清末民初的会期:每月逢一、二、九、十是隆福寺,逢三是土地庙,逢五、六是白塔寺,逢七、八是护国寺。再加上正月初一开庙的东岳庙和大钟寺(一般开庙10天到15天),初二的财神庙,十七、十八的白云观,三月初三的蟠桃宫等,各类庙会几乎天天有,有时一天还不止一处,所以说北京是庙会的天下。

庙会的庆祝时间最初是在举行各种宗教节日——主要是佛、道二教庆典之时,后来逐渐发展为某些固定日期,现代举办时间则多为春节、元宵节等节日。

地方庙会

1.北京庙会

北京的庙会之所以得以流传,是因为它的存在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庙会的形成发展最初与寺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庙会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附设一些商业活动。久而久之,庙会主要成了老百姓的购货市场,以满足一般市民的生活需要,宗教活动反倒是次要的了。老北京的家庭主妇们更愿意到庙市上去买东西,因为货物齐全,挑选方便,价钱又便宜,庙会的商贩们尽量地满足她们的需求。旧时老北京的庙会较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王府井庙会,以地道民俗、传统民间特色闻名于京城。在红墙碧瓦、苍松翠柏之间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流、琳琅满目的商品、特色迥异的各地特产、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等市井元素,形成一幅绝无仅有的现代民俗画卷。

东岳庙会也是北京春节时重点庙会之一。东岳庙建筑雄伟高大,气势非凡。尤其山门对面的“琉璃牌坊”堪称一绝。这牌坊系由黄绿两色带有浮雕的琉璃砖瓦所筑成,高约七米,阔约十米,兀立在东岳庙前。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6逛庙会

都城隍庙中供奉着守护北京城池的神仙——城隍老爷,在今成方街一带。清末一场大火,将庙烧毁。然而这座古庙与老北京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北京庙会的诞生地。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开市,庙会上不仅吃穿用的商品无所不有,而且还有珍奇异宝,连一些外国客商也赶庙会,做生意。后来,都城隍庙会逐渐衰落,被广安门里的报国寺庙会取代。不久琉璃厂市场又取代了报国寺庙会。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7古代绘画中的集市杂耍

护国寺位于北京西城西四牌楼之北,护国寺街西口内路北。庙会定在农历每月七、八两日。护国寺庙会上货摊多,货物齐,在这里不仅买货,还可以听听相声,看看杂耍,真是吃、穿、用、玩应有尽有。

厂甸是当年老北京时代最重要的庙会之一,过春节逛厂甸是北京人的一大乐趣。厂甸位于北京和平门外琉璃厂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有庙会,是老北京春节期间游人最多,最热闹的地方,当时很少有人不去逛趟厂甸的。

北京的庙宇中,有几处的宗教活动是极富特色的。如正月初八的弘仁寺、十五日的黄寺、二十三的黑寺、三十日的雍和宫等。

2.江阴集场

江阴的庙会,据说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古时候的寺庙因为要增加人气,借此提升寺庙的声望,便选定一个时日,选定一个名目,形成节日集合。每逢这个节日,就会有全国各地蜂拥而来的信徒们赶来庆祝,许多老百姓也来凑热闹。商贩们抓住商机,这样无形中就由庙会形成了集场!

过了元宵节,江阴各地的集场就陆续开始了。从农历二月初八到八月二十八,江阴大大小小有40多个集场(庙会)。

每逢江阴集场,家家亲朋盈门。人们呼朋引伴,往往方圆十里数十里,条条大道人来人往,个个身上衣着一新,走亲眷,游节场。亲朋们欢聚一堂,借酒助兴,高谈阔论。当地歌谣“菜花虫虫嗡嗡响,摇纱织布呒心相,一心要想去游集场”,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年庙会集场期间少女们渴望游节场的心情。

3.沈阳皇寺庙会

沈阳皇寺又名实胜寺,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206号,兴建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是沈阳市一座规模较大、历史较早的喇嘛庙。寺院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占地面积约7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浓郁的传统民俗特色是庙会的魅力所在。具有北方民俗风情的清兵守关巡街、皇家抬花轿、拉洋片、拉洋车、锡伯族祭祖庆典演绎、福禄寿喜吉祥钟、饶福树等民俗活动,以及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糖画、吹糖人、葫芦工艺、手工绳艺、草编等民间工艺,成为庙会的亮点。

4.陕西庙会

(1)白云山庙会。白云山庙,在佳县城南5公里的白云山上,创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05年),是陕北最壮丽的古建筑群。历代每逢农历四月初一至初八日举行。在此期间,蒙、汉人民来此朝山贸易者络绎不绝,盛极一时。新中国成立后,白云山庙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每逢会期,来自陕西、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的成千上万游客云集于此,一边朝山观景,一边交流物资。1984年,佳县人民政府将古庙会改为物资交流大会。

(2)大坟滩庙会。会址在榆林城东北50公里处的金鸡滩乡大坟滩村。这里无庙,只有一座金刚宝座式砖塔,内葬成吉思汗的后裔小彻辰萨囊台吉。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在此举行庙会。每年庙会期间,乌审旗的蒙古族同胞骑马而来,拜扫墓塔,并举行赛马大会。来自榆林、神木和内蒙古的商贩,纷纷携带各种各样的货物,来此摆摊销售。这一庙会,是蒙、汉两族人民同游同乐的盛会,也是各族之间的物资交流大会。

(3)卷阿周公庙庙会。卷阿,在岐山县城北7公里处,庙为纪念西周周公姬旦而建。自北宋以来,每年农历3月12日至22日,西自甘肃,南到四川,东自河南的游客商贾,便如潮水般涌向周公庙。庙内从早到晚鞭炮声不绝,香烟弥漫。他们或进香祈求孕育,或观光游览,或收集古玩,或易物献艺。地方杂货、日用土产品比比皆是。

(4)灵山会。灵山,在风翔县城西。山上的净慧寺卧佛殿有释迦牟尼佛涅桨像。灵山会相传始于唐代。每年从农历四月初一日起,凤翔、千阳、陇县、兴平、武功的善男信女赴纷纷净慧寺拜佛者,数日不散。这五县的商贩输送山货、土产、民间工艺品及农具、日用品参与交易。

此处还有华阴县“西岳庙会”、临潼县骊山庙会、西安市八仙庵庙会、周至县楼观台庙会、武功县旧城教稼台“河滩会”、白水县仓颉庙庙会、蒲城县尧山庙会、陇县龙门洞庙会、耀县药王山庙会、汉中市天台山庙会、勉县武侯祠庙会、留坝县张良庙庙会等等。

庙会发展的现状

1.内地庙会

在中国内地,庙会主要在春节期间举行,主要内容是大量的各色小吃,各种小商品和游乐项目。庙会在中国北方保留的较为完好,在南方则在1949年后逐渐消逝,仅苏州、武汉、成都等地尚存。北京庙会中典型的小吃、商品以及各种娱乐杂耍,种类齐全,内容丰富。部分庙会还有与宗教、祭祀相关的表演,如北京地坛庙会上会有皇帝祭地的演出,北京大观园庙会会有元春省亲的表演。每逢春节,游园人数极多,乃至一天有数十万人。

2.香港庙会

香港著名的大角咀庙会,是以供奉中国南方海神的古庙洪圣庙为中心推出的一个具有香港特色的大型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特色摊位和庙会巡游等娱乐以外,还涵盖街头时装表演,每届都吸引数万人前来观赏。

3.台湾庙会

台湾的庙会非常兴盛,一年到头都有不同规模的绕境、进香、刈香等祈福活动。庙会绕境的区域,往往呈现该庙宇的祭祀圈或信仰圈。

在庙会活动中,除各庙宇神轿外,还有仪仗、艺阁、阵头,常绵延数公里之长。各艺阁、阵头除职业表演团体外,有相当数量由各地方民众自发组织而成。在台湾南部盛行王爷信仰,庙会常结合王船醮仪举行,如著名的南瀛五大香、东港王船祭,逢王爷诞辰则有连月的进香热潮;台湾中部则以大甲妈祖绕境进香活动最为著名;北部则以艋艵青山王诞辰庙会最为著名。

4.海外庙会

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和华人社区在春节期间均有大型活动,以文艺游行为主,庙市为辅。文艺表演主要为锣鼓腰鼓、张灯结彩、舞龙舞狮、古装游行等。由于远离故土,唐人街庙会上的节日气氛相比中华境内显得更为浓烈。

知识链接

鬼月的来历

据说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日,掌管地狱的阎罗王,便会打开鬼门,放出饿鬼,一直到七月三十日才关上鬼门。

我国古时候大多数人相信有鬼神存在。传说凡是正常死亡的人,都可以投胎转世。那些罪孽深重,意外横死的人,死后变成“大庙不收,小庙不留”的孤魂野鬼。这些嗷嗷待哺的无主孤魂,游荡人间。有的恶鬼还会趁机骚扰世间活人,使人们遭到凶险意外而丧命。因此,每年这段时间意外死亡的人,往往被附会为“被鬼抓走了”。

为了让阴阳两界的人鬼都平安,我国自古以来,便有在七月设醮普渡的习俗。人们认为,为这些鬼魂举行“普渡”礼,一方面可以使他们早日脱离地狱之苦,另一方面希望他们不再骚扰世间活人。所以每年七月除了行“普渡”礼外,还在路旁多烧些冥纸,以广结冥福。后来演变成“放火灯”、“敬好兄弟”的习俗。

由于这样的普渡含有祈祷平安的意味,所以民间除了在七月十五中元节用丰盛的祭品祭拜各方“好兄弟”外,也请戏班演戏酬神,并大开流水席宴宾客,花费十分庞大。

第二节 节日祭祀

和庙会相比,在时间安排上,岁时祭祀是全国统一时间,历年不变。宗教信仰对节日的产生和发展影响深远,几乎是节日形成的主要渠道,大致凡有节日,就必有祭祀和纪念的对象。民间的各种祭祀活动演绎出了节日丰富的内容,为节日平添生趣和色彩。

元宵节迎紫姑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8迎紫姑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都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是年年欢庆不衰。

一些地方元宵节还有迎紫姑的习俗。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相传有一年的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像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迎紫姑”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

知识链接

迎紫姑歌谣

正月清来二月明,三月桃花开来百草青。

百草青来百花明,我接紫姑娘看龙灯。

上轿看龙灯,落轿看马灯,紫姑娘上轿说一声。

二月二,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关于春龙节的叫法,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这大概就是“春龙节”习俗的最早记载。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便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象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为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妇女们在这一天不能做针线活,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妇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这天不洗衣服,怕伤了龙皮。

端午节祭忠臣

1.端午节传说之纪念伍子胥

此种说法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端午节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公元前484年),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9伍子胥雕塑

2.端午节传说二之纪念屈原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过程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之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10屈原雕塑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逐渐发展成今天的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3.端午节之祛病去灾的节日

在古代,五月俗称“恶月”、“毒月”,五日又称“恶日”、“毒日”。五月初五为恶月恶日,这是人们最忌讳的。因此,端午节最早一直是作为祛除病疫、躲避兵鬼、驱邪禳灾的节日流传下来的。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11挂艾草、菖蒲、榕枝

为了驱毒除恶,旧时过端午节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形成了插蒲草、艾叶,喝雄黄酒、拴五色丝线等驱邪避疫的特殊习俗。

艾草、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剑,以艾作鞭,以蒜作锤,又称“迷”,认为可以退蛇虫、灭病菌、斩妖除魔、驱毒避邪。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多雨潮湿,毒虫滋生,人最容易生病。因此,古人在端午节悬挂艾草、菖蒲和蒜头的做法并非完全出于盲目迷信,确实可以起到避毒虫、消病毒、除恶气的效果。雄黄,其色橙红,有解毒杀虫的功效,可治痛疮肿毒,虫蛇咬伤。俗信端午节时有“五毒”之说,所谓“五毒”,指的是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民间认为,饮了雄黄酒便可以杀“五毒”。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因此,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五色丝线,古俗名称避兵缯、朱索等。早在东汉应劭著《风俗演义》中就已经记载,把它系在臂上可避除兵鬼,不染病疫。因此,每年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上五色丝线。在今天看来,古人的这些防病防疫措施和方法显得落后和原始,甚至还带有迷信色彩,但它却体现出了古人驱邪禳灾的良好心愿。

3.端午节的习俗:赛龙舟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屈原《九歌·湘君》中写道:“驾飞龙今北征,鍃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认为“飞龙”即龙舟,《湘君》即描写湘人驭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悼念某位历史人物之诗。此后,历代记载龙舟竞渡的诗赋、笔记、志书等文章就数不胜数了。

龙舟,与普通船只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桡手人数不一。如广州黄埔、郊区一带龙舟,长33米,船上有100人,桡手约80人。南宁龙舟长20多米,每船约五六十人。湖南汨罗市龙舟则长16~22米,桡手24~48人。福建福州龙舟长18米,桡手32人。龙舟一般是狭长、细窄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一般以木雕成(也有用纸扎、纱扎的),加以彩绘。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12赛龙舟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13张择端《金明池夺标图》

龙舟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闽、台地区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地区。

在湖南汨罗市,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祠中由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唐刘禹锡《竞渡曲》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可见在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连的。

唐、宋、元、明、清各代帝皇,均喜欢临水边观看龙舟竞渡的娱乐。《旧唐书》中记穆宗、敬宗,均有“观竞渡”之事。《东京梦华录》卷七记北宋皇帝于临水殿看金明池内龙舟竞渡之俗。其中有彩船、乐船、小船、画舱、小龙船、虎头船等供观赏,还有长之四十丈的大龙船。除大龙船外,其他船列队布阵,争标竞渡,作为娱乐。宋张择端《金明池夺标图》即描绘此景。明代皇帝曾在中南海紫光阁观龙舟,看御射监勇士跑马射箭。清代则在圆明园的福海举行竞渡,乾隆、嘉庆帝等均前往观看。在划龙船时,又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船歌流传。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有完整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唱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广东南雄县的龙船歌,则是在四月龙船下水后一直唱到端午时止,表现内容十分广泛。

知识链接

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中秋拜月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因其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天拜土地神的遗俗。

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从2008年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1.中秋节习俗

(1)中秋祭月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14中秋赏月

(2)民间拜月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齐王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便册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即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月,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的祭祷活动。

(3)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的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存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15中秋月饼

(4)中秋宴俗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四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同时演出一些与中秋有关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末代皇帝溥仪曾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一个月饼,“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5)玩花灯

中秋节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当然要玩灯。但是中秋节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16花灯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描写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记载。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不已。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挂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增色不少。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它用纸扎成的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各式花灯在月下游戏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橘子灯。这类灯将柚子、南瓜、橘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灯笼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还流行一种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制成。即可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6)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种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全身插满长寿香。盛会之夜,大街小巷里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下,于龙鼓音乐声中欢腾起舞,热闹非凡。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却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人们依此照办理竟然奏效,瘟疫全除。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的历史已有一百多年。如今活动规模越来越大,除总教练、教练、总指挥、指挥及安全组外,轮番舞龙者竟多达三万多人。

2.少数民族的祭月拜月习俗

在少数民族中祭月、拜月的风习同样盛行。

(1)傣族“拜月”

云南傣族每逢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根据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遭遇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悬挂天空,发出柔和的亮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以后每逢中秋节这天,傣族青年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为的是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快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兴尽方散。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17舞火龙

(2)鄂伦春族“祭月”

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叩拜。

(3)土家族“打月亮”

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天上月亮的倒影在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4)壮族“祭月请神”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为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摆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插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整个活动分为四个阶段: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最后是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

(5)蒙古族“追月”

中秋之夜,蒙古族人喜玩“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的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因为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在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会一直追到月亮西下。

(6)藏族“寻月”

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当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逐一寻遍,方才回家团圆吃月饼。

(7)赫哲族“祭月”

在我国东北的赫哲族聚居地,每逢中秋佳节,人们要采葡萄来祭月。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个聪明、勤劳的赫哲族媳妇。她因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江边向月亮求救,最终奔到了月亮上。

(8)德昂族“串月”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18月饼

在云南潞西的德昂族,每逢中秋高挂明月,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寨尾会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的葫芦笙的声音,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槟榔、送茶订下婚约。

(9)阿细族“跳月”

阿细人过中秋的传统习惯是“跳月”。中秋之夜,从各个村寨聚集到山村中的开阔地,姑娘披纱,小伙子肩负大三弦,载歌载舞。尤为动人的还是那种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让月亮也为之动情动容。

(10)苗族“闹月”

每逢中秋之夜,苗族群众沐浴着明媚的月光,吹奏起悠扬的芦笙,跳起苗家歌舞。青年们在“闹月”活动中互相寻找意中人,互相表白要像月亮和清水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百年之好。

(11)高山族“赏月”

居住在台湾省山区的高山族同胞,每逢中秋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大地的时候,便穿着民族盛装,围坐在一起载歌载舞,饮酒赏月,共享天伦之乐。

3.中秋月饼分外甜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必备供品。

在我国古代,宫廷中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民谚道出中秋之夜人们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欢聚的一大象征,慢慢地,月饼也就成为了中秋节日的必备礼品了。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得胜,于八月十五凯旋。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自此,吃月饼便成为每年的习俗。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中,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具体描述,则是到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中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也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家人生活甜蜜、平安的美好祝愿。

送灶神

灶神是保佑百姓“五谷丰登,财源广进”的菩萨。他每年都要上天向玉帝禀报凡间百姓为他上香的情况,所以百姓为了让他在玉帝面前为自己说好话,就给灶神“好处”,献上丰厚的祭品。中国民间“送灶神”时要吃粘牙的甜食,就是为了用糖粘住灶神的牙,让他无法向玉帝说自己的坏话。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但都集中在农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这三天。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有的地方还根据姓氏不同而选定不同的日期,如“张三李四王廿五”,即姓张的在二十三,姓李的在二十四,其他各姓都在二十五这一天。

清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就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现在民间祭祀已有所改进,至少没了“女不祭灶”的禁忌。祭祀时,人们把旧的灶神像取下,另贴一张新的。在灶神像前摆上贡品,有五谷、瓜果、黄羊等等。人们又以盘盛黑豆、寸草为灶王饲马。而灶王爷的“马”,通常由纸剪成,随旧的灶王像一同焚烧。同时,点燃一盏清油灯作灶神日夜兼程照明用。人们叩头默祷灶神:保佑新年平安,五谷丰登。在烟气袅袅上升之际,这件送灶神的大事便算办完了。留在灶台上的糖块糕团等物,最后都被小孩子们一抢而光。

知识链接

日常祭祀

日常祭祀比前面所讲的庙会和岁时祭祀更随意,更个人化。过去,几乎每个中国家庭都在正厅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他们把对人神鬼三界的崇拜都寄托于这小小的牌位上,不用走出家门,不用进庙登堂,就能随时通过祭拜来表达他们的信仰和感情。

第三节 载歌载舞的祭祀舞蹈

在宗教祭祀过程中,能够引起神灵嗜欲的东西,除了各种祭品等美味佳肴以外,还有动听的音乐和悦目的舞蹈。中国古代的祭祀舞蹈形式多样,不同的祭祀活动分别有不同的祭舞。《周礼·春官宗伯》载,周代的大司乐,按照祭地、享祖、祀天的不同用途来分别排定舞乐。其中跳云门舞用来祭祀天神,跳成池舞来祭祀地祗,跳大磬舞用来祭祀四郊之神,跳大夏舞用来祭祀山岳川谷,跳大武舞来祭享死去的祖宗。古代民间也存在形式多样的祭祀舞蹈,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有傩舞、东巴舞、萨满舞、剽牛舞、目瑙舞以及龙舞等。

傩舞

傩舞是傩祭仪式中戴着面具进行表演的祭祀舞蹈。傩舞,又叫“大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它渊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蹈,是傩仪式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表演。傩舞这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一般有两种表演形式:一种由主角4人表演,表演者头戴面具,身着兽皮,手执戈盾,口中发出“傩、傩”之声。另一种由12人组成,每人朱发画皮,手执数尺长的麻鞭,甩动作响,并高呼各种专吃恶鬼、猛兽之神名,起舞时各有音乐伴奏。傩舞的历史悠久。据《周礼·春官宗伯》记载,周代担任司傩的官吏方相氏,在举行傩祭仪式过程中,身上蒙着熊皮,戴上有四只眼睛的黄金面具,穿着黑红相间色的法衣,手持长戈,挥动盾牌,率领着众多的隶卒举行驱邪仪式,来驱除家中的邪魔和疫疠。这是古代举行傩舞较早且具有代表性的实例,以后的傩舞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更多新的内容。作为傩祭仪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傩舞以其独特的装饰道具和形象化的舞蹈动作而具有驱鬼辟邪的浓厚象征意味。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19傩舞

扮演者需头戴奇形怪状、形态各异的面具,是傩舞的一个显著特点。傩面具的造型依据扮演角色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区别。一般是,采用五官变化加不同色彩涂料的手法,来表示剽悍、凶猛、威武、正直、和蔼、温柔、妍丽、忠诚、奸猾等角色的性格。傩舞面具的种类很多,焰眉浓烈,眼珠鼓突,头上长角,两耳如刀,獠牙外露,再加上黑、红、蓝等色涂料,能形象逼真地表现出勇猛、凶悍、狂傲、威武的神灵形象,如开山神、开路神、山大王、押兵先师等。不同地区的傩舞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并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云南昭通地区的傩舞《踩九州》,是傩仪祭祀中相对独立、完整的一坛法事,其表现形式是直接以人体动作与“九宫八卦”的宇宙图示相联系,是一种象征性的舞蹈形式。“九宫八卦”象征与人祸福相关的九个方域和八种自然现象,即以“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象征“天水山雷风火地宅”;加一“中”为“九宫”,象征“雍冀兖青徐扬荆梁豫”之九州方域。《踩九州》的主要目的,是在祭场“建九州安坛神”,把祭坛视为由傩神主宰的一个象征性的宇宙模式,由担任神与人之间的使者——的巫师开启九州之门,召唤神灵前来驱邪逐疫。

东巴舞

东巴舞是指东巴教在进行宗教仪式过程中,祭司根据不同仪式、按照道场规则所跳的一种宗教舞蹈。东巴舞来源于古代纳西族的社会生活,不少舞蹈动作都是模拟各种动物的动作来进行的,形象十分生动。

东巴舞是东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巴教经典中有专门记述东巴舞的舞谱《舞蹈教材》和《舞蹈来历》,这两部教程称为“蹉姆”,意为舞蹈的规范或舞蹈的调式,它们详细记录了东巴舞蹈的跳法。

纳西族的东巴舞也被称为“东巴跳神”,主要用于各类道场: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20东巴舞

(1)迎请菩萨神祗驱杀恶鬼,拯救神人与凡人;

(2)招魂,送魂,破击地狱;

(3)带领死者走上神路,将鬼魂变成神灵,从而超度升天;

(4)占卜吉凶,实迎福;祭天祭祖,祈年求嗣以及用兵祝捷等。

根据目的、对象及具体情节的不一样,所念的经文不同,所跳的舞蹈也不同。跳神舞大致可分为神舞、鸟兽虫舞、器物舞、战争舞、踢脚舞等五类。除象征老鹰的鹰翅舞、鹰抓舞等图腾舞蹈外,在神台祭祀的仪式中,还有大鹏舞、孔雀舞、青龙舞、白马舞、牦牛舞、大脚赤虎舞、大象舞、长龙舞、马鹿舞、豪猪舞、刺猬舞、山羊舞、金色巨蛙舞等许多模拟动物的舞蹈,除此之外,还有降魔舞、灯舞、荷花枝舞、火把舞等法器类舞蹈。

纳西族的东巴舞蹈里有崇拜虎的动作,因为虎是勇武的象征,古时的武将就有穿虎皮衣的传说。纳西族人也崇拜牦牛,认为牦牛是辟邪镇鬼的,所以古时先民每逢传统节日时,就要跳牦牛舞蹈,以祈求六畜兴旺;在送鬼的时候,用牦牛尾巴轻拂病者,以此驱鬼辟邪。纳西族人认为白鹤是长寿的飞禽,跳白鹤舞寓有长寿之意;马鹿为驯服的动物,跳马鹿舞寓有吉祥如意之意。某些东巴舞蹈还会表现出人与鬼神之间的搏斗,这是要表现对那些不听劝告、继续侵扰村民的妖魔鬼怪进行驱杀。东巴舞者在表演时,一个个怒目圆睁,紧摇鼓铃,在呼吼声中抡动武器,劈砍刺射,就好像群魔真的站在眼前一般。其舞蹈姿势凶悍,场面气氛肃杀,常使观者看面面相觑,惊骇屏息。

东巴舞是纳西族传统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纳西族历史上逐水草迁徙、以鸟兽为邻的原始生活,是纳西族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

剽牛舞

剽牛舞是独龙族、佤族等少数民族在剽牛祭祀过程中跳的一种象征性舞蹈剽牛就是杀牛,通过一定的活动形成将牛杀死后献祭给天神。其中独龙族的剽牛祭天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仪式开始时,人们用毛绳把准备祭天之牛拴在事先立好的木柱上,女子用鲜花和料珠装饰牛角,用红白条相间的麻布披戴于牛身上。在族中巫师的带领下,男队向前,环牛而立,跃跃欲试。这时巫师走过来率领他们起舞,左转出左脚,进三步退一步,以脚和木矛踏地打着节拍,绕行多圈。此时女队穿插入场,男女并列,相互对舞。紧接着一人从柱上解下牛绳,牵牛绕场紧跟男女队伍之后,数人执牛尾而舞。然后巫师摇动铜铃,擂响皮鼓,带领大家唱颂祭词。当领队巫师跳到东面时,抬头仰望云天,牵着牛挥矛指天戳地许愿,并要扯下牛头上的一束毛,沾湿口水,贴在木柱上,表示此牛已经献给天神。巫师领队再转至此,猛然一跃而起,奋臂用矛刺入牛的胸膛。牛剧痛狂奔,血流喷涌,人群则高喊狂呼,紧追不舍。三转舞蹈至此,迎头拦住奔牛,又刺一矛。人越狂吼,牛越蹦跳,以为如此便可感动天神。随后舞步渐渐放慢,此时主妇率领多名妇女,手捧竹杯,向跳舞的人献酒。人们且歌且饮,状似癫狂,如疯如醉。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21剽牛舞

饮酒完毕,舞蹈队形发生变化,男女分作两行,步伐更换,相互对舞,进退九次。女子口含篾弦,原地踏步;男子高举木矛,猛力投刺,牛骤然跃起,继而倒地。人们鸣锣亮刀,围牛狂呼乱舞,直至精疲力竭乃止。整个活动前后历时大半天。

这种剽牛舞实际上是宗教活动中把向神灵奉献祭品和表演舞蹈两者有机整合为一体的特殊祭祀形式,表现出人们对神灵的虔诚信仰。

“剽牛祭天”活动多由某个较为富有的大户人家,以个人的名义召集和组织全村寨的族人以及远居各方的亲朋好友,一起来参加仪式。主人首先要向族人传出剽牛的日期,向外地的亲朋一一发出邀请。活动开始前一夜,主人家要准备好食物、水酒,恭请巫师和寨中有威望的男性老者,来为家人祝福、祈祷、驱邪、撵鬼、祭祖。被邀者先用歌声颂扬主人的美德,预祝其家人前程远大,生活幸福,并祈求神灵使全族人通过剽牛而兴旺发达。

整个“剽牛祭天”活动一般要进行3天。如果属于集体共献数头牛的祭祀仪式,则可长达7~9天。在节日里,剽牛舞活动更是可维持数天。

龙舞

龙舞是中国汉族和某些少数民族在祈雨仪式中的一种特殊舞蹈。舞龙行雨,是龙舞的一大特点。根据龙体制作材料的不同,龙可分为布龙、草龙、纸龙、百叶龙、鸡毛龙等;根据龙体制作方法的不同,龙又有香火龙、段龙、板凳龙、人龙等;根据龙头形象的不同,具体有凤凰龙、虾公龙、青蛙龙、鸭头龙等。至于舞法则有鱼化龙、狮龙舞、龙虎斗、水龙船、旱龙船、滚地龙、游龙,等等。四川的耍水龙是天旱时的龙舞。人们用柳条扎成龙形,舞者头戴柳圈帽,赤裸上身,沿街游龙。舞龙时,一人鸣锣开道,所经人家必须备水向舞龙队泼淋。

大理凤羽白族每逢大春栽种季节,如若久旱无雨,人们便自发地进行耍龙求雨活动。各村寨都有耍龙活动,先耍香龙,后耍水龙。

香龙是用稻草扎成龙头龙尾,用十二个草把扎成龙身,用绳子连接成一条龙,再扎一个引龙珠。龙身和引珠上插满点燃的香炷。天黑以后,便敲起锣鼓,在村内大街小巷逐家逐户耍香龙。在黑夜里耍起火星闪烁的香龙,犹如火龙飞舞,十分壮观。耍完一家念一次“报龙词”。耍香龙的目的是让天宫看到大地已干得起火了,以便命令龙王赶快行雨。若连耍三夜香龙还不下雨,就要改耍水龙一天。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22龙舞

水龙是用天冬藤或松柏叶扎成龙头、龙身、龙尾和引珠。耍水龙这天,家家户户都备好清水数桶,龙耍到哪里水就泼到哪里,泼得龙身水淋淋的,象征着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其他民族的龙舞也很有特色,大都表现出农耕民族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

萨满舞

萨满舞俗称“跳神”,是北方阿尔泰语系的少数民族经常举行的一种仪式性舞蹈。萨满舞的形式种类繁多,仅是属于自然神的祭礼舞蹈就有火祭舞蹈、星祭舞蹈、雪祭舞蹈、海祭舞蹈、鹰祭舞蹈、野神祭舞蹈,而属于图腾类的舞蹈则有柳祭舞蹈、虎豹舞蹈、野猪舞蹈、熊神舞蹈、白海青图腾神舞蹈、天鹅舞蹈等。萨满舞的模拟性表演具有较强的戏剧性和凝聚力,带有显而易见的功利目的。舞者渴望通过这些舞蹈,或者盛赞太阳,或者祈求雨水,或者希望洪水得到制止,或者祈求得到食物。当一位病人卧床不起时,萨满用舞蹈将魔鬼从他身上驱赶开去;当一个人死去时,萨满会用舞蹈安抚他的灵魂,并保护他的家人不受其四处徘徊的幽灵的威胁。

在跳萨满舞的众多北方民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满族的萨满舞,其中充满着许多极具象征意味的舞蹈动作。

满族人在举行雪祭时,女萨满要跳“尼莫妈妈”神舞。起舞时,女萨满展开双臂,敞开白羽斗篷,如同天鹅的两只长翅,随着伴乐节奏翩翩起舞。一开始时舞步十分轻盈、舒缓,象征着女神在九层天宇之上自由翱翔。随着一阵急促的鼓声,女萨满的舞步开始逐渐加快,象征女神展翅飞来。随女萨满的舞步不断变化,时而急迫,时而顿挫,时而舒缓,象征着雪神穿云破雾,已来到部落祭坛,附体到女萨满身上。女萨满边跳边绕祭坛而行,来到一个氏族图腾神旗周围旋转起舞,然后依次到下一个图腾旗,直到每个图腾旗都舞遍,这象征着天神已到过每一个氏族,会庇佑每一个族人。

满族人在举行鹰祭时,女萨满身穿足有三人高的鹰的神衣,跳起鹰母神舞:先是急速旋转,象征鹰神在天宇高空中翱翔;忽而停顿,昂首张望,双手扇动羽衣,如双翅振飞,象征鹰母神发现了地面上的人类在饥寒交迫中呼号,便飞速落地援救;女萨满舞姿飞旋,突然倒地,象征鹰母神落地时折坏一腿;女萨满跳起独脚鹰舞,双手持羽衣,左护右拢,又用鹰喙轻轻作聚拢状,象征鹰母神将落难的族人护救于她的双翼之下;女萨满又张开双臂,艰难地旋转,最后振翅高飞,象征鹰母神将人们平安送出困境。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23鄂伦春萨满舞

鄂伦春族萨满在祭神祭祖时的“跳神”,也保留了很多原始舞蹈的面貌。“跳神”时,萨满身穿神衣,头戴神帽,左手持鼓,右手拿槌,边击鼓,边跳跃,边吟唱,音调极其深沉。随着鼓声渐紧,萨满下巴开始哆嗦,牙齿咬得格格直响,双目紧闭,全身摇晃,表现出神灵附体时的痛苦状况。突然间,萨满双脚顿地,不停蹦跳,往返奔蹿,急速旋转,挥舞双臂,东击西挡,嘴里还发出扑哧扑哧用劲儿的声响。神衣上的缀饰之物,铿锵撞击,显得情形异常紧张。有时候萨满几乎昏厥,经人扶起,仍挣扎着拼斗不懈,显得极为顽强,誓有不将邪灵恶鬼驱除不罢休的气概。

锡伯族萨满跳神时的基本姿势,有时模仿鹰击野鸡状,有时模仿猎人追逐野兽的动作,有时模仿和敌人厮杀的动作,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复杂的依存关系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24萨满舞

萨满的“跳神”一般在三种情况下进行:一是为人治病;二是教授新萨满;三是举行祭祀仪式。一般来说,“跳大神”要有两个人共同完成:一个是萨满;还有一个助手,被称之为“栽立”。

知识链接

萨满死后葬在树上

萨满地位崇高,所以萨满死后的葬法与普通人是不同的。

据黑龙江省宁安县志记载:过去萨满死亡,他的遗体要葬在树上,至今人们还偶尔能看到这些树葬的遗迹。萨满树葬,可以说是天葬的一种形式。安葬萨满,族人要选树干粗大枝叶繁茂的树木,在树干上凿出空穴,把树枝穿入其中,然后将萨满的棺木架在上面。据说,这种树葬方式象征萨满的灵魂能攀上天树,重返天穹。后来,土葬逐渐代替了树葬,但将萨满的衣帽和其他“神器”随葬的习俗一直沿袭到上个世纪。

目瑙舞

目瑙舞,又称为目瑙纵歌,原意为“欢聚歌舞”。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聚居区,是景颇族最为隆重的传统民族节目。在目瑙纵歌节上,数万人踩着同一个鼓点一同起舞,规模宏大,极富震撼力极强,是中国西部地区的民族狂欢节,有“天堂之舞”、“万人狂欢舞”的美称。目瑙舞在德宏州景颇族聚居地,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就是目瑙纵歌节,村村寨寨都要举办目瑙纵歌活动。

景颇族的“目瑙”,属祭祀性的舞蹈盛会。景颇族的家鬼,以只有山官家才能供奉的“木代”鬼为最大。而“木代”鬼也是天鬼之一,因此权力最大。景颇族最大的祭典“目瑙”,就是为祭“木代”鬼而举行的仪式。

景颇族的目瑙舞在参加跳舞的人数上呈现出空前的规模。过去山官家举行“目瑙”,一般是四五年一次,它象征着山官的权势。在跳目瑙舞时,男的手拿长刀,女的手拿花环、手巾或扇子,在巫师董萨带领下起舞。董萨身穿长袍,头上插着美丽的孔雀羽毛及其他鸟类羽毛。舞蹈场地中央,竖立着高约20米的“目瑙柱”(示栋),上绘表示祖先迁徙路线和创世功绩的图案花纹,柱侧置刀、矛,两旁搭有高台,下放两面皮鼓及锥锣等乐器。董萨带领众人,按着锣鼓的击打节奏,列队绕场围着“目瑙柱”,按柱上所绘图形路线,边歌边舞。舞蹈者哪怕数以万计,也不会走乱。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25目瑙舞

不同情况下所跳的“目瑙”舞,舞蹈动作都基本一致,仅手中所持的道具,或者是道具的高低位置、方向略有不同。如出征时,刀口对外;发生战争时,刀要举高,保持刀口对外;驱鬼时,刀要放低并往外甩,以示把鬼撵出去;若是混乱年代鬼多时,刀要左右甩;丰收时节跳舞,则刀在胸前,刀口对内不断或转动。女舞者手中拿扇子、手绢的较多,也有少数拿棍子、树叶等作为道具的。“目瑙”舞蹈虽不十分复杂,但舞步刚劲,节奏明快,队形变化有序,气势也颇为壮观。“目瑙”舞显示了对本民族迁徙斗争历史的赞颂,以及对祖先的怀念与崇敬,充满了对整个民族或部落团聚团结的欢乐,同时也象征着整个民族或部落的吉祥幸福和兴旺发达。

目瑙纵歌过程中,由群众组织的瑙巴队左右两行各作一队,一队代表太阳,一队代表月亮。瑙巴队在跳舞的过程中要向目瑙示栋叩拜,这实际上是对太阳神与月亮神的膜拜;同时也表示四方宾客聚集于示栋下,大家共欢目瑙,共同礼拜。舞队低头退后时,表示逐鬼驱魔,赶走邪灵;抬头行进表示捧接财富,祈求幸福。

知识链接

目瑙纵歌的传说

传说,在远古时代,只有太阳王的子女才会跳“目瑙纵歌”。有一次,太阳王派使者来邀请地球上万物的代表去太阳宫参加他们的“目瑙纵歌”盛会。地球上的掌管者派遣所有的鸟雀前往参加。太阳宫里的“目瑙纵歌”结束后,鸟雀们告别了太阳王和太阳的子女们,启程返回地球。回归途中,它们来到了一处叫做“康星央枯”茫茫的原始森林休息的时候,看见黄果树上结满了熟透的果子。鸟雀们很高兴,为分享这些果实,它们举行了大地上第一次鸟类歌舞盛会。景颇族的祖先孙瓦木都和干占肯努听到鸟雀们在黄果树上跳盛大的“目瑙纵歌”的歌声后,赶忙去观赏,顿时被百鸟热烈优美的歌舞所吸引,与它们一起沉浸在欢乐之中。舞会结束后,孙瓦木都和干占肯努决定把“目瑙纵歌”移植于人间,把宽阔平坦之地作为“目瑙纵歌”的场地,树立起“目瑙纵歌”标志,在正月时举行了人间第一次“目瑙纵歌”盛会。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打着木鼓敲着锣,齐奏竹笛与“洞巴”,汇集在舞场上,排成长长的队伍,模仿鸟雀的舞步舞姿,尽情地欢歌起舞。从此以后,景颇族人民为了驱恶扬善,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登,预祝吉祥幸福,欢庆丰收胜利,便把“目瑙纵歌”与理想、愿望连在一起,在每年的正月中旬开展目瑙歌活动。“目瑙纵歌”就这样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

第四节 少数民族的祭祀活动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习俗。就祭祀习俗来说,不同的民族有着迥异的风俗,少数民族的祭祖活动也各不相同。

彝族祭倮会

祭倮会是云南彝族人民的传统祭会,在每年开春时节举行。

祭倮会这天,各家各户都要准备丰盛的酒菜,端到街上聚集在一起。他们把酒菜摆放在象征阿倮的神树和神石前,参加由寨老、祭主主持的祭祀活动,并一起祈祷阿倮保佑村寨的丰收和平安。当年结婚的夫妻和当年生了小孩的夫妇,还要端着一个托盘,一个挨一个地向祭主和寨中年龄最长者敬酒敬菜,祭主、寨老则为他们祝福,并将酒菜的一部分分出一点给各家各户,让全寨的人都分享他们的幸福。这天,人们可以随意到各家吃饭,如果有外村人路过,更会受到热烈的欢迎和盛情款待,人们都会争先恐后地把客人往自己家里拉,亲热得就像一家人一样。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26祭倮舞蹈

知识链接

祭倮会的由来

关于祭倮会的由来,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彝族人生活的地方十分富饶,人们安居乐业,日子过得很红火。谁知灾难从天而降,不知从哪儿来了许多猴子,它们到处捣乱,常常把禾苗连根拔起,把未成熟的果实打得稀巴烂。在它们的肆意破坏下,欣欣向荣的田野和果园出现一片衰败的景象。人们十分气愤,拿着刀棍赶杀它们,可它们随着几声吱叫,就闪电般地消失在树林中。过了一阵,它们又会一群群地出来捣乱。人们真是无可奈何,整天愁得唉声叹气。

后来,彝族出了一位阿倮英雄,他足智多谋,力大无比。一天,他率领众人抬着一盆水和一盆酒,提着木刀和钢刀来到树林中。等到好奇的猴子围过来时,他们便一边喝着盆中的水,一边拿木刀互相厮杀,然后一个个佯醉躺倒在地。猴子们看着有趣,就模仿起他们来,一边喝着另一盆中的酒,一边拿着放在一旁的钢刀也厮杀起来。结果,猴子很快就全部死光了。山民们终于恢复了平静的生活。

但好景不长,彝寨又来了一群妖魔,它们专吃人肉、喝人血,寨里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提心吊胆地过着日子。勇敢的阿倮又挺身而出,与妖魔奋战七天七夜,最终杀死了这群害人精。从此以后,彝家每安一个寨子,都要首先种树立石,以象征阿倮的英灵守护着村寨;并且在每年的开春时分,举行祭倮会,以纪念这位英雄。

苗族祭央公央婆

苗族的祭祖仪式为“吃牯脏”。“吃牯脏”是汉族的称谓,指吃牛的内脏,又分为吃白牯脏和吃红牯脏两种,一般12年举行一次,每次持续4年时间。

以贵州台江等地为例:祭祖的第一年,具体事项有修牯脏庙,请出祖先偶像和木鼓;斗牛,以胜者为祭品,卜日屠杀等。第二年主要是接家鼓、做新鼓;第三年是高峰,内容极其丰富,包括杀牛、到各牯脏头(祭祖的领导和管理者)家唱祖歌、喝酒、迎乌巢、颂竹、举行过桥受精巫术、抬巢、修房子、追女、踩鼓等;第四年的活动与第三年相似,但是不杀牛,而是“能比果”,即杀猪祭祖,也称吃“猪牯脏”。

吃牯脏时崇拜的对象有很多,有动植物、灵魂、图腾、祖先等。祖先包括远古祖先及不久故去的亲人,但是其中最核心的是两具木偶像——央公、央婆。传说央公、央婆是苗族的远古祖先,既是一对兄妹,也是一对夫妻。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27苗族祭祖仪式

传说亘古之时,天降洪水,泛滥成灾,央公央婆两人幸运逃生,坐在葫芦里,四处漂流。他们经历种种曲折后最后幸免于难,结为夫妇,生育了苗族先民。因此苗族奉他们为始祖,顶礼膜拜,从古至今未曾间断。苗族的习惯法规定:“对祖像和供鼓要虔诚敬奉,祖像到村寨看访,各家要热情接待。各户都是央的家,各人都是央的子孙,不得怠慢,更不得污亵。违者罚猪一头,重则将动问责罚。”祭祖之神圣、慎重可想而知。

侗族祭牛神

祭牛神又称“祭牛生日”,或“洗牛身”,是侗族的传统民间节日。举行的时间不定,有的村寨在农历四月初八举行,有的在农历六月初六举行。牛在侗族人民的生活中尤其重要,而且侗族人在传统上就有对牛的信仰,因此他们对牛格外敬重,专定节日把牛当神一样供奉。节日当天,人们都不再赶牛出工,要让它们好好休息。人们还宰鸡杀鸭,把它们当做祭品摆在牛圈边敬牛、祭牛。有的地区还特制美味的黑糯米饭喂牛,人们边喂边念念有词,感谢牛一年一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为人们耕作的辛劳。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28侗族祭牛神仪式

哈尼族祭护寨神

昂玛突节是哈尼族人民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的节日,也是作为庄稼人的哈尼族人最盛大的节日。节日当天,家家户户要做黄糯米、三色蛋、猪、鸡、鱼、鸭肉、牛肉干巴、麂子干巴、肉松、花生米等近40种哈尼族风味的菜肴,准备好酒,抬到指定的街心摆起来。一家摆一至两桌,家家户户桌连桌沿街摆成一条700多米长的街心宴(当地人称长龙宴或街心酒)——这是中国最长的宴席。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29昂玛突节长宴

街心宴开始,龙头率领全寨人高举酒杯,祝愿来年风调雨顺。凡参加宴会的人,第一筷夹各家摆在桌子中央切成小块的龙猪肉吃下,示意龙已入心,然后再吃其他菜肴。如游人遇上街心宴,大家便会纷纷让坐,拉客人入席,盛情招待。每年参加街心宴的人数约4000多人,宾主一起吃菜、喝酒,互相祝福,喜气洋洋,热闹异常。

知识链接

祭寨神的传说

传说,远古年代,人和禽兽还没有分开。这时老熊最厉害,经常带着野兽乱窜,一天要咬死好几个人。人们和老熊讲和,每天送一个人给老熊吃,人们受野兽的伤害才稍微轻了点。后来,有一天轮到一个寡妇家献人给老熊吃,寡妇只有一个独生儿子,她心想,反正今天只能留一个人,还是先挖一阵田吧。老熊等得不耐烦,便找上门来。树上的一只老野猫帮了母子俩,教他们用手中的锄头敲死老熊。为了感谢老猫,人们每天都要抓一只鸡或鸭给它吃。从此,这个习俗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

有一天,寨子树林边来了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看到人们辛辛苦苦过日子不容易,还要每天献一只鸡给野猫吃,于是教人们除掉野猫的办法:一年一天静坐,年年坚持,野猫就会绝种。寨民们照做,果然有效。谁知一个刚进门的新媳妇不懂规矩,破了忌,使野猫复活。不过人们从此再不必献鸡给野猫吃,活过来的野猫也只能偷鸡来吃了。

两位老人,要人们每年献一只小猪给他们,原来,他们就是护寨神,于是人们就开始每年祭祀他们了。

红河南岸哀牢山的哈尼族人在祭护寨神的传统节日里,有个奇特的习俗,就是从寨子里挑选两个英俊的小伙子,装扮成两个美丽的姑娘,由大家簇拥着,敲响锣,摇起牛皮鼓,吹起乌巴,弹着四弦,周游寨子。原来这个习俗背后也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可怕的山魔,每天要人们献一些礼品给他,外加一个美丽的姑娘。这天轮到梅霜姑娘了,她的母亲心生一计,让她的两个哥哥男扮女装去杀死山魔。那天,梅霜的哥哥们装扮成妩媚的姑娘,把山魔灌醉,并套得了制伏他的秘密,终于把山魔除掉了。

为了纪念这两位为民除害的英雄,每逢祭护寨神那天,这个地方的哈尼族人总要选两个英俊的小伙子装扮成姑娘,周游寨子,表达整个民族的敬意。这个古老的风俗,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土家社巴日

社巴日,土家语意为“摆手活动”,是土家村民保留至今的祭祖仪典,多在正月举行。一般以姓氏和村社为单位,由梯玛(土巫)和村首、寨老为掌堂师,组织本社区男女老少集结摆手堂上,献祭敬神,祈求祖神赐福以获得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六畜兴旺。

社巴按规模和内容可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类。“大摆手”属于若干村寨联办的大型社区祭祀仪式,祭神的主神是八部大王。八部大王相传是八个“拜把”兄弟,他们各带一个氏族部落来到湘鄂渝黔边境,指手为界,挽草标为记,划分区域,并于每年正月聚会一次,共商御敌大事,显然他们是古代的部落联盟首领。“小摆手”属于以姓氏和一两个寨落为单元的小规模祭祖活动,祭祖的主神是彭公爵主、像佬官人、田好汉等,参加的人只限于本氏族和本姓氏,比“大摆手”成千上万的人少多了,一般只有数百人。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30土家社巴日活动

社巴祭祖的程序大体分为禀神、请神、迎神、颂神、娱神、祈神、演毛古斯、扫堂、倒坛等项内容,但各村的程序名称与设置都略有不同。如湖南永顺县和平乡双凤村“小摆手”仪程为扫堂、请神、安位、跳摆手舞、唱摆手歌、演毛古斯等;龙山马蹄寨的“大摆手”活动分四大部分:排甲、敬八部大王、跳神和唱摆手歌。其中以摆手舞最有特色。

土家族的摆手舞是一种祈求幸福、酬报祖先的舞蹈,表现了土家族人的生产、生活、战争、神话传说等内容。

摆手舞是一种模拟先祖的群体舞蹈,通过扮演祖神的神态举止,以舞者形体作为凭借物达到降神的目的。舞蹈动作多样,接驾类有单摆、双摆等;农事类有掀卡子、打粑粑等;狩猎类有追兽、追打等;生活手工舞有接麻、破麻等;情趣类如模仿动物雄鹰展翅、黄龙缠腰等。这些舞蹈都成圆舞形式,围绕篝火和木鼓展开。“大摆手”主要是模拟远古氏族部落战争,再现勇猛厮杀的壮观场面。“小摆手”模拟的是渔猎农工与氏族繁衍,再现土家族的兴盛历史。

畲族祭盘瓠

畲族是我国这个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散居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西和安徽省等地。畲族以盘瓠为祖先,每三年一祭。

盘瓠形象无疑是畲族崇拜的图腾,人们相信犬和他们的民族存在着血缘关系。在图腾信仰盛行的时代,人们对图腾动物是无条件膜拜的,任何不恭的想法和行为都被认为是对祖宗的亵渎,要受到惩罚。然而盘瓠由犬变成人形这一情节的出现,正是表明图腾观念淡化后,族民对祖先尴尬形象的合理化改造。

畲族祭祖有一套繁复仪式,而且每逢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八月半和冬至都要祭祀。祭祀前夕,先在中堂摆祖宗像,两侧挂祖宗画,前面供猪头等供品。整个仪式分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造祖宗寨,安置祖先和盘瓠画像,进而拜盘瓠、祖宗。主坛师公念道:“保佑子孙上山扛铳枪,枪头着火,枪尾得财。”又念道:“保佑子弟,耕田禾大熟,养蚕月月生,夫妻相厮守,合家得团圆,人财都兴旺,六畜放满山。”

第二步是由引坛师公带领新参加图腾的子弟入祭,帮他们正式取法名,写在布条上,并拴于龙头杖上,承认其为图腾成员。同时由度法师公带领子弟“食口水”——主坛法师嘴里含一口净水,然后用一根小竹管吐给新参加图腾的人喝。此时主祭人是作为盘瓠的代表出现的,而口水象征盘瓠的血液。

第三步是由征战师公带领子弟出去学法,经过各种艰辛,受到种种考验后,使他们成为勇猛的战士。

第四步是在出征的子弟归来后,所有参加祭祀的成年人都入座,进行集体聚餐,唱盘瓠歌。饭后送给每个人两块猪肉,让他们带回家给未参加者食用。

从以上描述可获悉,祭祖盘瓠的目的不仅仅限于怀念祖先,更主要的是青少年的一种成人礼。只有参加了家族图腾组织,接受法名,更改衣服,经过考验后才算成年。只有成年后才能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如承担社会劳动,代表家庭对外交涉,有权办理丧事祭祀等,所以,祭盘瓠又是名副其实的“拜师礼”。

知识链接

盘瓠的传说

从前,有个贤明的国王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儿。某天公主突然不见了,国王十分焦急地派人四处搜寻,但是半个月过去了,一点消息也没有。国王贴出告示,若有人能找到公主,便招他做女婿。

没几天,一只硕大的狗带着公主回到皇宫。国王虽大为欢喜,可是看到是一只狗带回了公主,又不觉烦恼起来。但是他又不想失信,便对狗说:“公主当然要下嫁给你,但你是兽类,怎么办呢?”

狗听了频频摇尾说:“把我放在铜柜内七天,我就可以变成漂亮男人。”国王只好照办。

宫女们听说狗要变人,觉得很奇怪,但因为有国王的禁令而不敢打开铜柜。到第六天晚上,一个宫女终于忍不住打开了柜子。这时那只狗的身体和手脚都变成了人的样子,唯有头没有变成,但因为被人看了,已经不能再变。国王为履行自己的约定,不得已只好将公主嫁给它。狗和公主就是后来畲族的始祖。

羌族祭山会

羌族主要聚居在我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其附近,他们有祭山的传统习俗,在农历三月或五月举行。祭山会是这个民族的传统节日,羌民们以祭山还愿来表示对上天的崇高敬仰,同时祈盼天神木比塔恩赐百姓来年牛羊兴旺、五谷丰收。祭山时大家要准备一只羊,每人还要带煮熟的猪膘和三叉形的饽饽一个。羊是献给山神的,其余礼物大家互相赠送。仪式开始后,大家把酒灌进山羊的耳朵里,山羊浑身发抖,大家高兴地欢呼,认为山神已经领受了人们的心意。这时,主事人把羊宰掉,分给每人一块。人们高高兴兴地把羊肉带回家烹食,认为山神会把平安和幸福带给自己。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31祭山会

祭山程序极为复杂,所献牺牲品因各地传说不同、图腾不同而有所差异,大致可分“神羊祭山”、“神牛祭山”和“吊狗祭山”三种。大典多在神树林一块空坝上举行。一些地方祭山后还要祭路三天,禁止上山砍柴、割草、挖苗、狩猎等。

第五节 古代丧葬礼俗

丧葬礼俗是社会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对死者举行的殓殡祭奠方面的礼节,也包括人类对于自己的祖先、对大自然及周围事物的敬仰、崇拜而采取的祭祀仪式。葬祭风俗同社会其他礼俗一样,是一定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也是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观念的表达。

丧礼的起源与演变

人死称为丧,对死者遗体的处理称为葬。丧葬礼仪,是人结束一生后,由亲属、邻里、好友等进行哀悼、纪念、评价的仪式,同时也是殓殡祭奠的仪式。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产生了不同的治丧、送葬方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丧葬礼俗,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之情。

人类治理丧葬的活动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考察出土的古代墓葬,至少在两万年以前就已经有丧葬礼仪了。从两万年前的墓葬遗址看,死者旁边放有装饰物、食品、各种原始生产生活用具,可以证明当时已经为安慰死者的“灵魂”、安排死者生活而举行相应的祭奠活动。

原始墓葬中死者放置的方向一般为头西脚东,表示灵魂寄托西方。在以后有了瓮棺后,常可见到在棺的顶部凿有一个小洞口,这是表示死者灵魂可以自由进出。随着灵魂不灭迷信思想的发展,随着物质生产的丰富,陪葬物也有了新的变化。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厚葬之风开始盛行。除丰厚的随葬物品外,用人做殉葬品成为奴隶社会极端野蛮、极端残酷的社会习俗,其目的是让奴隶到阴间为奴隶主贵族继续效力。

封建统治者惯常的厚葬之风,对社会风气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在《皇家冢记》中记载了秦始皇的奢葬:“始皇冢在骊山之右。中以水银为百川,金银为鸟雁,机相轮,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久不灭,其葬时,后宫无子者皆葬殉,从死者甚众。”后世皇帝,无一不搜刮民脂民膏为自己建墓筑陵,其规模之大,无以言表,而墓中殉葬物更是尽揽天下奇珍异宝。而平民百姓由于受地主阶级宣扬的封建迷信和封建道德观念的影响,也“重殓厚葬”,甚至负债厚葬。否则,儿孙们就要背上“不孝”的恶名。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32原始墓葬随葬品

据传汉武帝时的杨王孙反对厚葬之风,临终前他告诫儿子“布囊盛尸”,从俭“裸葬”。这使他的儿子陷入两难境地,“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见《汉书》卷六十七),遵从也不是,不遵从也不是,最后还是遵父命进行俭葬,“裸葬”其身。此举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如果不是杨王孙力主此事,其子必定要被世人责为“逆子”。

虽然在古代也不乏反对奢葬之人,但丧葬礼仪仍是日趋复杂,铺张浪费之风也是愈演愈烈。随着佛教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观念深入人心,封建丧葬礼俗也变得更加繁琐。

古代丧葬礼仪

在古代礼仪中,丧礼属于凶礼的范畴。其程序既严格又特别繁琐,且透露出浓厚的宗法等级观念和封建迷信色彩。

按古籍的记载,古代丧礼主要有如下一些程序。

1.哭丧礼

《礼记·丧大记》载:“始卒,主人啼,兄弟哭,妇人哭踊。”哭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离去的哀痛,但古人对哭也有礼仪上的不同规定。“主人啼”,是因为主人是丧家的主事者,应当最哀痛,哀痛至极则欲哭无声,哭而无声谓之啼。且主人还要准备操持后事,也不能放声大哭而失去理智。“兄弟哭”,哭而有声,表达的是兄弟间的情谊。“妇人哭踊”,妇人在此时要哭而不能啼,不只是哭,还要边哭边跺脚顿足,表示悲痛至极。

2.吊丧礼

家人痛哭过后,要安排凭吊活动。众亲友接到讣告后,应来吊丧。吊丧者要以亲疏等级划分,站立的位置与哭吊的方式都有一定的规矩。在吊丧礼仪中还有一种“奔丧”的礼规,也就是听到长者亲属逝去的消息,不论远近,都要从外地赶回来。《礼记·奔丧》说:“奔丧者,以其居他国,闻丧奔归之礼。”

3.小敛礼

小敛为去世次日的重要仪式,主要是为逝者穿寿衣。穿好之后,要在堂上以酒食祭奠,奠时主人主妇也要“哭踊”。小敛礼这一夜,厅堂中的灯火必须彻夜不熄。

4.大敛礼

这是去世第三日的重要仪式,主要是入棺。将棺木和为逝者准备的一应物品陈列于堂上,众亲友一同进行大敛礼仪式,依旧要“哭踊”。

5.出殡礼

选定葬所、定好葬期后,在安葬前一日,要进行祭祖仪式。有祖庙的一般都将灵柩送移到祖庙中,并进行祭奠。在这之后,主人可接受亲友的送葬馈赠,馈赠的物品有束帛、钱财等等。第二天,主人与宾客送灵柩到墓地,举行简单仪式后即下葬。葬礼要求棺木下穴时都不能哭。下棺之后,才大哭大踊,以表达悲痛的感情。

6.服丧礼

葬礼之后,要行守丧之礼,即“服丧”。服丧也是生者对逝者的一种孝敬、怀念方式,即为了哀念死者,应在家中守丧,不理外事。一般是死者的晚辈亲人行服孝之礼。据《礼记》记载,服丧三日之内不能进食,三月不能梳扮,三年不能欢娱,“非丧事不言”。当然实际执行中时间长短上也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松动余地。

这里所介绍的只是古代丧礼的主要程序,至于典籍中的详细记载,则要繁杂很多。比方,仅仅是丧服一项,就有五个级别和类型,不同辈分不同亲疏的人穿哪一种丧服,都有严格规定。五服制度是遵循亲亲、尊尊、长幼、男女有别的等级原则而定立的,同时也是注重血缘关系的一种表现。“五服之内为一家”的观念,对于中国古代宗法血缘制度的巩固非常有利。

总之,古代丧礼极其隆重而繁杂。人们对丧礼如此重视,一方面是封建统治者的大力倡导,另一方面也是封建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除此之外,对鬼神的敬畏和迷信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

古代丧礼的形式

1.土葬

多为汉民族普遍采取的葬式,这可能与汉民族世代农耕相关。土地是生命之本源的观念,使人们认为将逝者身体深埋于土中是使灵魂得以安息的最好方法。

2.火葬

火葬是将逝者身体用火焚化的葬式。火葬在我国由来已久,最早始于原始社会,多见于边远地域的部落中。随着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尤其是在外来佛教文化的影响和渗透下,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变化,火葬也就渐渐在一些地方推行开来。佛教有死后焚身的传统,唐宋两代时,佛教比较盛行,人们的丧葬观念也受到影响。火葬的习俗开始从僧徒流传到民间。据《宋史·礼志》记载,河东地区即大约现在的山西地区,因地狭而人多,所以亲人死后,多采用焚烧的葬俗。而江南水乡由于水多地少,火葬风俗也很普遍。据记载:“浙右水乡风俗,人死,虽富有力者,不办蕞尔之土以安厝,亦致焚如僧。”根据《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也可看到中国北至宁夏、西至四川、东达山东、南及浙江的广大地区实行火葬的情景。

然而火葬在封建统治者官方律令中是被禁止的。元朝的《元典章》、明朝《大明律·礼律》以及后来的清律中,都有严禁火葬的规定。正因为如此,火葬形式到了明、清时代逐渐衰落。

3.水葬

水葬多为古代聚居于山泽水畔的少数民族的葬俗。这些民族世代与水为伴,和耕农不一样,视江河湖泊为生命的源泉与归宿。水葬在举行简单仪式后,多从江河急流处将逝者身体投入水中。

4.风葬

风葬也称树葬,是天葬的一种演变形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盛行。早期多以柳条为棺,近代多以松木板或圆木掏空为棺,包上桦树皮、芦苇等,在林间选择几棵高大松树,在离地面2米处截断为桩,桩上架以横木,将尸体安放于上面,任其自然腐烂。支持这种葬法的人认为,死者受日光照射和风吹雨打,会变成天上的星星,为人间带来光明。

5.悬棺葬

悬棺葬流行于我国福建、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中,是将逝者遗体放于棺内,再置于悬崖上风化。棺材一般放于天然岩面、岩洞、岩缝内,距离地面低的有二十多米,高的有一百多米。据说福建悬棺葬年代约在夏代之前,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最为久远。当今四川省珙县麻糖坎保存悬棺遗迹最多。这种悬棺方法,至今仍属不解之谜。

6.天葬

天葬也有称鸟葬、野葬的,是将逝者遗体置于鸟类出没之地,让猛禽啄食,并以是否被啄食干净来判断逝者是否进入天堂。这种葬式主要流行在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如藏民族。他们认为神鹰猛禽能够帮助逝者进入天堂。

第四章 民间祭祀活动 - 图33悬棺葬

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悬棺葬、风葬等葬俗随着时代发展,有的已经绝迹,有的只能作为远古文化的残余了,有的虽存在着,但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